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珂
久未在公眾場合露面的知名演員李亞鵬,在《朗讀者》節(jié)目中回歸觀眾視野。他飽含深情地朗讀了女兒李嫣送給他的生日賀卡:“一天天地過去了,你還在抽煙,每一次抽煙都在傷害你的身體,這是你45歲的生日,我不會再跟你說第二次,我愛你,如果你不抽煙,我會更愛你?!毙∶抟\的濃濃愛意,讓李亞鵬的臉上寫滿了自豪。
李亞鵬和主持人董卿分享了與女兒的生活細節(jié),也講述了父親對他一生的影響。董卿感慨說:“一位父親的言傳身教,就是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李亞鵬的老家在河南省葉縣。父母都在少年時離開了老家,奔走到新疆相遇相知結為夫婦。李亞鵬的父親成了機電工程師,母親成為了兒科大夫。
李亞鵬和哥哥初中一畢業(yè),就被思念故鄉(xiāng)的父親送回到河南讀書。臨別時,父親語重心長:“一、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二、人生無常,寵辱不驚?!?/p>
后來,李亞鵬陰差陽錯地進入了中央戲劇學院。在一次解放天性的課程中,所有人都被要求從其他同學的胯下爬一圈——李亞鵬拒絕了。為此,全班同學陪著他罰站了半個小時。在這看似不合時宜的倔強背后,其實佐證著當初父親的教誨:無論處于什么環(huán)境,都要有志氣。
而這句家訓也傳承到李亞鵬對女兒李嫣的教育中。
李嫣自出生起就與眾不同,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為了保護女兒,李亞鵬將她手術前的照片全部封存起來,甚至不惜和媒體吵架、動手、鬧僵。但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一味的隔離并不能讓女兒真正擺脫身體缺陷的陰影。
他慢慢意識到,必須要用愛引導女兒學會樂觀自信,慢慢找回生命的掌控感。
于是,他和妻子王菲發(fā)起了“嫣然天使基金會”,用來幫助那些唇腭裂孩子。每年暑假,夫婦二人都會帶上李嫣,參加基金會組織的夏令營,讓女兒與那些做完唇腭裂手術的孩子一起玩耍;拿著照片或視頻給女兒講今天又給哪些小朋友做了手術,幫他們變得更美了;還會帶上女兒去兒童醫(yī)院,參加患病兒童家長們的分享會。
李亞鵬在筆記本上寫下對女兒的祝福:“上帝給了你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p>
掌控命運,才能驅(qū)散自卑
李亞鵬深知,女兒將來定會遭遇異樣的目光。她必須堅強面對事實,接受生命中的缺陷和遺憾,才能率性地做自己。
李亞鵬的教育有了成效,李嫣成長為一個相當自信的女孩,從不害怕暴露和談論自己的缺陷。9歲時,李嫣開通了微博,讓大家驚訝地看到了這個小小星二代率真、逗趣的一面:她對著鏡頭教網(wǎng)友如何自拍才更美,還“曝光”了媽媽的衣櫥和化妝臺,稱:“菲姐的時尚只有我跟得上?!币欢味喂澎`精怪的小視頻上傳后,吸粉無數(shù)。
在李嫣身上,你看不到自卑和執(zhí)拗,她甚至比別的孩子更開朗。李亞鵬說:“別看她年紀小,但她有非常獨立的人格。這種人格的外化表現(xiàn)是自信,而內(nèi)在表現(xiàn)就是她的獨立精神,這一點是很多成年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
李嫣1歲半時,李亞鵬就開始帶她去爬山,一兩個月就要去一次。
有一年元旦,雪大到足以沒到膝蓋,小小的李嫣踩一腳就會陷進去大半個身子,在雪地里蹣跚前行。李亞鵬卻毫不心疼,他用樹棍扒拉開跟女兒差不多高的雜草,并給她指定了一個目的地,讓她自己走過去。
通過這樣看似殘酷的訓練,李亞鵬向女兒傳遞著堅持的信念。5歲時,李嫣就可以不需要攙扶地征服海拔2 000米、路程17公里的高山了。而如今,李嫣逗趣的性格中,藏著堅毅、獨立、自強,對挫折有超強的“心理免疫”。
有底蘊,不忘根
在李嫣成長的道路上,李亞鵬還關注精神層面的教育。他希望女兒成長為有底蘊的人,而這與他自己的童年經(jīng)歷相關。
童年時,每次回鄉(xiāng)祭祖,父親都會帶上李亞鵬。那時,年幼的李亞鵬并不理解,為什么每次臨近爺爺奶奶的墳墓,父親都會突然間不說話,表情深沉而凝重地凝視他。等到父親去世,自己成為家里的男主人后,他才知道,父親的那個凝視,是期盼,也是告知。
父親生前曾專門重修了祖墳,并告訴族人,將來他要葬在自己母親的墳旁,以盡生前遠游沒能盡到的孝。從此,每年清明節(jié),李亞鵬匆匆來往于北京和葉縣之間。
2015年7月,李亞鵬帶李嫣回到葉縣老家。他特意從北京買來家具,和李嫣一起動手布置翻修祖宅,并帶女兒走街串巷、認親訪友。他在堂屋里設置了祖宗牌位,指著用甲骨文寫的“祖宗”兩個字,給李嫣解釋其中的含義,教育她要銘記祖先和身世,不忘本?!耙粋€孩子的成長需要和世界對話,但前提是不能沒有‘根?!?/p>
女兒到了上學的年紀,李亞鵬開始思考:“有的人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然后送出國,但我不太喜歡。因為身為中國人必須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兒?!?p>
秉持這樣的教育理念,李亞鵬曾帶女兒參觀過近50次故宮,每晚還會在她耳畔讀一小段《金剛經(jīng)》。他專門請了一位研究中國儒家教育的老師,讓李嫣跟隨其進行了將近7年的學習。此外,每年24個節(jié)氣,李亞鵬都會背上測量儀器和《本草綱目》,帶女兒去十三陵水庫實地觀察節(jié)氣變更給自然界帶來的不同變化。6年時間,一年24次,風雨無阻。
這讓李嫣十分熱愛傳統(tǒng)文化,并引以為豪。一次,學校的老師問學生們:“你們是哪兒人?”有孩子說是加拿大的;也有說是美國的;輪到李嫣時,她說:“我是河南人。”
世界這么大,你的使命是什么
最近,李亞鵬常問李嫣:“你來到這個世界的使命是什么?”他跟女兒說,自己的使命是:“希望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
其實,這也是父親曾問李亞鵬的問題。這個問題里包含著一種憧憬和責任。他從父親身上感悟到,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自己認真去做一件事時,孩子自然就會學到東西。
看到爸爸為公益事業(yè)付出了那么多,李嫣內(nèi)心也萌生了助人的想法。一年夏天,李亞鵬率醫(yī)療隊到邊遠地區(qū)為唇腭裂小患者做救助手術。出發(fā)前一晚,他詢問李嫣有沒有不要的玩具,想帶一些分給其他小朋友。沒想到第二天清晨,李嫣起得特別早,拉著奶奶幫她收拾了一大布袋的玩具。
李嫣喜歡畫畫,還曾拿畫作做了一次慈善拍賣,籌了數(shù)十萬元善款。
有人點評過李亞鵬的教育方式:李嫣出生時成立了基金會,李嫣生病時建立了醫(yī)院,李嫣要讀書了創(chuàng)立了培德書院,李嫣要學英語了又發(fā)起“對話世界”……看似李亞鵬擁有很多資源,可以不斷為女兒的成長獻上禮物,但令人感動的是,李亞鵬并沒用手中的資源堆砌起廉價的樂觀,他不會向女兒炫耀自己的資源,也不會流露出幫女兒擺平任何困難的態(tài)度。
相反,李亞鵬希望把女兒培養(yǎng)成一個有能力、有獨立想法的人,然后由她自己去應對生命中的困難。李亞鵬對女兒說:“你有得,你有失,嫣兒,我希望你長大了以后可以成為獨一無二的你自己?!?/p>
讓孩子在愛中長大
李亞鵬與王菲離婚,也絲毫沒影響到李嫣的成長,因為他們給李嫣的愛并沒減少。
王菲仍然會經(jīng)常與李嫣在一起,而同母異父的竇靖童,會帶著李嫣一起旅行,做公益,為她寫歌。王菲說:“在家里,竇靖童是大姐,李嫣是二姐,自己是三妹?!?/p>
《朗讀者》上,李亞鵬朗讀了寫給女兒的信《致女兒李嫣》,令無數(shù)觀眾動容:
出差歸來夜已深,嫣兒和母親都已入睡,我躡手躡腳摸黑走到床前,慢慢地俯下身,湊上去想親嫣兒一下。她突然一個轉(zhuǎn)身,小手“啪”地搭在了我的臉頰上,我便被施了魔法似的定住了:嫣兒小的時候,我每次抱她,總想讓她的小手摟著我的脖子,可她總是不肯,兩只小手要指揮著我的方向,要指著她感興趣的東西,一刻也不肯停閑?,F(xiàn)在好了,我終于如愿以償,感受著小手的溫度,享受著這份她對我的依戀,生怕動一下會讓她的小手離我而去。
我這些年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在為基金會和醫(yī)院忙碌,以致友人問我怎么真是改行做慈善了,我也只能笑笑。其實無論從我的財富積累還是從我的人生階段來講,我都還沒到(專職)做慈善的那一步,一切只是因為女兒來到了我的身邊……
曾有朋友問我,李嫣長大了會不會讓她也為基金會工作?我說這是我面對我人生問題時所做的選擇,我并無意強加于她。我會非常樂意看到她的加入,我更樂意看到的是將來她敢于接受和面對生活給予她的一切,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無論是鮮花或是雞蛋。
嫣兒,我希望你長大了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你帶著上帝給予你的傷痕,出身在這樣一個家庭,父母和家人為了你的健康成長,殫精竭慮、百般呵護。但是萬萬沒想到,你用幾段小小的視頻,自信的笑容,以你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了你的存在,甚至讓我心里最后的一絲不安也完全消失了。你有得,你有失,嫣兒,我希望你長大了以后可以成為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她睡得如此香甜,是否知道這個自作多情的父親對她有如此多的希望呢?望著嫣兒被加濕器指示燈籠上了一層桔紅色光芒的臉龐,感受著她的小手的溫度,享受著她對我的依戀,我也慢慢地合上了眼睛,進入了屬于我們的甜美夢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