梁亞濱
今年是中韓建交第25個年頭?;仡欉^去這25年,中韓關系總體上保持穩(wěn)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奠定了兩國友好合作的基礎。但毋庸置疑,近兩年中韓關系確實遭遇了嚴重挑戰(zhàn)。中韓關系未來怎么發(fā)展,是我們迫切需要研究和回答的問題。
美國政治學家肯尼思·沃爾茲認為“在無政府狀態(tài)下,安全是最高目的,只有在生存得到保證后,各國才可能放心地追求安寧、利潤和權力這類目標?!闭怯捎趪H社會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使得國家的行為雖然受到國內因素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國際行為體,會處于國際體系的壓力與約束下。
就像市場上企業(yè)要在競爭中追求利潤一樣,作為整個國際體系結構中的單元,國家在無政府狀態(tài)下被迫把安全作為國家行為的首要目標。只有安全解決了,經濟、貿易、文化、人文等低級政治利益才會被顧及;同樣道理,安全形勢惡化也會必然拖累其他利益的實現。
現代中韓關系的發(fā)展肇始于冷戰(zhàn)結束。隨著蘇聯解體,世界上原本相互敵視與對抗的兩極格局也最終崩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韓兩國在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結束了兩國長期互不承認和相互隔絕的歷史。從此,中韓關系突飛猛進。
然而,隨著安全形勢的惡化,中韓關系開始出現齟齬。因為擔心朝鮮的核導威脅,2016年7月8日美韓正式宣布將要部署“薩德”系統(tǒng)的決定。但是這一決定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因為美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tǒng),無助于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不利于維護半島和平穩(wěn)定,與各方對話協(xié)商解決問題的努力背道而馳,將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本地區(qū)國家的戰(zhàn)略安全利益和地區(qū)戰(zhàn)略平衡。中韓關系在政治上的惡化立刻導致經濟關系的急轉直下。據中國海關統(tǒng)計,2016年中韓貿易額2525.76億美元,與2015年相比直降8.4%。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中韓關系就此脫離建交以來不斷相向而行的趨勢,背向而行了嗎?拍攝于冷戰(zhàn)末期的科幻電影《回到未來》三部曲告訴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中韓關系也是如此,并不存在“注定的命運”,未來怎么樣取決于我們今天的選擇。25年前的選擇造就了25年來中韓兩國不斷靠近、不斷深化友好合作的現實。今天,我們再次面臨選擇的十字路口。
中國領導人在論述中國周邊政策時曾指出:“朋友可以選擇,但鄰居是無法選擇的,要世代相處下去。無論是從理智上,還是從感情上,我們都認為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由于朝核危機和薩德問題,中韓關系出現嚴重波折,更加需要中韓兩國加強交流,積極注入正能量,促進兩國關系的健康發(fā)展。
筆者認為,中韓可以在以下幾個領域共同努力,促進兩國關系的穩(wěn)定發(fā)展。首先,增強戰(zhàn)略互信和政策協(xié)調,避免被第三方挑撥離間;其次,增強危機管理的制度建設;第三,努力推動非安全領域的合作,為安全領域的合作創(chuàng)造條件。
中韓目前已經在多個領域出現齟齬和沖突,例如黃海漁權爭端、影視文化等,這些正不斷惡化兩國關系,我們迫切需要努力爭取解決或“凍結”這些問題,不要再發(fā)酵惡化,扭轉這種勢頭。▲
(作者是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副教授、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