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峰
2017年3月12日,伊朗對外展示了被稱為“打擊者”的新型主戰(zhàn)坦克,并且公布了反映該型坦克的部分技術特點和制造過程的照片和視頻。伊朗軍方高官宣稱,“‘打擊者坦克的性能達到甚至部分超過俄羅斯T-90AM主戰(zhàn)坦克的水平……”不過若對于伊朗的坦克技術發(fā)展史有些許了解,也許我們可以認為那是伊朗在T-72基礎上不斷探索進取的成果之一……
斯拉夫血統(tǒng)的波斯鐵騎——伊朗引進生產和改進研制的T-72系坦克
在伊斯蘭革命之前,伊朗軍隊的坦克主要來源于歐美,包括美制M47/48和M60坦克以及英制“酋長”坦克等;兩伊戰(zhàn)爭中,伊朗通過繳獲又得到了部分T-54/55、T-62和外貿型59、69式坦克。蘇聯(lián)解體后,伊朗從原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獲得了一些T-72B型坦克,并且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從俄羅斯獲得了一條T-72B坦克生產線。2006年俄羅斯停產T-72坦克后,又將部分庫存散件出售給了伊朗和白俄羅斯,使得兩國的T-72B生產線繼續(xù)運行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伊朗獲得了“接觸”2型爆炸反應裝甲的技術后,對這些T-72B進行了防護能力的升級,使其防護性能接近或者達到了俄軍現(xiàn)役的T-72BV坦克的水平。需要說明的是,如今在“坦克兩項”國際軍事競賽中頻頻亮相的T-72B3/B3M坦克并不是全新生產的,而是將之前的T-72B坦克翻新改造升級而來的。不過,隨著聯(lián)合國通過對伊朗實施軍事技術禁運的決議,伊朗T-72B生產線也沒能持續(xù)太長時間。此后,伊朗就開始了自行研制基于T-72的“改進型”坦克的摸索道路。
在對T-72的改進設計中,伊朗的一個做法很有意思:伊朗相繼引進過來自不同國家、設計思路完全不同的T-72及其衍生型號(因為有些與蘇/俄系T-72的差異太大,以至于不能稱其為“發(fā)展型”而要稱其為“衍生型”了)坦克,然后開始摸索著“博采眾長”。雖然說這種做法很是強調“自主權與選擇權在我”的主動作為思想,但是客觀說,這樣的“探索”亦有比較大的盲目性,對于武器裝備的研制進程本身甚至是有不小的負面影響的。
上世紀90年代后期,幾乎是和引進T-72B生產線同一時期,伊朗還從克羅地亞購買了若干輛M-95“墮落者”主戰(zhàn)坦克?!皦櫬湔摺笔强肆_地亞獨立后,在前南斯拉夫M-84A主戰(zhàn)坦克基礎上,改用焊接炮塔取代原有的鑄造炮塔以及爆炸反應裝甲(即爆反裝甲),換裝新型火控系統(tǒng)和1000馬力的V-12柴油機的發(fā)展型號。由于M-84已經(jīng)是與原型T-72M1有一些差異的衍生型號了,所以“墮落者”與T-72之間的差別已經(jīng)十分明顯了。不過,“墮落者”并沒有批量裝備克羅地亞軍隊,后來并沒見到伊朗生產類似“墮落者”的國產坦克。
2004年,伊朗又公開了裝有類似烏克蘭M-84坦克炮塔的T-72發(fā)展型坦克。不過,外界直到2014年之后才看到這種伊朗坦克的清晰面貌,說得形象一點就是“換頭換心”。炮塔幾乎與蘇聯(lián)時期哈爾科夫設計制造的T-64B坦克的炮塔樣板無二(實際上,哈爾科夫在蘇聯(lián)末期生產的T-80UD用的也就是這個炮塔),采用了式樣比“接觸”2更為先進的爆炸反應裝甲(類似烏克蘭“化石”爆炸反應裝甲,烏方號稱性能可與俄羅斯T-90坦克采用的“接觸”5爆反裝甲媲美,但第三方評價不高)。而該型坦克的發(fā)動機也換了,其排氣口設置在車體后部的頂上,看上去比T-72B的排氣口更大,而且很可能是一種二沖程柴油發(fā)動機。有資料顯示,伊朗也獲得過一些T-80UD/T-84坦克使用的6TD-1型二沖程柴油機。由于6TD-1的功率要比T-72B使用的B-46四沖程柴油機更大一些,加上伊朗并未引進B-46柴油機的生產許可證,因此換上功率更大的6TD-1也是合情合理??陀^地說,這個改進思路還是頗為“靠譜”的,甚至寬容一些可以說伊朗通過比較簡單的手法獲得了一型性能(起碼是紙面性能)不輸給T-72B3M的“準三代”主戰(zhàn)坦克。但是,波斯人的“野心”似乎還不止于此。
2015年紀念兩伊戰(zhàn)爭閱兵式上,伊朗再度展出了更新型號的T-72衍生型坦克,炮塔外形和T-72B/BV基本相同,但加裝了類似烏克蘭“衛(wèi)兵”的主動紅外防御系統(tǒng)。外界已經(jīng)完全猜不出伊朗在T-72后續(xù)型號坦克上到底要走那條路了。
另外需要補充說明一下,伊朗所謂的“T-72Z”坦克與T-72之間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而是伊朗將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T-54/55、T-62以及59、69式坦克統(tǒng)一進行升級,改裝光點投射火控系統(tǒng)和簡易夜視裝置,并以在伊朗國內生產的105毫米L7線膛炮取代原有火炮改進而成的坦克,統(tǒng)稱T-72Z,主要供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使用。
“波斯T-90”——伊朗新型“打擊者”主戰(zhàn)坦克
除了研制T-72發(fā)展型號坦克外,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旗下的軍工企業(yè)還將M48、“酋長”和T-72B坦克的子系統(tǒng)“雜糅”起來,自行設計生產了“佐勒法爾加”I/II/III型主戰(zhàn)坦克。其中,“佐勒法爾加” III型坦克的外形多少與M1A1有些相似,當然性能上并無什么可比性。雖然M48已經(jīng)是很落后的型號,卻配備有技術含量頗高的液力傳動裝置,這可能對于伊朗自行研制坦克具有一定的幫助。而通過設計“佐勒法爾加”系列坦克獲得的焊接炮塔技術和將T-72坦克的125毫米2A46M滑膛炮及自動供彈設備集成到一個全新的炮塔內的經(jīng)驗,也為今后伊朗全新設計“打擊者”主戰(zhàn)坦克做了技術上的鋪墊。
2015—2016年,伊朗伊斯蘭通訊社公布了幾張關于“國產新型坦克”的模糊照片。照片上我們依稀能看到一輛類似俄羅斯T-90AM的坦克,但是細節(jié)上又似乎要“粗糙”一些。因為西方媒體依舊把握著“話語權”(雖然現(xiàn)在看上去越來越像“聒噪權”),所以這種伊朗新坦克毫無疑問地被涂抹成了一個“獨裁政府拿來自欺欺人的騙局”。然而沒過多久,這種“無腦黑”就被事實“狠狠地打臉”了——2017年3月,伊朗舉行了“打擊者”主戰(zhàn)坦克發(fā)布會,新坦克符合之前照片上的各種特征。但凡有些關于坦克和裝甲車輛的知識,對“打擊者”的第一印象毫無疑問地會聯(lián)想到俄羅斯T-90AM主戰(zhàn)坦克。
從伊朗方面公布的照片和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輛非常有特點的坦克:該坦克很明顯是基于T-72系列坦克衍生而來的,其車體、負重輪和發(fā)動機排氣口都深深地證明了其“脫胎于T-72的血統(tǒng)”;但是,其炮塔外形、附加裝甲和火控系統(tǒng)及輔助武器等方面均與原版T-72B相去甚多。于是,該型坦克就給人一個很奇怪的視覺效果:第一眼看上去會覺得那就是T-90AM,但等到看第二眼時,就會覺得與T-90AM各種不像。
從照片和視頻上看,“打擊者”坦克的車體與T-72十分相近,看上去尺寸要大一些,但是由于并沒有直觀對比,所以到底大還是不大,大了多少都不好說;不過從車體外形看,實在是太像T-90AM了。而該型坦克的炮塔也是T-90AM/MS的路數(shù):六角形焊接式炮塔外側采用多層裝甲,可能是由硬質合金鋼——非約束陶瓷——撓性橡膠等各種板材組成的多重復合裝甲,炮塔外部加掛有爆炸反應裝甲,外形與俄羅斯“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有些相似,但裝甲塊尺寸較小,車體裝甲的首上迎彈角度與T-90的亦有一點差別。不確切的資料顯示,“打擊者”坦克采用的這種爆反裝甲很可能與烏克蘭“利刃”或者克羅地亞在以色列幫助下研制的RRAK爆反裝甲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推測其具有較好的抗金屬射流破甲武器攻擊能力和一定的抗穿甲武器攻擊能力。“打擊者”坦克的炮塔外形亦與T-90AM的相似,炮塔后方的尾艙內可以存放部分彈藥,將炮塔內的彈藥轉移到尾艙里,理論上可以配平炮塔前部主裝甲和附加裝甲帶來的重心前移,同時還能提高乘員安全性,不過缺點是車內乘員需要爬到炮塔外將尾艙內的彈藥裝到自動裝彈機里。另外,雖然這種設計可以使得尾艙內彈藥一旦被引爆后,因為尾艙和主裝甲本身就完全隔離,所以可以做到基本保證乘員安全。但是,尾艙離發(fā)動機太近,一旦出現(xiàn)這種狀況,幾乎肯定發(fā)動機會被徹底毀壞,造成坦克完全癱瘓,乘員也只能立即棄車逃生了?!按驌粽摺碧箍说能圀w前部亦鋪設了這種爆反裝甲,炮塔兩側看上去有較厚的復合裝甲塊,因此防護水平還是比較值得肯定的。“打擊者”坦克還在主炮內防盾外部安裝了類似T-90AM的隨動裝甲,理論上可以使得主炮內防盾更加安全,但對于主炮的俯仰角度亦有一定負面影響?!按驌粽摺碧箍瞬⑽磁鋫渲鲃臃烙到y(tǒng),但是按照其他國家的說法,類似“競技場”、“窗簾”和“衛(wèi)兵”這類主動紅外防御系統(tǒng)的實戰(zhàn)效能都非常令人疑惑,不過“打擊者”的干擾彈發(fā)射裝置倒是和T-90AM的非常相似。
“打擊者”主戰(zhàn)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125毫米2A46M5滑膛炮,伊朗方面有可能已經(jīng)完全仿制成功該炮,亦有可能是通過進口俄羅斯生產的炮管毛坯進行再加工而成。從伊朗方面公布的視頻看,坦克不僅可以發(fā)射包括尾翼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在內的多種炮彈,還可以發(fā)射激光制導的炮射反坦克導彈,相關武器的制造技術伊朗均已經(jīng)掌握,因此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輔助武器方面,趕著時下的“流行元素”,“打擊者”也取消了并列機槍,改為在炮塔上方配備遙控武器站,其外形與T-90AM的十分相似。不過,相比T-90AM的遙控武器站采用多少有些“不上不下”的7.62毫米PKT機槍,“打擊者”則要“一步到位”得多,裝備了一挺形似“德什卡”的12.7毫米大口徑機槍,這對于城市條件下的作戰(zhàn)和消滅簡單加固的工事倒是頗有好處。炮塔上不再有紅外燈之類的主動紅外夜視設備,推測應該是裝備了熱成像儀,炮塔頂部裝有一個較大的炮長瞄準鏡,與之前已知的T-72改進型的炮長瞄準鏡都不像,與T-90AM和T-72B3的“松樹”-U炮長瞄準鏡也截然不同,推測可能為伊朗自行開發(fā)的型號,且應該集成了熱成像儀。從伊朗官方的視頻上看,“打擊者”內部的操作界面高度“玻璃化”,各種參數(shù)和敵情我情均顯示在液晶顯示屏上,比機電儀表要直觀得多;另外“打擊者”還配備有車載制冷空調,而且是有效地整合在坦克的“三防”系統(tǒng)里,不像某些中東國家那樣不惜犧牲“三防”能力,直接在炮塔上開口子掛空調外機……雖然對于大多數(shù)艙室不能完全隔離的坦克而言,車載空調的制冷效果十分有限,不過這對于經(jīng)常需要在炎熱沙漠地區(qū)行動的伊朗坦克兵們來說,也許起碼可以聊勝于無吧。
“打擊者”的發(fā)動機排氣口與T-90AM的基本相同,雖然伊朗方面并未公布其采用何種型號的發(fā)動機,但最大的可能應該是一型四沖程柴油機,可能是T-90AM采用的B-92系列最新型號B-92CF,亦可能是來自其他原蘇東集團國家的功率在1000馬力上下的類似型號柴油機,或者可能是上述型號的伊朗仿制型。此外,從伊朗官方公布的視頻里我們還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打擊者”竟然可以完成原地回轉,這可是T-14“艦隊”之前的任何一型蘇/俄坦克都不具備的能力,也就表示“打擊者”坦克可能有液力傳動系統(tǒng)和自動變速箱。不過,伊朗陸軍長期裝備的M48和M60坦克均采用液力傳動系統(tǒng)。有著數(shù)十年修理和少量仿制這些液力傳動系統(tǒng)的伊朗,開發(fā)出一型可用于T-72衍生型坦克的液力傳動系統(tǒng)應該也不至于做不到,至于手自一體變速箱則更容易從國際市場上獲得或者加以仿制。
上下求索之道——伊朗追尋新型坦克的發(fā)展之路
與之前伊朗公布的新型坦克大多“形單影只”相比,這次伊朗一下子便展示了生產線上的近十輛“打擊者”坦克以及該型坦克的各項測試視頻。最低限度說,組成一個方隊的“打擊者”去參加閱兵式已然毫無問題。也許“打擊者”坦克的部分子系統(tǒng)伊朗無法自行制造,需要依靠進口;也許“打擊者”坦克的有些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但是起碼我們可以這么認為:伊朗通過多年的引進技術、改進設計、對比測試和摸索前行,已經(jīng)設計和制造出了完全具有戰(zhàn)后第三代主戰(zhàn)坦克特征的新型坦克。這在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當中已然是屬于鳳毛麟角的佼佼者,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方才可以實現(xiàn)的。按照伊朗公布的信息,現(xiàn)在生產“打擊者”主戰(zhàn)坦克的,正是當年從俄羅斯引進的T-72B坦克生產線??紤]到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淵源的,因此可以認為伊朗對原有的T-72B生產線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和優(yōu)化,用于繼續(xù)生產新型“打擊者”坦克。
而之前伊朗對于T-72坦克的各種改進工作也不能說是全無實用價值:如果可以獲得足夠數(shù)量的T-64B坦克炮塔和類似6TD-1的兩沖程柴油機,那么伊朗還可以再生產或者翻新改造出一型性能接近戰(zhàn)后第三代坦克水平的T-72改型坦克,從而提高本國坦克部隊的換裝速度并且投入出口領域,或者最低限度可以拿出一個可以到國際市場上去嘗試一下的改進方案,而之前的主動紅外防御系統(tǒng)至少可以用來升級原有的T-72B坦克……
隨著伊朗核協(xié)議的達成,國際社會對于伊朗的各項制裁均有所放松,加上美伊關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就算特朗普當政后,之前在奧巴馬政府末期多少顯得有些“過于熱絡”的美伊之間無疑又會關系轉冷,但是要像本世紀最初的五年時那樣“緊張到隨時會開戰(zhàn)”的可能性已經(jīng)非常小了。既然短期內沒有遭受大規(guī)模武裝進攻的危險,伊朗也得以有時間和空間來重新整合本國的武裝力量和國防工業(yè)。伊朗國防軍和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陸軍裝甲部隊開始推行“師改旅”的整編工作,試圖建立更加機動高效的地面部隊裝甲突擊力量。原有的舊式M47/48坦克經(jīng)過升級改造后,與之前提到的T-72Z坦克一起“半賣半送”地提供給了敘利亞和伊拉克政府軍,用以打擊盤踞在兩國境內的“伊斯蘭國”極端武裝(甚至連1991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飛到伊朗避難后被扣留并編入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空軍的蘇-22戰(zhàn)斗轟炸機和蘇-25強擊機也被“發(fā)還”給了伊拉克新政府空軍用于打擊極端組織了),不僅改善了伊朗與周邊鄰國的關系,也提升了伊朗的國際形象。而通過對他國進行軍事援助,伊朗也接觸到了包括出口型M1A1坦克和T-80UD、T-90A坦克在內的戰(zhàn)后第三代主戰(zhàn)坦克的零星技術,為研制諸如“佐勒法爾加”III型和“打擊者”等新一代主戰(zhàn)坦克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如果伊朗在接下來的生產和制造中不遇到大的挫折,那么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就會看到伊朗國防軍和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陸軍裝甲旅級戰(zhàn)斗隊開始成建制換裝“打擊者”主戰(zhàn)坦克。而若我們抱以樂觀的估計,那么在另一處軍工企業(yè)設計和制造的“佐勒法爾加”III型坦克也有可能“修成正果”,成為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陸軍的另一型較為廉價的第三代主戰(zhàn)坦克。通過簡化陸軍和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裝甲部隊的主戰(zhàn)坦克型號,從而實現(xiàn)削減數(shù)量和提升質量,未來伊朗裝甲部隊的戰(zhàn)斗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支在中東地區(qū)堪稱最大規(guī)模的裝甲部隊,若能夠全面換裝本國自行設計生產的第三代主戰(zhàn)坦克,無疑將會是在本地區(qū)最為令人生畏的陸戰(zhàn)力量。
曾經(jīng)有一位友人說過,雖然我們都不能質疑伊朗軍工科研人員的努力,但因為環(huán)境閉塞且眼界有限,這種努力經(jīng)常是事倍功半……這種說法堪稱十分準確,無論伊朗國防軍旗下軍工部門從引進T-72B坦克到逐漸試制出各種改進型號再到“博采眾長”設計制造出“打擊者”主戰(zhàn)坦克的進程;還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屬下的兵工單位綜合M48、“酋長”和T-72B等坦克的特點自行設計生產出“佐勒法爾加”I/II/III型坦克的道路,都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經(jīng)歷了非常多的波折。然而無論過程多么曲折艱難,伊朗在外來援助十分有限的情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對各種引進的技術產品進行研究、測試、整合和再設計,從而自行設計生產出具有第三代主戰(zhàn)坦克所有性能特點的國產新型坦克,其表現(xiàn)出的獨立理念和自主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
(編輯/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