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李天一 編輯: 鐘碩嘉 美編: 劉夢璽
技術櫥窗
翻譯: 李天一 編輯: 鐘碩嘉 美編: 劉夢璽
科技一點不枯燥
如
果你已經讀過本期關于封面圖片的文章了,那么你應該對如何控制照片景深有一定的了解,也一定意識到了盡可能讓圖片從前景到背景都非常清晰的重要性。有經驗的風光攝影師通常會通過超焦距對焦的方法來調整景深的范圍,并盡可能地讓圖片清晰。超焦距這個名詞聽起來有點科幻,似乎還有點難以操作,但實際上超焦距對焦屬于很基本的對焦技術,操作起來也不是很難。
在風光攝影中,老一輩的攝影師總會根據(jù)經驗將焦點放在場景的前三分之一處。因為在傳統(tǒng)的攝影理論中,焦點前占整個景深范圍的三分之一,而焦點后方則有三分之二。超焦距對焦就是在此基礎上添加了更多的精確性和可操作性:通過調整景深的范圍和焦點的位置,最大程度地拓展景深。
想要確定超焦距時準確的對焦距離需要一定的計算。根據(jù)相機畫幅、鏡頭和光圈的不同也會有所區(qū)別。不過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平臺上有很多優(yōu)秀的景深計算器,能夠幫助攝影者解決這些繁雜的計算題。
在進行超焦距對焦時,首先要將鏡頭切換到手動對焦模式,然后按照計算器上給出的對焦距離進行對焦,如果是帶有對焦窗的鏡頭就更方便操作了?,F(xiàn)在鏡頭因為自動對焦技術的發(fā)展慢慢地簡化了對焦距離窗以及景深標尺,雖然沒有膠片時代那么準確,但是大概估算焦點是沒有問題的。另外,你還可以使用卷尺或者激光測距儀器測量距離。這樣雖然不是很方便,但是結果更精確。有經驗的風光攝影師會在特定的場景中,選擇合適的光圈值,進行超焦距對焦能夠提升畫面的清晰度以及細節(jié)表現(xiàn)力。
老一輩攝影師會根據(jù)經驗對焦在場景的前三分之一處。
有一點需要注意,因為在測光和自動對焦時相機使用的都是鏡頭的最大光圈(根據(jù)鏡頭),所以通過取景器進行超焦距對焦是無法看到正確的景深效果的。這時你就需要使用到相機的景深預覽功能了。一般鏡頭卡口邊上的某個按鍵具有這項功能,你也可以自定義設置為其他鍵位。通過這個功能,你能夠預覽以當前光圈拍攝的話能夠得到怎樣的景深效果。事實上,此時使用相機的實時取景功能進行拍攝會更加方便,除了實時檢視景深的效果,你還可以放大畫面的某一部分來檢查當中的細節(jié)。
超焦距對焦并非完美,不過使用這種方法在常規(guī)情況下提升畫面的清晰度是非常高效的。
通過剛才的介紹你應該已經對超焦距對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大多數(shù)攝影技法一樣,超焦距對焦最終的目的還是服務畫面本身,所以我們建議攝影者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光線和構圖上。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鏡頭上的距離標尺并不一定會十分好用,比如:有些鏡頭的對焦范圍并不精細(對焦環(huán)上從最近對焦距離到無限遠的距離非常短)。
使用這樣的鏡頭進行超焦距對焦時,攝影者并不能達到很精確的效果。此時你可以將鏡頭的對焦標尺設定到一個大概的對焦距離上,然后使用實時取景和景深預覽功能進行進一步的微調,放大畫面,檢視對焦點是否足夠清晰。以下是一些超焦距對焦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超焦距只是一種拍攝的技巧,最終的關注點還是應該落在畫面本身。
超焦距對焦需要了解的...
使用手動對焦模式
首先,將鏡頭上的對焦開關切換到MF(也可通過機身上設置)。在超焦距對焦時你需要準確地控制焦點,如果使用自動對焦的話相機會不斷地改變焦點的位置。
使用超焦距的計算APP
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上有很多優(yōu)秀的對焦距離計算App,比如圖中的Hyperfocal,只要選好相機型號,輸入焦距,光圈等數(shù)值就能計算出超焦距距離。
使用合適的ISO
在使用較小的光圈值拍攝時,快門速度也會相應下降。為了避免手抖以及其他震動造成畫面模糊,請在必要的時候提高ISO,以提高快門速度。
不要忘記檢查景深
按下景深預覽按鈕能夠檢視當前光圈值下景深的范圍。不過光圈越小取景器中的畫面也會越暗。因此我們建議使用實時取景功能,這樣能夠更精確地查看畫面細節(jié)。
不要在對焦后變焦
在使用變焦鏡頭時要格外注意,變焦鏡頭在改變焦距后,焦點位置也會隨之改變,所以在開始對焦之前請確認構圖和使用的焦距??梢允褂靡恍╃R頭上的對焦鎖防止誤操作。
不要因小失大
為了保證畫面的清晰度,除了使用超焦距方法對焦,在細節(jié)上也應注意避免震動對畫面造成影響:比如使用三腳架,將相機設置為反光板預升模式,使用快門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