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華
[摘 要]語文屬于一本比較基礎性的學科,目前小學語文在教學過程中的質(zhì)量已經(jīng)被較多的教育工作人員所關注,為了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質(zhì)量進行加強,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對教學方法不斷探索。其中教師經(jīng)常使用的一項教學模式就是合作教學模式,具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并且教學效果比較明顯。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小學語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實施的合作學習方式,進而提出以下內(nèi)容,希望能夠給與在同行業(yè)工作的人員提供出一定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對于合作教學模式來說,其表現(xiàn)形式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另外通過對學生科學合理的分組,能加強學生交流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整合各個相關要素,保證教學目標能夠得到順利實施,提高教學質(zhì)量。合作學習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把小學成績作為其主要評判標準,保證各個小組成員能夠不斷努力,激發(fā)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一、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意義
1.需要轉(zhuǎn)變教學思路,提高互動以及溝通。在進行合作教學的過程中,為教學活動增加活力,對教學思路積極轉(zhuǎn)變,同時也對教師起到激勵的作用,使教師做到不斷創(chuàng)新,對教學方法轉(zhuǎn)變。在此之外在合作教學過程中,也能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對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素質(zhì)進行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通過采取合作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對所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充分發(fā)揮小組作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樂觀心態(tài)。
2.利于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言,存在比較大的限制,教師在課堂上通常不顧及學生感受,不能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自身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但通過采取合作教學方式,學生課堂談論時間會得到相應提高,在討論時,教師能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著大致的了解,同時也能掌握學生的接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根據(jù)實際情況講授一些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在合作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給學生分派不同的閱讀任務,教師能發(fā)現(xiàn)小組成員存在的不足,并且對每個小組甚至每個成員的實際情況,做到有針對性的實施知識外延。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1.小學合作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模式中,經(jīng)常看到的就是小組合作,把班級內(nèi)所有的學生科學合理的劃分為各個小組,小組為三到四個人,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利于他們共同解決問題。小學合作模式中不可忽視的就是班級分組,教師要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與此同時還要了解各個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狀況和愛好等,對小組成員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劃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各個成員共同進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帶動我國素質(zhì)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2.競爭式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模式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形式就是競爭式合作學習。通過競爭式學習能夠?qū)W生競爭意識不斷提高,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競爭式學習能夠保證所有的小組成員都能為本小組不斷努力,在對小組綜合水平提高的過程中還能保證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競爭式合作學習方法,能保證學生對文章表達的深層含義積極討論和分析,通過競爭形式,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保證學生自身的整體學習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帶動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進行提升。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1.需要做到劃分小組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可以對課堂氛圍進行活躍,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等選擇不同的文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貼近閱讀材料,同時也要采取游戲教學方式,拉近成員之間的關系,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以及交流,保證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可以得到提高,促進我國素質(zhì)教育事業(yè)蓬勃的發(fā)展。
2.制定完善的目標,并且積極討論。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并且接觸事物比較少,自身生活經(jīng)驗存在不足,所以在對文章講解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存在比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滿足學生實際情況的認知目標,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時充分對自己的意見進行表達,對學生積極性以及活躍度不斷提高,帶動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的提高。
3.給與關注,隨時隨地的指導。在合作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特別的關注,此外對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做出相應總結(jié),在學生討論時,教師盡量不要過多的參與到其中,保證學生具有獨立的思考空間。但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找到方向,更好的對文章進行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傾聽學生意見,找到學生存在的分歧點,做好相應暗示,讓學生找到相應答案。與此同時,小組中也有一些學生不喜歡合作,例如一些靦腆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對這部分的學生進行管理,提高學生自信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保證學生自身的教學效率可以得到相應的提高,帶動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提升。
四、結(jié)語
通過對上述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總而言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方法,并且也被眾多學生以及教師所采納。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思路,提高互動和溝通,從而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問題的快速解決,達到較好的課堂效果,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閱讀教學效率以及質(zhì)量提高,使學生充分理解閱讀教學,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提高。在合作教學中,要提高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加強教學的整體效果,促進我國素質(zhì)教育事業(yè)可以得到蓬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志軍.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69-70.
[2]榮艷艷.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嘗試[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7):201.
[3]謝愛紅.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嘗試[J].求知導刊,2016,(13):132.
[4]王利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304.
[5]趙紅玫.試談接受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統(tǒng)一[J].南方論刊,2006,(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