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峰
一、重視課前預習
化學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成課前閱讀一遍教學內容,一定要細化、具體化,滲透到實際的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有一個具體詳細的引導,在每一次的教學之前,有一個具體的預習導案發(fā)給學生,可以是教師自己制定,之后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也可以學生分小組完成,教師給予指導。
二、設計良好的教學方式和情境
設計一個合適的、良好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而千篇一律的教學情境和方法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弱化學生學習的能力。例如“構成物質的微?!肿印钡慕虒W,教師演示“氨分子運動使酚酞變紅”引入本節(jié)內容,學生分小組實驗并觀察解釋:品紅的擴散、濃氨水和濃鹽酸相互接近時的“空中生煙”、酒精和水的混合、比較空氣和水在被壓縮時的體積變化情況、熱水瓶口的白霧上升一段距離后消失,以加強關于分子特征知識的理解。對于物質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建立學習框架。比如“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和檢驗”的教學,因為已經有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和檢驗”作為基礎,可以引導學生從藥品、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步驟、收集方法、驗滿、檢驗幾個方面分小組討論,逐一得出結論,并自己動手實驗驗證。對于基本的實驗操作可以以分組實驗的形式進行。對于化學計算的教學,以小組競賽的形式教學,可以使教學不再枯燥,并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教學,教師講解一個例題,強調書寫格式和計算依據,然后讓學生分組練習計算,小組之間相互評價。作業(yè)分層布置,重視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布置的是否合理,處理的是否及時、處理的方式是否合理,對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作業(yè)布置時避免千篇一律,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實際分層次布置: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要求的必做作業(yè)和選做作業(yè),對于基礎知識掌握相對差的學生,本節(jié)內容基礎知識的填空或記憶是必做作業(yè),對本節(jié)內容基本知識理解基礎上的應用可以是選做作業(yè);作業(yè)的講評打破教師為主體的模式,鼓勵學生講評,或學生問的自評,教師給予合適的指導。
三、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化學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如果學生能把化學學習視為一種享受的話,他們就會喜歡化學,從而愿意去學習化學、探究化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⒚裰髌降鹊膸熒P系,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化學有效課堂的保證,還要精心設計流程,適度緊張,激發(fā)學習潛能。提高課堂緊張度的方法有很多,適時地提問和當堂檢測是兩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在一節(jié)課剛開始時學生的注意力是比較集中的,聽課的效率也比較高,重視當堂檢測。課堂檢測是檢查學習效果、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生課堂緊張度的一項措施。通過課堂檢測老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學習上的不足,及時糾正,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同時它也是學生了解自己的聽課效率、學習成果和調整課堂緊張度的一個砝碼。在課堂檢測中,可采取競賽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找到差距,找到追趕的目標。在競賽的過程中,學生有了競爭意識,從而有了危機感、緊張感,在學習中你追我趕,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從而提高化學課堂的有效性。
四、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豐富課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平時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比較多,但這些教學手段都有較大的局限性,有時候必須靠教師的語言去解釋,時間長了會給學生造成疲勞感和厭倦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制作一些課件可以充實課堂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利用網頁課件教學,把圖像、聲音、動畫、音樂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有意無意地對知識進行記憶,且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學生記得快,理解得也快,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如在講滅火的原理時,利用網頁課件,以視頻的形式展示撲滅森林火災的全過程,在畫面刺激下,引發(fā)學生討論:使用了哪些滅火方法?為什么能用這些方法撲滅火災?從而總結出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學生的參與度高,對滅火原理的理解也比較深刻。通過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一定能體會到學習化學的樂趣,會在最短的時間里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擁有良好的學習品質,從而使自身素質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