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亮,錢競光,馮 雷,賈 偉,邱永斌
?
肌內效貼布在預防新兵下肢軍事訓練傷的療效觀察
郭亮亮1,錢競光1,馮 雷1,賈 偉2,邱永斌2
1.南京體育學院健康系,江蘇南京,210014;2.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全軍腦損傷康復中心,江蘇南京,210014。
目的:觀察肌內效扎貼對預防新兵下肢軍事訓練傷的療效。方法:某部隊入伍新兵50人,隨機分為研究組25人和對照組25人。兩組均參加常規(guī)軍事訓練,研究組同時使用肌內效貼布進行保護。新兵3個月集訓結束,統(tǒng)計士兵下肢訓練傷發(fā)生的數量。結果:肌內效扎貼組軍事訓練傷發(fā)生3人,對照組訓練傷發(fā)生9人。研究組軍事訓練傷發(fā)生數量顯著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肌內效貼布能有效減少新兵下肢軍事訓練傷的發(fā)生。肌內效貼布對其它軍事訓練傷的預防作用尚需進一步驗證。
肌內效貼布;預防;下肢軍事訓練傷
隨著軍事訓練強度及難度的增加,軍事訓練傷的發(fā)生率居高不下,同時以新兵訓練傷發(fā)生數量多為特點[1]。由于軍事訓練傷導致的非戰(zhàn)斗性減員呈現出逐年增多的趨勢,已嚴重影響到部隊的日常訓練及工作。而目前針對軍事訓練傷主要為加強教育、系統(tǒng)培訓、科學組訓、嚴格管理等[2]。對預防軍事訓練傷的發(fā)生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士兵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士兵對同一訓練科目的反應也不盡相同。因此,從有效的防護具做起就顯的相對重要了。本研究旨在通過肌內效扎貼技術,觀察在部隊軍事訓練中運用肌內效扎貼技術能否減少軍事訓練傷,同時為軍事訓練傷的預防提供一種新的手段,從而達到進一步減少非戰(zhàn)斗減員。國內外有相關文獻報道肌內效對運動員損傷防護的研究,但用于軍事訓練傷目前尚無相關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擇某部2014年12月入伍參訓新兵,共50人,均為男性,年齡18-25歲。所有新兵均在軍區(qū)某部新兵訓練營進行為期3個月的新兵入伍訓練。將觀察對象隨機分成兩個組,研究組和對照組。
1.2 方 法
兩組均參加基礎軍事訓練:包括列隊、俯臥撐、仰臥起坐、3 000m跑和單雙杠。研究組同時使用肌內效貼布進行保護。具體貼法:(1)采用Y形貼布,固定端在大腿中上部,沿著股四頭肌走向圍繞髕骨至于髕韌帶附著處(貼布拉力15%)。(2)采用I形貼布,足被動處于中立位。固定端在內踝上方,其余貼布以自然拉力繞至足跟底部,當貼布繞至足跟外側時,以最大拉力貼至外踝上方。(3)采用I形,固定端在足跟,沿著足底止于跖骨(建立生理足弓,貼布拉力15%)。將兩組下肢軍事訓練傷發(fā)生數量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1.3 診斷標準
根據軍事訓練傷診斷標準,將下肢軍事訓練傷的界定標準如下:
(1)損傷部位為髖關節(jié)以下的肢體。
(2)凡在參加軍事訓練中所發(fā)生的骨、關節(jié)、軟組織或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且影響到正常訓練1天以上者。
1.4 評價指標
士兵下肢訓練傷發(fā)生的數量做對比。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t檢驗前行方差齊性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新兵下肢軍事訓練傷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詳細情況見表1、圖1。
表1 兩組新兵下肢軍事訓練傷發(fā)生情況比較
注:*發(fā)生率=
**P<0.05 研究組新兵下肢訓練傷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 兩組新兵下肢軍事訓練傷發(fā)生情況比較
1973年,日本人加瀨建造博士發(fā)明了肌內效貼布,這是一款帶有極佳彈性的超薄透氣膠帶。其背面有s型黏膠的透氣彈性貼布,最大拉力下可延長40%,不含任何藥物成分,過敏性較低,并有一定的防水和透氣性[3]。主要作用為改善循環(huán)、減輕水腫、支持和放松軟組織、降低疼痛;肌內效貼布自然狀態(tài)下(未施加任何拉力),具有持續(xù)的彈性,可提供持續(xù)有益的感覺輸。
因其有效、方便、同時膠布自身有伸縮性,對運動的正常發(fā)揮并無不良影響,從而為運動員所青睞,用于防治運動損傷。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有近60個國家的運動員使用肌內效貼布[4]。
本研究選擇新兵做為研究對象,是因為新兵訓練損傷發(fā)生率高,且多以下肢訓練傷為主。主要因為新兵入伍時間短,動作要領并不熟練,同時相對于老兵,新兵體質較弱,短期內難以適應部隊較高強度的軍事訓練。
本研究對象主要訓練科目為列隊、俯臥撐、仰臥起坐、3 000m跑和單雙杠,引起下肢損傷的主要項目為3 000m跑和單雙杠。在訓練3 000m跑時,雙下肢高強度持續(xù)活動。關節(jié)和肌肉沖擊大,易造成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的急性損傷和足底筋膜的慢性損傷甚至導致跖骨骨折。在單雙杠項目中,由于姿勢不正確或躍起下落時重心失去平衡均可以引起膝關節(jié)內組織的損傷如半月板、前后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等,同時也容易造成踝關節(jié)以及周圍軟組織的損傷[5]。
股骨和脛骨組成膝關節(jié)的骨性結構,股骨下端關節(jié)面和脛骨上端關節(jié)面的接觸面積相對較小,且股骨和脛骨是人體最長的兩塊長骨,異致膝關節(jié)的骨性結構相對不穩(wěn)定,穩(wěn)定和加固膝關節(jié)就主要依賴于膝關節(jié)的韌帶和其他軟組織[5]。同時膝關節(jié)在3 000m跑或者單雙杠下落過程中,由于反復的較大沖擊力,易造成急性損傷。本研究采用Y形貼布,固定端在大腿中上部,沿著股四頭肌走向圍繞髕骨至于髕韌帶附著處。利用其對皮膚的刺激引起神經反射,使肌肉收縮時能募集更多的運動單元,進一步增加肌肉收縮力量[6],同時加上膠布本身的回縮力,從而穩(wěn)定膝關節(jié)。本研究中研究組0人膝關節(jié)出現損傷,而對照組有2人出現損傷。
踝關節(jié)近端的腓骨遠端長于脛骨遠端,踝關節(jié)內側韌帶強于外側韌帶且內翻肌群強于外翻肌群。這些因素往往導致內翻扭傷。踝關節(jié)是人體負重最大的關節(jié),人站立時全身的重量都落到踝關節(jié)上,行走時踝關節(jié)的負荷約為體重的5倍,3 000m跑步和雙杠落地時負荷還將進一步增加,將更容易導致踝關節(jié)內翻扭傷。本研究采用I形貼布,足被動處于中立位。固定端在內踝上方,其余貼布以自然拉力繞至足跟底部,當貼布繞至足跟外側時,以最大拉力貼至外踝上。通過固定踝關節(jié)與中立位,發(fā)生內翻時力將作用與膠布上,從而減輕其對外側韌帶的損傷。研究組損傷2人,對照組有4人損傷。考慮扎貼末端長度不夠(外踝處),進而影響其拉力,導致撕托。關于肌內效對于踝關節(jié)的防護有相關研究。Bicici[7]等人對15例有慢性內翻性踝關節(jié)扭傷的男子籃球運動員進行研究,分別采用肌內效貼、運動貼布、普通膠布和安慰劑進行測試,研究發(fā)現肌內效貼組比其他組能有效增加患肢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
足底筋膜損傷的患者共4例。研究組1例,對照組3例。足底筋膜炎或者跖骨應力性骨折往往是由于緩沖不夠,過大的沖擊力直接作用于足底筋膜,從而引起損傷。本研究采用I形,固定端在足跟,沿著足底止于跖骨建立生理足弓(貼布拉力15%)。產生緩沖同時吸收一部分作用于足底筋膜上的力,從而減少筋膜的損傷。
肌內效貼布是一種攜帶方便、使用安全、療效確切的防治運動損傷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進一步實踐和探索。肌內效的最大特點是力學矯正。若依照筋膜的走向,肌內效的貼敷可能更有利于肌肉的發(fā)力。同時固定損傷的軟組織,免受牽拉傷害。因本研究屬于小樣本研究,在不同軍種,不同軍事訓練傷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
肌內效通過力學矯正及支持軟組織,從而減少新兵下肢軍事訓練傷的發(fā)生。
[1] 曹春霞,李浴峰. 我國軍事訓練傷的發(fā)生和預防[J].中國健康教育,2009,21(9):717~719.
[2] 許先武,劉建珠,劉化海等.《軍事訓練傷發(fā)生特點和原因與防控措施》[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9,26(11):73~74.
[3] 文 華.軟組織貼扎技術臨床應用精要[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2:2~13.
[4] WiIIiams S, whatman C, Hume PA, et a1. Kinesio taping in treatnlent and prevention of spons injuries: a meta—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for its efrectiVeness[J]. Spons Med, 2012, 42(2): 153~164.
[5] 石永志,楊 濤.5種常見軍事訓練傷的防護[J].解放軍健康.2014(1).
[6] Slupik A, Dwomik M, Bialoszewski D, et a1 Efkct of Kinesio Taping on bioelectrical activity of vastus medialis muscle. Preliminary repon[J]. 0rtop 1'raumatol Rehabil, 2007, 9(6): 644~651.
[7] Bicici S,Karatas N,Baltaci G.Effect of Athletic 7I'aping and Kjnesiotaping on MeasuI℃ments of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Baskeball Players with chronic Inversion Ankle spmins[J]. Int J spons Phys, 11ler, 2012, 7(2): 66~154.
The Effect of Kinesiotape on Preventing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from Lower Limbs to Recruits
GUO Liangliang1, QIAN Jingguang1, FENG Lei1, et al
1.Dept of Health,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4, China;2.PLA Brain Injury Rehabilitation Center,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Nanjing Jiangsu, 210014,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Kinesiotape on preventing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from lower limbs to recruits. Methods: An army military recruit 50 people, 50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Both groups to participate in regular military training, the research group at the same time using Kinesiotape for protection. New recruits 3 months training ended, statistics the number of soldiers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from lower limbs. Results: 3 soldiers suffered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from lower limbs in research group, and 9 soldiers suffered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from lower limbs in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in research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Kinesiotap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from lower limbs on recruits. The effect of Kinesiotape for other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preventive still needs further validation.
Kinesiotape; Prevent; Military training injuries of lower limbs
1007―6891(2017)04―0035―02
10.13932/j.cnki.sctykx.2017.04.08
G804.53
A
2017-01-02
2017-02-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3127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