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明
摘 要:《新型玻璃》是小學五年級上冊的內容,也是一篇說明文。除了教學知識外,有必要給學生講一講有關說明文的知識。最主要的還是讓學生借鑒課文,模仿課文的結構來寫文章。
關鍵詞:小學語文;人教版;新型玻璃;說明文
《新型玻璃》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科普說明文,本篇文章分別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點與作用。教師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教學:初讀,初步感知內容;細讀,品味文章詞句;熟讀,嘗試仿寫文章。接下來,我就結合這三個方面具體分析一下。
一、初讀,初步感知內容
《新型玻璃》一文一共有六個自然段,對五年級學生而言,文章篇幅較長。第一遍閱讀文章,不要求學生全部了解課文內容,但是至少應當初步感知大意,明確課文圍繞哪一說明對象展開。
小學生閱讀速度慢,花費課堂時間初讀課文是不實際的。教師應當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并請學生帶著問題初讀文章。學生一邊預習課文,一邊思考如下問題:(1)文章標題為什么要在玻璃前面加上“新型”二字,這有什么含義?(2)課文一共介紹了幾種新型玻璃,用記號筆將新型玻璃名稱劃出來。(3)每一種新型玻璃各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用記號筆在描寫新型玻璃特點和作用的語句下做標注。
初步閱讀,學生不一定能全部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教師應當通過問題設計,促使學生形成初步認識,為深入探析課文奠定基礎。檢查預習情況時,教師可以抽取學生朗讀課文,然后輪流陳述這幾個問題的答案,以了解學生課文感知情況。
二、細讀,品味文章詞句
課文第1~5自然段分別說明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點與作用,第6自然段論述了新型玻璃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前5個自然段之間是并列關系,它們與第6自然段構成分總關系。這種結構安排,使得文章重點突出、條分縷析。正式教學時,教師應當巧妙利用文章結構,引導學生逐句逐段品味詞句,從而深入理解說明文結構和說明方法。
由于第1~5自然段之間是并列關系,因此前面5個自然段都是先說明新型玻璃的特點,再說明它的用途。教師細致分析第1自然段的基礎上,應當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分析后面幾個自然段,以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第1自然段圍繞兩個問題講解:(1)夾絲網防盜玻璃有什么特點和作用?找出相關語句。(2)課文是怎樣說明這種特點的?第2~5自然段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jù)這兩個問題,對照進行分析。1~5自然段依次分析完畢,教師再引導學生理解第6自然段的含義。這樣,說明文結構和說明方法、文章內容學生就全部掌握了。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能力也進一步提高,將會使他們在今后的語文學習活動中受益終生。
三、熟讀,嘗試仿寫文章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仿寫文章是鞏固課文內容最有效的方法。教師應當在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隨堂寫作,從而更好地掌握說明文結構和說明知識與方法。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寫作經驗,但是說明文對他們而言尚屬于一種新文體,遠不如記敘文熟悉,因此開展寫作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鑒于此,實施寫作訓練之前,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寫作狀態(tài)。
例如,以“廚房用具”為說明文對象,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1)假如你是一名售貨員,現(xiàn)在有顧客需要購買廚房用具,請問你如何一一介紹商店內的貨品?學生可以自由上臺,以兩兩一組形式進行情景劇表演。(2)假如你是任意一種廚房用具(菜刀、水果刀、砧板、電飯煲、高壓鍋等),請做自我介紹,自我推銷。角色扮演的學生需要介紹廚房用具有哪些,每一種廚房用具的特點和作用分別是什么,這一介紹過程實則等同于說明過程。只要介紹得當,就不愁寫作時無話可說、無話可寫。為了進一步增強情境教學效果,每當小組上臺表演時,其余學生可以認真觀摩,并給小組打分,評價“售貨員”的解說是否讓顧客滿意,是否清晰準確。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增強了知識記憶效果,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了寫作興趣,為寫作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情景表演結束后,學生正式開始寫作。寫作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表演內容,列出寫作提綱,以明確寫作思路。提綱內容包括:剛剛同學們一共介紹了幾種廚房用具?你最熟悉的用具是哪幾種?同學們是怎樣對這幾種用具進行介紹的?這篇文章分為幾個段落?你會使用哪幾種說明方法?如上問題一一明確之后,學生寫作就不會結構紊亂、毫無重點了。
說明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讀懂文章,還要讓學生掌握說明方法,了解說明文語言嚴謹精確的特點,提高說明文寫作能力。以上是我結合五年級語文《新型玻璃》一課,就說明文教學提出的幾點建議和看法,希望諸位語文教育工作者可以提出寶貴意見,共同促進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作文教學研究,2009,7(5):123-124.
[2]姚婷.有效的教學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3,10(3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