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磊
(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風險管理在小兒血液疾病輸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金曉磊
(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目的 觀察、總結有效的方式,不斷拓展護理人員護理風險防范意識,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法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本院就診的患兒60例,將患兒隨機平均分組,對照組30例,試驗組30例,通過電話回訪、查看病例等形式,調查兩組患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98.3%)明顯高于對照組(86.7%)。結論 采用積極有效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可以進一步降低護患糾紛的有效手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血液疾病患兒輸血護理管理措施。
護理;風險;輸血;小兒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了2016年3月~2017年4月之間在我院接受輸血治療的60例有血液疾病的患兒,其中男患兒26例,女患兒34例,年齡跨度為2.5~12歲,平均年齡為5.3歲,現(xiàn)隨機將患兒平均分成兩組,每組30例,觀察實施風險管理的護理組為試驗組,觀察實施一般護理的為對照組。
1.2 風險評估
本研究梳理了近年來在血液疾病患兒輸血治療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 操作失誤
所謂的操作失誤主要涉及到的是輸入的血液與患兒的血型不相符,造成操作失誤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護理工作不夠細致,這些操作失誤將直接造成患兒出現(xiàn)治療事故,導致醫(yī)療糾紛,也是我們最為嚴重的輸血操作護理風險問題。
1.2.2 并發(fā)靜脈炎
由于患有血液疾病的患兒需要長時間在皮下留置靜脈針,患兒的血管較細又破壞嚴重,留置的靜脈針管容易并發(fā)靜脈炎,需要護理人員進一步評估患兒靜脈條件,針對每一位患兒靜脈特點選擇不同地開通靜脈通路的方式。
1.3 方法
1.3.1 護理方法
對照組和試驗組采用不同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對照組的患兒所運用的護理方式為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即:對患兒進行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按照醫(yī)囑對患兒進行護理,對于護理風險方面不采用任何主動措施。試驗組在實施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之外,還進行了如下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
1.3.1.1 建立風險管理制度
進一步完善護理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使得護理人員對護理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風險點進行有效的制度化管理。建立責任制,使得不同崗位的護理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有著不同的責任分工,實現(xiàn)不同護理人員對相關工作的責任心。
1.3.1.2 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教育護理人員進一步掌握護理操作流程,增強對護理操作步驟的學習,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風險實施有效的規(guī)避措施。同時將護理所需要的一些醫(yī)療、搶救器具放置在指定位置,這樣可以進一步隨時取用。醫(yī)院輸血科需要對護士進行授課教育并有效監(jiān)督,指導他們在操作中出現(xiàn)的風險點。
1.3.1.3 交班材料細致化
護理工作需要一個延續(xù)性,對于一個住院觀察的患兒,輸血觀察表及用血登記本的書寫將成為護理工作交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交班材料的書寫,對于患兒的病情進行詳細記錄,使得接班的護理人員對患兒的病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從而可以更加有效的了解患兒的基本情況。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提升對患兒護理工作的延續(xù)性。
1.3.1.4 加強法律意識
護理出現(xiàn)糾紛是護理風險的最終表現(xiàn)。當護理人員與患兒之間出現(xiàn)護理糾紛之后,護理人員需要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醫(yī)院需要加大對護理人員法律意識的宣傳教育,從而不斷提升他們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能力。
1.3.1.5 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
護理人員與患兒及家長之間需要進行有效溝通,這是降低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人員意見的有效手段[2]。護理人員需要加大與患兒之間的溝通。因為患兒在生病期間,患兒及其家屬可能出現(xiàn)一些情緒緊張,精神壓力較大等問題,這時候,他們與護理人員的交流缺少耐心,護理人員需要加大與患兒的交流有效性,從細致、親切、專業(yè)的角度進一步提升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多給患兒家長講一講相關的護理方案及成功案例,平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等。
1.3.2 觀察指標
本研究通過電話回訪、查看病例等形式,調查兩組患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選擇的是SPSS 17.0軟件對相關的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對兩組患兒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1:即,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98.3%)明顯高于對照組(86.7%)。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小兒的血液疾病很多都是需要一系列復雜的治療方式,輸血治療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容易引發(fā)患兒的不安情緒及不適癥狀,需要我們加強與患兒家長的有效溝通,在輸血護理過程中加強細心、耐心的操作流程,從患兒及其家長的角度分析問題,從而有效降低護理過程的風險點。采用積極有效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可以進一步降低護患糾紛的有效手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血液疾病患兒輸血護理管理措施。
[1] 王連娟.血液透析護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A].2014年浙江省內科學學術年會青年醫(yī)師論壇暨內科常見病規(guī)范化診療國家級學習班,2014,11:153-154.
[2] 杜戈沙.風險管理在小兒血液疾病輸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17(10):163-164.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473.72
B
ISSN.2095-8242.2017.30.58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