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淮山棣華園主人的《閨秀詩評》是清代男性對閨秀詩作進行品評的一部代表作。書中運用開創(chuàng)性的品評方式對所選錄的閨閣作品進行品評,即通過作者和其友人石生對答的方式,在對答中引發(fā)議論。本著重性靈的宗旨,將女性渾然天成、自然流露真實情感的特征表現(xiàn)出來。作為一部記錄女性詩作的書籍,為后人研究清代女性文學提供了一定的資料,對于我們研究清代女性文學具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閨秀詩評;棣華園主人;性靈學
作者簡介:張文婧(1990.5-),女,漢族,上海大學文學院研究生二年級碩士。
所謂的閨秀詩評,是指記載、反映、評論女性詩歌創(chuàng)作的著作。中國最早的對于女性詩歌評論的著作可追溯到鐘嶸的《詩品》,其在評價漢婕妤班姬時云:“圓扇短章,詞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不過在明代之前對女性詩歌的評點只是偶有言之,并沒有專門評論女性詩歌的著作。真正較為成型的閨秀詩話出現(xiàn)在明末,以江盈科的《閨秀詩評》為代表?!薄M砬迕癯醭霈F(xiàn)一批優(yōu)秀的閨秀詩話,據(jù)蔣寅《清詩話考》考證,此類閨秀詩話現(xiàn)知有三十種左右。其中作者有男性,也有女性。清代出現(xiàn)大量的閨秀詩評著作,男性著作如陳維菘《婦人集》、梁章鉅《閩川閨秀詩話》、雷瑨、雷城《閨秀詩話》、王蘊章《燃脂余韻》。大量由男性抒寫的關于女性的著作的出現(xiàn),也表現(xiàn)出男性對女性文學的重視。女性著作如沈善寶《名媛詩話》、施淑儀《國朝閨閣詩人征略》、陳蕓、陳葒《小黛軒論詩詩》等。這些女性著作中有些保存比較完整,但是一些只能在著錄中見到,難以見到原書。
一.棣華園主人《閨秀詩評》簡述
棣華園主人《閨秀詩評》有咸豐元年棣華園刊圈點本四卷、光緒三年申報館鉛印本、申報館叢書續(xù)集本一卷。本文所論《閨秀詩評》,據(jù)王英志《清代閨秀詩話叢刊》校點版,且為光緒問《申報館叢書》本一卷。
考棣華園主人的真實姓名,據(jù)《閨秀詩評》卷首棣華園主人兄靜嵐的序言以及下鐫“山陽黃氏”印章,加上淮山棣華園主人的自稱,可以判斷棣華園主人為江蘇山陽黃姓人,且文中提及作者或是道咸問人。又,蔣寅《清詩話考》記載:“張寅彭謂棣華園為汪宗忻齋號,今按兄靜嵐序下鐫‘山陽黃氏印章,知作者姓黃氏,其名待考?!蓖蹂a祺《山陽詩征續(xù)編》中有黃均宰的記載與棣華園主人有相似之處,后有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鄧少基《中國古代典戲曲文學詞典》等都有相關內(nèi)容為此觀點提供了依據(jù)。
二.《閨秀詩評》的內(nèi)容及思想分析
(一)開創(chuàng)性的品評模式
王英志主編的《清代閨秀詩話叢刊》總序中提到:“陳維崧的《婦人集》是至今所知清代最早記載清代閨秀詩詞創(chuàng)作而具有詩話性質(zhì)的著作。雖然篇幅不大,僅兩卷,詩話九十余條;但為清代的閨秀詩話奠定了基本模式,即內(nèi)容大體是女性詩詞選兼詩人小傳,問有簡短評語,并采錄部分與詩詞無關的女性的軼聞軼事”。
《閨秀詩評》延續(xù)這一基本模式,但又不同于以往的詩評,它打破了以往詩評作者自言自述的品評模式,通過辯論對談的方式呈現(xiàn)出開放性的品評空間。
文中主人多次提及友人石生為其薦詩并相互辯論,在你唱我和中見兩人意見不同之處。如“怨而不怒”之爭,棣華園主人:“深閨弱質(zhì),心事不能自白,望眼盈盈,不過將來得所。至于適非其偶,夫也不良,則一世無所望矣”。而石生:“怨亦人情之正,古人《終風》諸作,皆悼嘆之辭。至于言狂蕩之人,形容殆盡,而不失為賢,蓋處此等境遇而安然不怨者,有兩說焉,一為最上,一則不可問矣”。兩人對婦人所適非偶均持同情態(tài)度,但棣華園主人的觀點頗顯中庸本色,石生的觀點相對激進。又,文中記棣華園主人嘗示一女詩與石生,石生日:“此等作,男子稿中亦可移。夫選閨秀詩,必確是閨秀口吻方妙?!遍θA園主人則日:“其說與余意見略同?!币陨蟽扇嗽趯Υ鹬幸娪^點,此外,也是《閨秀詩評》收錄女性詩作的宗旨的體現(xiàn)。這種在評詩中引發(fā)高論將紀人紀事與議論融為一體也是本書一大特色。
(二)“重性靈”的品評宗旨
文中作者提出其品評宗旨:“近人言詩,往往尚風格而不取性靈,甚至閱女子詩亦持此論,尤為迂闊,深閨弱質(zhì),大率性靈多學力少,焉得以風格律之,故其所錄諸作,取其裊娜不失女子之態(tài)者居多?!彼囊馑技凑撆釉娨煌谀凶拥臉藴剩x取女子詩重視其性靈,可見作者見地。關于性靈說,其是中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和評論的主張,清初錢謙益推崇女詩人的天性自然,“直以巾幗愧競陵也”,倡導真性情。清代的袁枚亦是一大代表。他以反復古、反教化與主性靈著稱于乾隆詩壇。袁枚的性靈說中的“性靈”一詞最早源頭是《文心雕龍》,性靈說由真情論、詩才論、個性論三方面組成。袁枚在其《隨園詩話》中提到“詩者,人之性情也”。他還一反“閨閣不宜為詩”的觀點,倡導女子作詩。因為性靈說宣傳自由自在地抒發(fā)感情,反對堆砌典故,特別適合女子的才情與審美情趣。那么棣華園主人關于女子為詩的觀點與袁枚的性靈說有相似之處。
(三)《閨秀詩評》中的詩歌作品
(1)《閨秀詩評》中詩歌風格
書中所載女子詩因生活閱歷不同,所呈現(xiàn)的詩風也不盡相同。其中憶別、詠鏡詩最多。憶別多與詠月相關。如選錄固安鄭淑娥句:“書屏銀燭冷無輝,蓮漏遲遲聽已微。不敢庭前看涼月,一聲孤雁正南飛”此為不敢看者,“海寧楊德貞“倦為依群自穩(wěn)眠,閑花交影亦爭研。華年半矣歸離別,又回他鄉(xiāng)看月圓”。此說人看者。鉛山袁侶成婦錢畹香“一絲情緒兩心知,料得霄來亦睡遲。恨不飛身入明月,看郎看月夜深時”此不能看人看者。作者評“看”字俱妙。品評有其獨到處。如“同一離別也,有三境焉。少年科名得意,一笑出門,彼此生歡喜心,此境之樂者,一也。恩好方濃,饑寒遽至,謀生無計,迫于不得已而行,此境之苦者,二也。其下則勢利之徒,貪癡無已,行裝一出,動輒數(shù)年,彼其閨中人豈無盡云鬟玉臂、顧影自憐者,而似水流年徒傷凄,獨此境之苦者,三也?!睂⒆约旱囊娊馀c看法融入其中,可見其意趣。
(2)溫柔敦厚的詩學觀念
文中所選錄的閨秀詩展現(xiàn)著一種溫柔敦厚的詩學觀念?!对娊?jīng)》、《楚辭》可作為女性文學的源頭,傳統(tǒng)的閨范用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具有了道德教化的色彩,詩歌風格多于女性風格。棣華園主人在品評閨秀詩時所用詞語可見一斑,如文中記載西安顧玉英《小蓬萊吟草》,后評“端莊秀麗,詩如其人”,又,評梧州陳韻和妻“詩才清麗”。文中“秀麗”“婉麗”等詞語隨處可見。從評語以及閨秀所作詩詞當中這些溫婉清麗詞語的使用也可看出女性詩的本質(zhì)。
(3)女性生活與心靈的反映
唐代杜甫的詩歌反映民生疾苦,如三吏三別,其詩也被稱為“詩史”。而清代閨秀詩歌也可以看作是女性文學發(fā)展的一個縮影以及社會逐漸對女性地位的認可與看法的改變。這里所謂的縮影即可看作是記錄女性的生活史、心靈史。在生活方面主要涉及閨秀來往生活軌跡,交友范圍以及不同地位女性的限制范圍。至于女性心靈史,多是女子閨閣之思。但因此《閨秀詩評》的作者為男性,大多揣度女子意,對于女性心理并不能完全知曉,也即無法體會女性細膩的思想感情。
棣華園主人的《閨秀詩評》通過對女性詩作的品評,既挖掘了其中的文學價值,又彰顯了自己的文學觀念,其中新與舊的體現(xiàn)也可以看作當時主流思想的發(fā)展。通過男性對女性詩作的評價,說明女性的境界風格也逐漸得到男性的尊重。作為清代閨秀詩話中的一部,保存了清代女性文學創(chuàng)作的歷史資料,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史不可或缺的文獻,是一筆寶貴的文學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