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摘要:《群星俯視》是英國20世紀著名小說家阿奇博爾德·約瑟夫·克羅寧的代表作。真實地反映了英國煤礦工人在一戰(zhàn)前后的悲慘遭遇,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和沒落,作品精彩地呈現(xiàn)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成,而在精彩紛呈的故事中,隱含著一個“罪與罰”的母題,對小說中人物形象“罪與罰”主題的解讀,有助于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所包含的道德哲學,為當下正確倫理價值觀的建構指引道路。
關鍵詞:《群星俯視》;“罪與罰”;人性
導言:
《群星俯視》展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英國的社會狀況,戰(zhàn)爭不僅給人們帶來了身體上的痛苦,也給人們帶來了心理上的折磨,經(jīng)受了心靈折磨的這個年代的人們,更多地是為自己爭得生存下去的希望,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對心靈培育的能力,但是盡管如此,心靈承載的道德底線卻不能因為戰(zhàn)爭的到來而灰飛煙滅,在這一過程中的掙扎便產(chǎn)生了“罪與罰”的論說,對它的探討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獨特的方面去把握歐洲文化精神及文學理念的變化”。
一、人性貪婪的罪與罰
小說題目《群星俯視》本身就蘊含著深刻的意義,群星猶如萬能的救世主,高高在上的俯瞰世間萬物,注視著人類的一舉一動。身處戰(zhàn)爭年代的人們,如能保住心性,做到佛家有云“人之初,性本善”,那便是非常難得,只可惜,要做到這一點,并非易事。因此,戰(zhàn)爭年代,人性更是一個值得拷問的變量。
巴斯勒先生是克羅寧筆下奸詐狡猾,非常懂得審時度勢的一位人物。他是內(nèi)普丘恩煤礦主,也是整本小說中的上層階級,此人頭腦聰明,做事果斷,且又沉著穩(wěn)定,也正是這樣一位人物負責整個煤礦的營生及安全。但是他又自命不凡,總以為上天會眷顧他。他因隱藏老礦區(qū)的平面圖,致使幾十人命喪地底,然而卻還不醒悟,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最終他受到了懲罰,先是兒子的背叛致使中風,終因此而死。
巴斯勒先生的“罪”,在于他視生命如兒戲,視金錢為上帝。他對金錢的固執(zhí),讓他家破人亡。雖然當今社會,我們不能說人性本惡或是人性本善,但是誠如馬克思所說,“每個時代,每個個體的人性實際上的樣子和他所處的社會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只可惜,巴斯勒先生并未守住那一寸晴天。給予他的“罪與罰”也在所難免。
二、人倫孝道背叛的罪與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jīng)》第一章便一針見血地指出此書所要探討的人倫孝道問題,指出孝是德行的根本所在,一切德行都是從孝道衍生出來的。
阿瑟是《群星俯視》中名副其實的富二代,身為煤礦主的兒子,他的生活超出一般人的優(yōu)越。眾所周知,二十世紀的英國正處在世界大戰(zhàn)中難以脫身,不僅國難當頭,人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阿瑟的生活讓人羨慕。但是他卻尋找證據(jù)將自己的父親告上法庭,使其氣得病倒臥床,直致憤憤而終。
從某種程度上講,阿瑟是一個公正的人物,他為給受害的人討回公道,不惜大義滅親,這種精神非常人能比擬。但是他要討伐的人物是養(yǎng)他的父親,從人倫孝道的角度講,卻是犯了大忌,尤其是一再對父親步步緊逼,終究讓老父含恨而亡。人倫孝道并非只有國人推崇,西方國家也一樣,阿瑟對其父沒有人之常情的孝道,注定會受到孝道層面的譴責。他有罪,罪在逼死了自己的親父,他罪該罰,父親的去世讓他陷入深深的自責,同時決策的失誤也讓他陷入了迷茫的深淵,父親為他創(chuàng)造的生活也將不再,留給他的將是無盡的掙扎與對人生的懷疑。
三、情愛背叛的罪與罰
“情愛”是世界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學經(jīng)典之作不乏此主題的描寫。在《群星俯視》當中,雖然涉及到的無論是背景還是故事情節(jié)都讓人無心兒女私情,但是,作者克羅寧有心讓這沉重的氣氛摻入一絲溫暖人心的主題,盡管它并沒有如預期般那樣為人們帶來點滴甘甜,但卻值得讓人們深刻反思,而破壞這份饋贈的人物也得到了相應懲罰。
小說中的女二號詹妮既可以說是一個幸運兒,又可以說是一個悲劇性人物,幸運地是盡管生活在戰(zhàn)火年代,戰(zhàn)火的陰影卻與她隔離甚遠;悲劇地是她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幸福,反而親手毀了自己的生活,甚至付出了生命。她在與喬和戴維的感情糾葛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負責更是將她推上了絕路。
她背棄丈夫,不僅給拋棄她的前男友生子,而且背著丈夫找情人,從道德層面上來說,她確有罪責,但最后,也是荒誕的生活,冷漠無情的內(nèi)心將她推向了死亡的邊緣,越是對生活充滿無盡幻想的人,越是對生有著特別的渴望,可是,生終究輸給了她的自私與無情,這便是她為此付出的代價,甚至可以說是對她的懲罰。
結語:
《群星俯視》深刻地反映了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況,故事蘊含著對時代背景的抨擊,同時也有人們對于世界的認知與理想的追求?!白锱c罰”作為人類的一個永恒的道德命題,也被作者以精妙的寫作手法融入到了小說故事中,最后折射出的倫理價值觀對當今世界仍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解析其中的“罪與罰”主題將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其中蘊含著的道德哲學內(nèi)涵,也能幫助我們在建構正確的倫理價值觀這條道路上提出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