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李唯睿
姜仕坤:倒在脫貧攻堅路上的縣委書記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李唯睿
“年份英雄”發(fā)布詞
他是縣長、縣委書記,更始終是奉獻的公仆,人民的好兒子。他倒在了戰(zhàn)窮斗困途中,卻把一個初步成型的“晴隆模式”留給了全縣人民。“只要信仰在、精神在,什么樣的困難都能克服,什么樣的奇跡都能創(chuàng)造。”他以不朽忠魂,詮釋了“赤誠為民”的核心要義。
貴州“年份英雄”獲得者——姜仕坤。(當代貴州圖片庫供圖)
“姜仕坤書記的事跡深深感染了我,他孜孜不倦地為脫貧攻堅做貢獻,我們年輕一輩黨員更應(yīng)該堅定信仰和理想?!痹凇百F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發(fā)布儀式上,修文縣龍場鎮(zhèn)副鎮(zhèn)長王婭備受鼓舞。
“脫貧攻堅輸不起,決不能?。 边@是姜仕坤生前常說的一句話。晴隆石漠化嚴重,土地貧瘠缺水,地形山高谷深,多年以來,如何帶領(lǐng)群眾在這窮山溝里脫貧致富,一直讓當?shù)馗刹恳换I莫展。
2010年的春天,姜仕坤來到晴隆,從縣長到縣委書記,這位從大山里成長起來的黨的干部,以務(wù)實勤政的作風(fēng),農(nóng)民兒子的本色,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用真情與智慧帶領(lǐng)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六年后的2016年4月,同樣是春天,姜仕坤因積勞成疾,心臟病突發(fā),倒在了出差途中,年僅46歲。
六年里,姜仕坤的足跡踏遍了晴隆的山山水水,在坡坎溝渠,在田間地頭,經(jīng)常能看到一個高瘦的身影。他常常在深夜一兩點還在開會、給相關(guān)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他每天可以晚睡,也可以少睡,但清晨必須早起,因為每天都有一大堆事堆在他面前。
晴隆人用十年時間證明了種草養(yǎng)羊的正確,而姜仕坤的到來,則讓“晴隆模式”實現(xiàn)了升級,他以近乎癡迷的工作態(tài)度,使自己從門外漢變成了“羊?qū)<摇薄=死ぶ?,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只有改造生態(tài)環(huán)境,依靠種草養(yǎng)羊,同步發(fā)展“茶果、蔬、煙、薏”特色產(chǎn)業(yè),才能帶領(lǐng)大家脫貧致富。
姜仕坤曾擲地有聲地說:“我們承認落后,但不甘落后。”他拿起圖紙,挽起褲腿,走遍縣城每一寸土地。哪里有房子、哪里拆遷、哪里修路他都一一過問。五年時間,縣城面貌煥然一新,晴隆人民無不感嘆,如今的晴隆終于有了縣城的樣子。
然而,姜仕坤并沒有演奏完這激蕩人心的進行曲,倒在了脫貧攻堅的征途中。大家都說姜書記太累了,就算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伴隨他的依然是繁忙的工作。他倒在了脫貧攻堅戰(zhàn)沖鋒號吹響的春天,他的身后是晴隆縣城干凈整潔的瀝青路,是晴隆亮麗的“二十四道拐”,是被人稱贊的“晴隆模式”。
姜仕坤用不長的人生年輪,砌筑出共產(chǎn)黨人拼搏堅守、不懈奮斗的精神標桿。
(責任編輯 / 顧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