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成
摘 要:該文簡述了阮氏五定律在全社會閱讀從書本向電子化,從深度閱讀向碎片化閱讀,從學習型閱讀向消遣性閱讀轉變,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發(fā)展的今天。阮氏五定律在圖書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從阮氏五定律的各個定律出發(fā)論述了在中職學校圖書館管理中的實踐應用,和日常工作實踐中的若干思考。
關鍵詞:阮氏五定律 中職 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b)-0243-02
阮岡納贊五定律誕生至今已有80余年,被譽為“圖書館職業(yè)最簡明的表述”,其論述的圖書館學理論蘊含著濃厚的人文精神,蘊藏著圖書館學的巨大智慧和圖書館的精神實質。圖書館學五定律指明了圖書館的基本準則,闡述了圖書館的性質和任務,總結了圖書館工作的規(guī)律,并從根本上闡明了圖書館為之努力的目標就是使圖書館真正成為“讀者的圖書館”,并最終發(fā)展為“社會的圖書館”。阮岡納贊五定律旨在為讀者提供深切的人文關懷的服務精神,重點強調 “服務讀者”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
在信息技術不斷滲透發(fā)展的今天,電子圖書、新興閱讀媒介的不斷興起的時代背景下,阮岡納贊五定律對圖書館工作仍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指導意義,對促進圖書館工作和事業(yè)的發(fā)展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以所在的中職學校圖書館為例,就阮氏五定律在圖書館管理中的實踐做出些許思考。
1 定律一“書是為了用的”的實踐
定律一“書是為了用的”改變了傳統(tǒng)的“重藏輕用”的觀念。闡明了圖書館的主要職能不是收藏、保存圖書,而是使圖書得到充分的利用,這是圖書館開展一切活動的前提。圖書館藏書盡可能地被讀者利用,要求藏書有高的流通率,“流通率”是衡量圖書館藏書“用”的一把尺子,也是評價圖書館標準之一。為此,圖書館慣用的做法一是充分挖掘潛力擴大館舍,添置圖書設備增購圖書,增加館藏量,讓讀者有書可借;二是圖書借閱方面,利用計算機自動化的支撐,實行全方位開架服務方式,最大程度上滿足和方便讀者借還書;三是延長開館時間、增加開放時段等。
而以上種種做法對提高圖書館藏書的流通率是很有幫助的,但還是局限在于只對藏書這個客體的利用提供了幫助,而忽略了“讀者”這個用書的主體。以該校為例,20多萬冊的藏書、300多種雜志、近百份報紙,在校學生比過去翻了好幾倍,但到館的讀者卻沒見增長,甚致有下滑的趨勢。作為主體讀者的中職學生普遍讀書興趣不高,對讀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也不會讀書和利用圖書。
“書是為了用的”應從用書之人,圖書館的主體讀者入手,幫助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傳授讀書的技巧,提高學生用書的能力,用好課內的、課外的書籍,使其達到會用書,用好書的目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回歸圖書館,讓閱讀豐富學生課外生活,促進課內學習。使“書是為了用的” 這一定律發(fā)揚光大。
2 定律二“每個讀者有其書”的實踐
定律二“每個讀者有其書”圖書館應向一切讀者開放,人人都享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倡導信息平等。阮岡納贊在闡述這條定律時提出“書不僅是為人用,書還要為人人”的口號,倡導應打開圖書館的大門,向社會所有人開放,讓所有人都享有利用圖書館的平等權利;同時又向我們提出怎么樣才能滿足每一位讀者所需,怎么樣才能賦予圖書館、賦予這些圖書生命力的要求。使“每個”讀者都得“其”所需,它以最樸素的方式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的服務思想。
筆者認為在圖書館,無論是文獻采購,還是文獻借閱,若只停留在圖書的“可得性”上為讀者服務,要做好每個讀者有其書,則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而已,要做好“每個讀者有其書”不僅限于圖書館藏書里為師生(讀者)找書,更需從書的源頭入手,讓讀者有可得的書,完善和改變圖書館“購書—館藏書—為讀者找書”的傳統(tǒng)模式。學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憑自己對書的理解和喜好或按老師、領導的意思和要求購進圖書,這樣購進的圖書有相當數(shù)量的藏書是沒有讀者的。購書人員與在校學生無論是學歷、閱歷、經歷、年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兩者的愛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品味等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結果給本就閱讀興趣不高的中職學生的閱讀熱情帶來進一步的打擊。因此要改變之前“為館藏而購書,為購書而購書”的任務式購書模式和“學生該看什么書,才購什么書”僵化的購書模式,轉變?yōu)椤皩W生喜歡什么書我購什么書、購買學生職業(yè)技能所需的書、學生到書店選愛看的書、圖書館人員到書店買單”的模式,使每個讀者真實的有其書。從館藏的源頭購書入手,結合該校的特色和特點,采用多樣的方式征詢和了解師生對圖書的所需和要求,為讀者購書,而不是為館藏購書,是購讀者所需之書,而不是為購書而購書。
3 定律三“每本書有其讀者”的實踐
第三定律是從圖書的角度闡述它的利用率問題,其中心思想就是為每本書找到它們潛在的讀者,就像為讀者找書一樣,即“為書找人”。在圖書館工作中,普遍采用開架服務的形式來實現(xiàn)第三定律,使得讀者在自由地瀏覽書架上的圖書時,即便是在心中本沒有選定的圖書,也可能隨時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得到“意外的收獲”,提高藏書的利用率。在現(xiàn)實圖書館管理服務中,要求圖書館員不僅是圖書的管理者,更是讀者的朋友和向導,除了熱忱的服務,他(她)更應與讀者有學識方面的“共同語言”,分析讀者的用書需求,發(fā)現(xiàn)圖書潛在的讀者,使圖書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
筆者在中職學校圖書館日常工作實踐中認為“每本書有其讀者”應做好以下兩點:一是培養(yǎng)學生對圖書館的認知與理解潛在和對圖書館的感知與情感潛在,讓在校生都成為圖書館的潛在讀者;二是讓潛在的讀者變成當前的讀者即“為書找人”?!懊勘緯衅渥x者”,具體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熟悉本館藏書特別是近期所購的新書,盡量做到每種新書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并有的放矢地在圖書館公告欄、圖書館園地欄、學校櫥窗上向師生揭示館藏書,向到館的讀者根據(jù)其需求推薦館藏書,全面地多途徑多方式地推薦圖書和揭示館藏圖書。
中職圖書館再不能用坐等讀者上門的被動服務方式為讀者服務,要改變等讀者到館借書、到館方知有什么書的傳統(tǒng)摸式。利用網(wǎng)絡來發(fā)布館藏信息,使讀者通過網(wǎng)絡了解本館藏書信息,通過網(wǎng)絡獲取文獻也是實現(xiàn)第三定律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主動走出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周到的服務,為讀者提供書目單,了解讀者所需書籍;建立讀者數(shù)據(jù)庫,將每位讀者的身份、專業(yè)、愛好等分類,當圖書館購進新書后利用微信、短信、APP軟件等方式向讀者推送圖書信息,根據(jù)不同的讀者提供其所愛讀的書到館的信息,激發(fā)中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興趣,也使圖書更精準的找到讀者。有計劃地開展閱讀指導,引導他們認識做一名合格的中職生不僅要具備為社會服務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多讀書、讀好書,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4 定律四“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的實踐
定律四“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強調必須考慮讀者的時間和成本效率,讀者的利益高于一切。再次強調了為讀者服務的重要性以及圖書館為讀者所凸顯的人文關懷,要求圖書館在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都要考慮方便讀者。
在過去的工作實踐中,主要通過讀者培訓和改善圖書館的硬件和軟件環(huán)境這兩種方式來“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但這些方式只是節(jié)省了讀者在借、還館藏書的時間,節(jié)省了部分讀者的時間,而并沒有節(jié)省那部分到館沒借到書的讀者的時間,因藏書到期未還借不到書的讀者的時間。定律四“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不應忽略這部分的讀者,浪費他們的時間,要為他們提供切實可行的服務,避免和減少讀者到館借不到書的現(xiàn)象。簡單地對到期未還書的讀者罰款或停借等措施都違背了圖書館的初衷,損害了讀者的權益,只會造成新的不公平。“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還應從流通的書入手,做好到期未還書的讀者工作,對到期未還書的讀者書面或電話追還,對快到還書期的讀者提供微信提醒服務,同時做好預約借書和還書、續(xù)借書的服務工作。
5 定律五“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的實踐
定律五以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眼光,賦予了圖書館強大的生命力,是對圖書館生長狀態(tài)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刻揭示。作為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圖書館具有有機體的基本屬性, 即“遺傳”與“變異”,這就要求圖書館必須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需求,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自我,建立圖書館整體化和不斷發(fā)展的觀念,使圖書館的事業(yè)更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筆者在工作實踐中針對服務群體的特點,選擇制定出適合本館服務讀者的特色措施:一是特色的藏書,主要針對中職生愛看的書,不斷更新藏書的數(shù)量、質量和介質,及時添置書庫的設備設施,打包過時、陳舊長期沒讀者閱讀的書,騰空部分書架及時排新書,藏書是檢驗“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的堅實基礎;二是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提供服務,圖書館提供安靜、舒適的、免費無線網(wǎng)絡環(huán)境和手機充電插座,吸引讀者到館,尊重讀者,鼓勵讀者參與圖書館管理,招聘勤工儉學學生當圖書管理員,及時采納學生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圖書館開展參考咨詢、科技查新等多功能、定期組織學生召開讀者座談討論會等深層次的服務與讀者建立密切聯(lián)系;三是圖書館館員要區(qū)別于高校和公共圖書館的館員,要面向中職生具有為中職生服務的心理素質和知識水平,指導學生利用圖書,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要多考慮中職生的心理和身體特點,多從中職生的角度出發(fā),為中職生多著想。
在圖書館這個有機體里,藏書、讀者和工作人員是其三大要素,三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矛盾,形成了一個矛盾統(tǒng)一體,成為圖書館發(fā)展的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 阮岡納贊.圖書館學五定律[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2] 張婉.阮岡納贊圖書館學五定律與現(xiàn)代圖書館[J].情報探索,2006(6):88-90.
[3] 王宇.阮岡納贊的圖書館學五定律及其現(xiàn)實意義[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1999(11):91-94.
[4] 徐恩元,徐建華.圖書館學五定律及其給我們的啟示[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5(5):8-13.
[5] 王群,王中霞.重讀《圖書館學五定律》有感[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9(4):3-4.
[6] 劉淑芬.圖書館學五定律的思考和實踐[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