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很多人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才會出現(xiàn)叛逆,其實不然,在幼兒1-2歲時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有時“小有脾氣”。到3歲時,作為獨立的人的思想開始萌芽了,一般人可以做的事情,幼兒也要嘗試著去做,掌握技能的水平提高很快,常常因為自己的意愿受到干擾而發(fā)脾氣,“不、就不、討厭”等詞幾乎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教師要幫助幼兒渡過這一敏感期。
一、幼兒叛逆行為分析
2-4歲的幼兒由于年齡較小,身體發(fā)展不成熟,所以家長和教師會擔心幼兒受傷害,經常會阻止他們的嘗試,從而引起幼兒的叛逆心理。同時,被限制去做的事情又往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幼兒通常會想方設法去做。由于幼兒情緒控制較弱,加之受到家庭無原則的溺愛,幼兒經常在感到不滿時不加掩飾地宣泄出來,吼叫、哭鬧甚至在地上打滾,這其實是他們在宣泄自己的情緒,是渴望得到滿足和關注,是叛逆行為的表現(xiàn)。
二、叛逆行為教育策略
1.理解尊重幼兒行為表現(xiàn),分析幼兒行為表現(xiàn)的原因。由于每位幼兒個性特點、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所以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因為沒有受到教師的重視,通過叛逆引起教師的關注;有的是因為在家溺愛慣了,養(yǎng)成了任性的習慣;也有的性格內向、孤僻,不愿意聽從教師的安排…一如果我們面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強行壓制就會使幼兒不服氣。這時需要我們靜下心來聽聽幼兒的想法,尊重、肯定或誘導幼兒的主張和想法,給幼兒一個正確的角色定位及愉快的心理感受,使幼兒得到肯定。能夠和幼兒共同分析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促使幼兒自我意識的形成,改正自己的行為。
2.用足夠的愛和耐心去觀察幼兒。叛逆時期幼兒非常地以自我為中心、有強烈的占有欲。需要成人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關注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科學有效地引導幼兒解決問題。
(1)讓幼兒的能量找到適當?shù)耐緩桨l(fā)泄。幼兒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長時間在室內。我們要充分保證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增加體育活動強度,使幼兒的情緒得到釋放。室內自主性游戲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易于操作、情緒愉快的,并能給大部分幼兒得以成功體驗的機會。
(2)創(chuàng)設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讓幼兒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教師平時應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讓幼兒們在集體生活中,面對教師與同伴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也是教師了解幼兒心理狀況的途徑。
3.運用轉移注意力、表揚和鼓勵等方法引導幼兒。在幼兒出現(xiàn)異常行為時,除了要分析原因,還要采取相應的措施。
(1)轉移注意力:例如當兩個幼兒發(fā)生爭執(zhí)時,可以引導幼兒幫助教師完成某件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引導幼兒參與別的更有趣的游戲。
(2)表揚與鼓勵: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兒,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適時地表揚與鼓勵,不斷強化意識,幫助他們逐漸改變一些不好的習慣。
(3)榜樣示范法:可以用班上或周邊大家熟悉的幼兒作為學習的榜樣;還有就是通過學習經典故事中的人物,幫助幼兒知道如何做一個講道理的孩子。例如有的幼兒挑食、偏食,對老師勸告不聽的,可以給他們講述《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讓他們感受到現(xiàn)在生活的幸福。
4.適當?shù)摹袄涮幚怼薄R话闾幱谂涯嫫诘挠變?,一旦出現(xiàn)叛逆心理,反應都比較大,情緒比較強烈,成人也是“熱血沸騰”,如果這個時候正面交涉,很有可能就是“彗星撞地球”,兩敗俱傷。成人這個時候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考慮運用“冷處理”的方法,待幼兒平靜下來后,再詢問幼兒原因,并告知剛剛叛逆行為的危害,讓幼兒學會反思,并幫助幼兒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幼兒就是在以后碰到問題時冷靜思考。
5.家園齊同步,共育好幼兒。其實幼兒叛逆性格很多與家庭教育有關,說句不好聽的,有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因此,與家長溝通、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同時要定期進行家訪,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xiàn),對家長進行必要的指導。通過家園共努力,共同幫助幼兒順利度過“叛逆期”,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品質,為幼兒的終身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