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以來,周期和消費一直處于“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情況,近日,周期股熱度逐漸退去,消費類股票再次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眾所周知,周期類股票多出現(xiàn)在傳統(tǒng)行業(yè),其行情表面看是產品漲價邏輯,但實質上是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背景下利潤創(chuàng)造效應與利潤分配效應驅動。目前看來,供給側改革成效已現(xiàn),周期品彈性開始收斂。
與此同時,臨近中國傳統(tǒng)節(jié)假日國慶、中秋,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類行業(yè)在市場高度預期下再次走強,貴州茅臺股價連創(chuàng)新高,9月29日新歷史最高點為525.88元,洋河股份股價突破百元;家電類股票也展開了一小波反彈。
然而對于即將到來的四季度,投資者又該采取怎樣的策略應對?本期的封面文章篩選了部分熱點行業(yè)的研報以饗讀者。
從宏觀層面來看,國金證券認為,當前投資者偏樂觀的預期基于三大因子,一是對央行持充分相信態(tài)度,二是對企業(yè)盈利偏樂觀的預期,三是對十九大行情的憧憬,上述三大樂觀因子的邊際變化,且伴隨著十九大會議勝利召開,預計A股市場將步入“減量博弈”市場,“上證綜指”或將回落至3200點附近。(詳見第8頁《“增量行情”切換至“減量博弈”》)
而愛建證券預計市場的驅動力更多的來自市場本身,未來的投資思路仍是需要以安全為首要原則,在以價值為基礎上穩(wěn)中求進,適當參與主題性的投資。(詳見第10頁《四季度市場維持震蕩格局》)
具體到細分行業(yè),中國銀河認為四季度需求端仍將緩慢下滑,因為最重要的固定資產投資8月單月增速降至3.8%,累計增速降至8%以下,四季度預計仍在8%以下。另一方面,8月基建投資單月增速降至11.4%,創(chuàng)今年最低水平,四季度在前三季度經濟超預期、財政赤字率、地方政府融資約束、PPP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基建投資增速沒有必要也缺乏融資條件回到18%以上的高位。因此,四季度市場將面臨一定變數(shù),重點推薦業(yè)績穩(wěn)定、安全邊際高、品牌溢價能力較強、存在估值切換行情的白馬消費龍頭及大金融板塊。(詳見第11頁《回歸白馬消費與大金融》)
此外,本刊選取了強周期代表鋼鐵、化工行業(yè)的券商觀點。天風證券表示,雖然目前行業(yè)板塊出現(xiàn)調整的情況,但仍然堅信產能利用率不會下降,行業(yè)主體邏輯沒破壞,回調仍然是投資機會。(詳見第12頁《鋼鐵:回調即為機會》)
與此同時,化工行業(yè)今年以來關注度也不可小覷,上海證券提出,受益于供需結構改善及環(huán)保督查持續(xù)深化,化工部分細分行業(yè)景氣度將持續(xù)高位。(詳見第12頁《化工:布局真復蘇+真成長》)
除了上述提到的白馬消費類、強周期類,還有近年來快速成長的新能源汽車。國信證券稱,隨著一系列“騙補”及目錄調整事件的影響得以充分緩沖,各月銷量穩(wěn)中有進,1-8月新能源汽車產量32.3萬輛,同比增長36.2%,車市年底效應臨近,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詳見第13頁《新能源汽車:多重利好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