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精練生動的語言突出個性
“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說的是語言所具有的魅力和力量。讓作文能夠吸引讀者的目光,產(chǎn)生動人心魄的力量,鮮明生動的語言是重要條件。學生在寫作時詞匯單調(diào)貧乏,多有重復(fù)現(xiàn)象;寫人記事時,語言干癟,毫無生氣;句式單調(diào),一般只鐘情于陳述句,毫無波瀾。
《鴻門宴》在語言運用方面是成功的典范。作者特別善于運用符合人物身份、特征鮮明的語言來展現(xiàn)人物的神采與個性,并且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凸顯人物的內(nèi)心。在這里不得不提到身份低微卻能挽狂瀾于既倒的英雄人物——樊噲。樊噲闖帳前,與張良有一段簡短的對話。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狈畤埖恼Z言短促有力,反映了他急迫的內(nèi)心,在危急時刻,他誓與劉邦同生共死,我們看到了他的赤膽忠心。樊噲闖帳這一情節(jié),司馬遷也用短句,“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這一段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讀之令人坐不能安,血脈噴張,蕩氣回腸,樊噲的勇猛威武躍然紙上。闖帳后,項羽并未動怒,有驚無險,預(yù)示斗爭形勢漸緩。
項王曰:“壯士!能復(fù)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樊噲說出的這一大段話,十分符合他的身份,如“毫毛”,讓我們見識到了他威猛粗豪外表下的那精細的內(nèi)心,也讓我們看到了劉邦集團赴宴之前精心的準備??傊抉R遷是一位語言大家,無論長句或是短句,皆是力透紙背。描繪場景,寥寥幾筆,使人如臨其境;刻畫人物,繪聲繪色,讓人如見其形。表現(xiàn)人物個性的語言更是精彩異常,像張良、項伯話語中表現(xiàn)出來的時時替朋友考慮的“義”,范增話語中對項、劉集團關(guān)系分析的“智”,樊噲話語中表現(xiàn)出的對劉邦的“忠”,都是有力的證明。老舍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語言表達出來?!贝_應(yīng)如此。
“石有三面,樹有四枝”,寫人亦是如此。要多方位、多角度繪其形,繪其神,形神畢肖,筆下的人物才是有生命的,才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