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景龍 王子豪 王子琪
依法維權,走出老年人人身損害賠償?shù)恼J識誤區(qū)
文/王景龍 王子豪 王子琪
老年人是弱勢群體,耳聾、眼花,避讓、應變能力差,一直在交通等傷亡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公民享有健康權,人的生命財產受憲法和諸多法律的保護。人身遭受損害是要賠償?shù)?。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對老人人身損害賠償?shù)恼J識往往有很多誤區(qū):
兒子、兒媳婦進城打工,為了照顧孫子,司老太兩口子去年來到兒子家。老伴天天負責接送孫子上學、放學,她負責全家一日三餐。整天忙忙活活,在孫子,“爺爺”“奶奶”的甜蜜叫聲中日子過得挺充實、甜美??商煊胁粶y風云。不久前的一天,老伴領著孩子過馬路時,斑馬線外一輛轎車突然向他們沖來。為了保護孫子,老伴不幸被撞身亡?!败囁龠^快,剎車失靈”,交警認定,駕車司機對此次交通事故承擔全部責任。六十八歲的老伴就這樣走了,他們全家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在請求賠償時,有人跟司老太說,“死亡賠償金,根據(jù)居民可支配收入按二十年計算,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她不解,法律是這么規(guī)定的嗎,“難道人老了,命也不值錢了”。
評析:就人身損害中的死亡賠償金,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第二十九條中是這樣規(guī)定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但絕非是按死亡人的年齡買命。
“死亡賠償金”,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后由加害人給其近親屬所造成的物質性收入損失的一種補償。是造成受害人余命年歲內的收入“逸失”,給予與受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共同體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定額化賠償。它不是“賣命錢”,不是“人命的價值”。以人為本,生命最為寶貴?!包S金有價,生命無價”。按二十年計算。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這不是因為“人老了,命也不值錢了”,而是因為人老了,勞動能力逐漸喪失,他們創(chuàng)收的能力逐漸減少,對家庭整體收入的貢獻越來越小?!傲軞q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這是以勞動能力喪失程度,抽象確定的。
黃老漢的兒子、兒媳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雙亡,老黃兩口擔負起了撫養(yǎng)孫子的義務。孫子快上高中了,年過六十周歲的老黃,為了給孫子湊上學錢,從農村到市里“接兒子的班”,在工地上“拼老命”。“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不久前黃老漢在工地裝卸下水管時,被滑下的鋼管砸傷,被鑒定為七級傷殘。因為用工單位沒給他上工傷保險,他請求按工傷給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等,均被用工單位以其年過六十周歲予以拒絕。
評析:《勞動合同法》在第四十四條中規(guī)定,勞動者有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情形的,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實施條例》在第二十二條中進一步明確: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國務院在《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fā)[1978]104號)等文件中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一般情況下,男年滿60周歲,再參加勞動和用人單位按勞務關系處理。因為沒有勞動關系,勞動中受傷一般不能認定為工傷。但這里也有例外,這個意外就是沒有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農民工。
就此,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在《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因工傷亡的,應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請示的答復(2010)行他字第10號)》中有過明確規(guī)定:“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報送的《關于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工作時間內受傷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請示》收悉。經研究,原則同意你院的傾向性意見。即: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工傷認定”。按《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庇萌藛挝粵]給老黃上工傷保險,以《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fā)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老黃的請求,應當?shù)玫椒芍С帧?/p>
隋某這些年利用自己承包的土地種藥材發(fā)了大財,他備足了鋼筋、水泥、磚瓦等材料,請在外搞土木建筑施工多年的表哥、工頭老高做總指揮,雇用了本村幾個出外在建筑工地干過活,打過工的五六十歲的劉某等村鄰,拆除了自家的茅草房,開始就地翻建二層小樓。施工中腳手架脫落,站在上邊砌磚的劉某被摔成重傷,致殘。在處理人身損害賠償,確定傷殘補助金時,隋某提出,劉某有土地租金等收入應當減少數(shù)額。就此劉某不予認可雙方發(fā)生分歧。
評析: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第十六條中規(guī)定的:“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霸斐蓺埣驳?,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第十一條、第十七條中的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笆芎θ艘騻職埖?,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xù)治療實際發(fā)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隋某、劉某之間已形成勞務關系,劉某在從事勞務中受傷致殘,隋某應支付殘疾賠償金。這里的殘疾賠償金,是對因致殘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傷殘人劉某收入損失的補償,他不是困難補助,也不是對劉某人身傷殘本身的人體損害的買斷。和劉某有無承包地轉讓費等其他收入無關,隋某的意見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退休工人老吳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走后孤身一人。身體多病的他,為了解決孤獨寂寞、生活無人照料的困局,經親友介紹從農村老家找了一個后老伴趙某。趙某三十歲,小他三十歲,帶有一個上學的孩子。后老伴趙某手腳勤快,年輕、長得白凈。屋里屋外、灶上灶下,洗衣服、做飯對他侍候得周到,老吳對其都十分滿意。上學的孩子活潑可愛,對他很尊重,一口一個爸爸,叫得他心里很甜蜜,就此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xù)。趙某過門不久,老吳就將養(yǎng)老金卡交給了趙某,并許諾死后將現(xiàn)住的這套老吳的房子留給趙某,并立下了遺囑,對遺囑進行了公證。這一切讓趙某更安心,對吳某更好,吳趙二人的感情不斷升級。樂極生悲。老吳一個小感冒去社區(qū)一無執(zhí)照的個人診所診治,竟因注射青霉素過敏,無腎上腺素等藥品,沒有及時搶救死亡。事后趙某第一時間請求有關部門處理此事,第一時間請求損害賠償。肇事人竟以趙某不是老吳的原配夫人,對趙某的賠償權利人資格提出異議。
評析: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第一條中規(guī)定: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被扶養(yǎng)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本條所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之五:“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作為吳某的后老伴趙某,吳某的配偶以及吳某的先房子女、趙某帶來的孩子形成撫養(yǎng)關系的吳某的繼子女,都構成上述規(guī)定中的“賠償權利人”,都有權請求處理此事,都有權要求致害人予以損害賠償。致害人的異議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