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旭
鼴鼠的單身公寓
《伊索寓言》里有一則關(guān)于鼴鼠的小故事。鼴鼠的眼睛是瞎的,可有只小鼴鼠卻對媽媽說它能看見。為了驗證它的話,媽媽便拿了香噴噴的谷粒放在它面前,問它是什么。小鼴鼠說:“是小石頭?!眿寢岓@呼:“啊,可憐的孩子,您不但眼睛看不見,連鼻子也沒用了!”
現(xiàn)實中,鼴鼠的視覺的確退化了,但它可靠敏銳的嗅覺來辨別事物。這些改變其實是為了適應地下生活。
胖乎乎的鼴鼠又名地皮子、反耳瓜子和蛤蛤,統(tǒng)指鼴鼠科的小型哺乳動物。其外形似老鼠,體長約10厘米。鼴鼠通常獨居,所以您一般只能在一個鼴鼠洞穴里找到一只成年鼴鼠。它們白天在地洞里睡大覺,夜冪降臨之后才出來捕食昆蟲,有時也偷偷地吃農(nóng)作物的根。
雖然園丁和農(nóng)民都很不喜歡這些破壞植物根系的小家伙,但它們其實在土壤供氧、排水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們是挖洞小能手!鼴鼠的前腿發(fā)達,腳掌大,趾上有利爪,像兩只鏟子,非常適合快速挖洞。事實上,它的拉丁學名就是“掘土”的意思。
鼴鼠成年之后,小小的眼睛深陷皮膚之下,視力完全退化。為了彌補視力的不足,鼴鼠演化出了超級敏銳的鼻子。有科學家證實,它的嗅覺具有立體空間感——能通過氣味,非常準確地檢測到食物的具體位置。
甚至連鼴鼠的血紅細胞也是為穴居生活而特別設計的——含有特殊的血紅蛋白,使鼴鼠能在低氧、高二氧化碳環(huán)境中生活。
邋遢的狐貍窩
文學作品中,有不少狐貍與書生夜半相遇花園的橋段。這樣的場景倒也不是完全虛構(gòu)的,狐貍確實能出入人類活動的場所。因為它們很聰明,即使在人類的地盤兒上,也能找到挖洞安家的機會。
即使是生活在城市的狐貍,交配季節(jié)到來的時候也需要找個地方挖洞。狐貍窩一般只有2個房間:一間是小狐貍的避風港,狐貍媽媽會在這里喂養(yǎng)和保護新生的它們;另一間是儲藏室,存放狐貍爸爸帶回的食物。
野外的狐貍通常把洞挖在山坡、山谷、懸崖、河岸等方便排水的地方。當然,如果恰好遇到了其他動物廢棄的洞穴,它們也會毫不客氣地占領。
城市里的狐貍大多把窩設在了花園、肥堆、車庫或者工棚的地下。您也許幻想過能在花園遇見一只可愛的狐貍吧,不過您最好不要太靠近它們。因為狐貍失去對人類的恐懼之后,可能會經(jīng)常偷偷溜進您家,把您家里弄得一團糟。
您可不要低估狐貍的破壞力!英國丹森公園里就有一群狐貍把洞挖到了大壩附近,專家認為這些洞的深度會對大壩造成一定損害,并釀成洪災。這群倒霉的狐貍因此被判了“死刑”。
獾的豪華宮殿
獾的家是動物王國最豪華的地下建筑。它們的地下宮殿代代相傳,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可以容納很多家庭。
獾是鼬科的一種體型肥壯的動物,成年后體長約65厘米。獾身披灰色長毛,臉上長著鼬科動物標志性的條紋。它們的腿短而強壯,腳趾上長著長長的爪子,幫助它們輕輕松松地鏟土。而敏銳的嗅覺,靈活的肌肉、發(fā)達的嘴,則能幫助它們拱食土里的植物根莖,以及捕食蚯蚓、青蛙、老鼠等動物。
獾不止是挖洞專家,還是整理內(nèi)務的高手。不過想到它們的地下宮殿如此復雜,傳承如此久遠,獾能成為家務專家也就沒什么好奇怪的了。獾有潔癖,執(zhí)著于保持家里干凈、整潔:定期打掃臥室,換上新鮮的草;在洞外挖公共廁所,并確保沒有獾會在家里排泄。
有些懶狐貍不想自己挖洞、整理房間,就會住到獾家里去。別看這倆是競爭對手,它們通常是會互相容忍的,因為這種合作關(guān)系對雙方都有利:獾享用狐貍留下食物殘渣,狐貍則享受獾提供的舒適房間和清潔服務。
水鼠的逃生通道
水鼠長得很像老鼠,也經(jīng)常被誤認為是老鼠,但它們其實屬于嚙齒動物的另一個科——田鼠科。這種可憐兮兮的小家伙只有短短五個月的壽命,卻有一堆厲害的天敵,比如貓、狐貍、老鷹、貓頭鷹、黃鼠狼和水貂,在等著吃它。
生活里危機四伏,水鼠不得不挖掘地下通道,作為藏身之所。它們通常把家安在河流、池塘或小溪之畔,因為它們是游泳天才,可以從水里進入地道。如果它們在享用美味的水草時,不小心被天敵盯上了,便會迅速從水下遁回洞里。
這個舒適的避風港能躲過大多數(shù)天敵。然而,有一種動物是例外,那就是美洲水貂。它們的行動敏捷,身材苗條,能追上逃走的水鼠,并緊隨其后鉆進洞里,來個“甕中捉鼠”!
因為美洲水貂的入侵,歐洲的水鼠數(shù)量銳減,是英國目前數(shù)量下降最快的哺乳動物。
野兔的大雜院
野兔會挖許多洞,來躲避天敵和保護幼崽,所以成語里有“狡兔三窟”一說。
野兔以其強大的繁殖力著稱。但為了保護這些光溜溜的還沒睜眼的兔寶寶,攻擊力不強的兔媽媽只好借助錯綜復雜的地洞。這樣的洞穴網(wǎng)絡就像是大雜院,覆蓋范圍可能有幾個足球場那么大。每個大雜院可以居住20~50只活潑可愛的野兔。
大雜院里有很多房間,由迷宮般的隧道連通彼此。野兔群居是為了獲得更高的逃生幾率:有更多的耳朵、鼻子和眼睛,來監(jiān)視俯沖而下的貓頭鷹和躲在暗處的狐貍。如果有一只野兔在地上發(fā)現(xiàn)了捕食者,它會用后腿猛烈地敲打地面,把敵情傳回地下。地下的野兔感受到震動之后便會迅速地躲入更深的洞穴。
而且,即使被捕食者追到了老巢,數(shù)量龐大的野兔會一起守護家園,抵御捕食者,并保護窩里睡著的小野兔。
家兔也保留了挖洞的本領,所以您可以為膽小的寵物兔準備一個特殊的挖掘區(qū)(泥土、沙子和木屑都可以),這會讓它們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