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青
(利津縣鹽窩鎮(zhèn)十南小學 山東 東營 257445)
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案例
——以xx鎮(zhèn)xx小學一節(jié)英語課為例
張文青
(利津縣鹽窩鎮(zhèn)十南小學 山東 東營 257445)
小班化教育是指,以促進青少年學生既全面又有個性的發(fā)展為目的,在縮減班級學生規(guī)模的基礎(chǔ)上,通過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實施過程、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種班級教學活動形式。在形式上,小班化教育一定要縮減班級學生規(guī)模;在內(nèi)容上,小班化教育必須進行教學內(nèi)容、方法、組織形式等的改革。
小學 英語 小班化教學
從“物理”的層面上來講,小班和大班是相對的,指的是班級規(guī)模上的變化。傳統(tǒng)的大班班額一般有四五十人,甚至六七十人。而小班的班額通??刂圃?5~30人左右。從“化學”的層面上來講,小班化教育是得讓學生發(fā)生變化的,并且這種變化是積極的、主動的、個性化的。由此,只有在“物理的”和“化學的”這兩個層面都進行了改變,那么我們才能說這是小班化教育。
學校近幾年的在校學生數(shù)基本控制在190~200人,每班學生數(shù)基本控制在20~30人,學校已經(jīng)實現(xiàn)形式上的小班化。在全市倡導小班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已經(jīng)在探索小班化教育的內(nèi)涵發(fā)展之路,并且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學校認為,小班化教育的內(nèi)涵是“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實現(xiàn)途徑是“小組合作教學”,并且以此為切入點,在教室空間格局、校園文化環(huán)境、教師教育理念方面進行了優(yōu)化和提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A Let’s learn和Role-play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聽、說、讀、寫ice cream,tea,hamburger,sandwich和salad這五個單詞;并且能夠在語境中正確運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I’d like a ...”和這五個單詞模擬點餐和填寫菜單。筆者任教的班級學生人數(shù)是22人,以下是筆者的教學設計:
Step 1 Lead in
1.Enjoy a song.“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today ?”
【聽本單元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復習其中的食物單詞。】
2.Review some words about foods and drinks.
【復習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習過的食物、飲料單詞。如noodles,cake,rice,milk,water等。】
Step 2 Presentation
1.Watch and answer.呈現(xiàn)A Let’s learn文本,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回答“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引導學生回答“They are Sarah and Sarah’s mother. They are at Sarah’s home. They are having dinner.”
【讓學生仔細觀察文本,初步回答基本問題,感知情境?!?/p>
2.Listen and answer. 再次呈現(xiàn)文本,并且播放對話錄音,讓學生回答“What would Sarah like to eat?She would like to eat a sandwich.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板書sandwich.并且教讀。
【引出第一個單詞:sandwich.在教讀完成之后,讓每一個學生都讀一遍,小班化教學能比較容易照顧到全體學生。】
3.Practice with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d like a sandwich.”讓學生用重點句型進行師生練習。
【師生之間進行互動,有利于掌握句型和詞匯?!?/p>
4.Present pictures of “ice cream,hamburger,salad”and teach.
5.Present pictures of “coffee,tea,water,juice”and say “You have food to ea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引導學生回答:“I’d like some tea.”板書tea并且教讀。
【讓學生區(qū)分food和drink.】
6.Listen and repeat.聽錄音,跟讀單詞和句子。
在新授單詞這一部分,要學生反復地練習,所以每個學生都要練習到,并且讓英語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進行重點練習,多練幾遍。這就是我們小班化教學中做到了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
Step 3 Practice
1.What’s missing?讓學生大聲說出消失的單詞,每次消失一個。
2.What’s missing?讓學生大聲說出消失的單詞,每次消失兩個。
【一個游戲,難度分層。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練習?!?/p>
3.Fill the blanks.讓學生能夠拼讀每個單詞,掌握每個單詞。
4.Let’s talk.用重點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I’d like ...”和本課時詞匯進行問答練習。
【師生先進行問答做教學支架,然后兩個學生一組進行練習。這個班已經(jīng)提前分好的小組,六人一大組,兩人一小組。一般的對話都是兩人一組,如果涉及人物較多的,大組內(nèi)練習。】
5.客人來點餐。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模擬點餐并填寫菜單。這個環(huán)節(jié)還是兩人一組,一名學生當服務員,一名學生當顧客。在實際情境中進行句型操練?!?/p>
這一部分設計的是五個活動,用來練習和鞏固本課時學習的句型和詞匯。主要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練習。
Step 4 Homework
兩個人一組,詢問對方“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I'd like...” 并且完成一個order.
小班化教學要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既要關(guān)注全體,又要關(guān)注個人。筆者在教學設計中,對What’s missing?這個活動進行了分層,讓成績較好的同學能同時說出兩個消失的單詞,讓成績較差的學生能一次說出一個單詞。既鼓勵了成績較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照顧到了后進生的學習熱情。
這節(jié)課的活動部分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句型和詞匯操練,在這里我們練習了“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又拓展到“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在這一部分,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因為筆者擔心時間不夠用,所以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己去探索出“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這一句型。應該放手讓學生去自己探索。
本堂課的設計主要包括四部分:引入、新授、操練和作業(yè)。用一首本單元的歌曲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復習以前學習過的相關(guān)詞匯。在新授部分,詞匯的學習在于反復地練習,該老師在新詞匯的教授方面注意到了照顧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開口練習的機會,這就體現(xiàn)了該校小班化教育的內(nèi)涵,即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同時小班額的現(xiàn)實條件也是實現(xiàn)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基礎(chǔ)。在操練部分,由于教材的設定,兩人一組的練習比較多,該班級在開學初期就確定好了大組和小組相結(jié)合的小組組合形式,結(jié)合小學英語學科的特點,方便學生進行句型和詞匯的操練。本課時重點學習了“ice cream,tea,hamburger,sandwich和salad”這五個詞匯以及“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d like...”這一重點句型,學生的練習比較多,尤其是兩人之間的合作交流比較多,也比較充分?!翱腿它c餐”的活動設計,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語用情境,讓學生能夠?qū)W會點餐和填寫菜單,并且能運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去,這一點也符合小班化教育對學生能力和個性培養(yǎng)的要求。
總之,這堂課在理念和行動兩個方面,努力踐行小班化教育實踐,在“關(guān)注每個學生發(fā)展”以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G623.3
A
2095-3089(2017)27-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