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耕海牧漁 南海揚帆

    2017-08-04 06:13:39壽佳琦
    文物天地 2017年6期
    關鍵詞:石塘木片航行

    壽佳琦

    《更路簿》是歷史上我國海南、廣東沿海漁民在南海長期作業(yè)的航程記錄和航行指南。據(jù)漁民傳說是明代“三寶公”時流傳下來。出海時漁船必備一本,由船長或火長秘藏備用。在流傳過程中,《更路簿》經過了漁民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的傳抄、修正、補充,內容各有增刪和修訂。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存的各種清代《更路簿》抄本已達十余種。

    本文所述《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圖一)是2011年8月,海南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在瓊海市征集購得。更路簿封面墨書“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全簿為線裝抄本冊子,現(xiàn)存16頁(含封面、封底),部分冊頁殘缺。冊頁采用朱色印刷,雙魚尾(順),版心白口,空白處印有吉語“一本萬利”和“丄”、“英興造”。全冊以毛筆墨書,字體為行書,繁體豎排(圖二)。簿身長約21厘米,寬14.2厘米,重約330克。在冊頁中還夾有一枚二十四等分羅盤圖式(圖三)。該圖式以手工繪制在圓形硬紙板上。根據(jù)制版、裝訂、紙張可推斷此簿為清末線裝抄本,原用途應為帳簿。

    南海諸島所處區(qū)域屬于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每年5月到9月盛行西南季風,11月至次年的3月盛行東北季風。在帆船時代,海南漁民熟練掌握了季風的規(guī)律,選擇東北風順風而下,赴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從事漁業(yè)活動。漁民取東北季風的“東”向,稱先到的西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為“東?!保挥秩|北季風的“北”向,稱后到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為“北海”。

    《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由三部分組成,共記更路260條,其中:1.“東海更路”42條(圖四);2.“又東海更路”49條;3.“北海更路”169條(圖五)。每一條更路都包括三個基本內容,即航行的始發(fā)地和目的地的地名、航行時所遵循的針位和航行的更數(shù)。

    一、《更路簿》所載針位

    宋咸淳十年(1274)的《夢粱錄》載“且論舶商之船,自入海門,便是海洋,茫無畔岸,其勢誠險,蓋神龍怪蜃之所宅。風雨晦冥時,唯憑針盤而行,及火長掌之,毫厘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系也。”最晚至宋代,羅盤已為中國商船所廣泛使用。其所用針位是按二十四等分羅盤方位來讀出方向。即按圓周將羅盤分為24等分,每等分15度,用四維、八干支來定向。北方稱子,南方稱午,北南線為子午針;東為卯,西為酉,東西線為卯酉針。其排列見二十四等分羅盤圖式。《更路簿》所載針位主要分為單針、縫針、對針、兼線針等。

    據(jù)《東西洋考》“舟師考”的記載:“或單用,或指兩間,憑其所向,蕩舟以行?!彼^的“單用”即為“單針”;“指兩間”亦稱為“縫針”。單針如單丁、單午之類,縫針如丁午、丙午之類。單丁為今195度。單午為今180度。縫針則為丁午之間變化、丙午之間變化之類。

    對針是指羅盤中直徑兩端相對的兩個方位,如“子”與“午”相對??p針也可以相對,如“壬亥”與“丙巳”互為對針?!陡凡尽分写罅渴褂脤︶樀谋硎?。在實際帆船航行中,兩地之間的航路受風向、海流等因素的影響,來向的針路和去向的針路并非完全重合。只有往返航路基本重合,才能以對針來表述。

    兼線針即以單針為基準方向,在一個方位字所占字格內,單針兩側各加4線,1線代表1.5°。

    二、《更路簿》中“更”的含義

    “更”在中國古代航海記錄上一直是一個重要名詞,同針位、航行標志物和星象共同構成古代航行的要素。根據(jù)《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解釋:“更:夜里的計時單位,一夜為五更,每更約二小時”。這里“更”毫無疑問應為計時單位,但在古代航海文獻中則有“夜五更,晝五更”、“更者,每一晝夜分為十更,以焚香支數(shù)為度”的記載。

    在《更路簿》的研究中對于“更”是一個什么單位?古人如何以“更”引航?每更多少距離?眾多學者都給出了各種解釋。綜合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更”是中國古代航海上計里程的單位;

    2、“更”是船舶航速的計算單元;

    3、“一晝夜分為十更”,每更航程60里。

    筆者在對《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的研讀中認為,可參考現(xiàn)代航海圖中標記船舶航線的方法來理解“更路”。即在已知始發(fā)點和航行方向的情況下(忽略海流和風向對船只的影響),一定要得知航行里程才能標明目的地。因此可確定《更路簿》所記“更數(shù)”代表的含義是航行里程。

    在船只航行中,船員僅知道航行里程是無法判斷船只所處位置的,要行駛到目的地,一定要采用某種方法確定船速和航行時間。對此史籍中記載頗多:

    《臺海使槎錄》載:“船在大洋,風潮有順逆,行駛有遲速,水程難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人從船首速行至尾,木片與人齊至,則更數(shù)方準。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則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則為過更,皆不合更也?!?/p>

    《水師輯要·洋船更數(shù)說》載:“持木片一塊,在船頭放于海中,人即疾趨至船尾,其木片亦即并流至船尾者,此其氣力相稱,即可隨漏以計更矣?!?/p>

    《海防纂要》載:“更者每一晝夜分為十更,以焚香枝數(shù)為度,以木片投海中,人從船面行,驗風迅緩,定更多寡,可知船至某山洋界。”

    《兩種海道針經》載:“凡行船先看風汛急慢,流水順逆??擅髌浞ǎ瑒t將片柴從船頭丟下與人齊到船尾,可準更數(shù);凡行船先看風汛順逆。將片柴丟下水,人走船尾,此柴片齊到,為之上更,方可為準?!?/p>

    《江南經略》載:“船在大洋,風潮有順逆,行使有遲速,水程難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令人從船首速行至尾,視木片至何處,以驗風之大小,以定此風此潮。如何方為一更?必須木片與人行不差,而后所謂一更者方準。人行至船尾矣,而木片方至船腰,則香雖焚至某處,尚是半更;或流過船腰,則斷其為大半更;或舟行如飛,其風或逆,亦用此法驗船退程多寡,而后復進。故行幾更,船至某山地界,皆可以坐而知?!?/p>

    以上史籍皆記載了一種“木片測速法”。木片浮在水面上相對于海流來說可以看作是靜止不動的,由疾趨的人作為參照可以得出船只對于海流的相對船速?,F(xiàn)在這種方法已經絕跡。但在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荷蘭人設計采用過一種同“木片測速法”同樣原理的航程計,英文名稱為“Chip Log”,直譯為木片。這種航程計由木板、繩軸、沙漏所組成,結構非常簡單,繩軸上等距打節(jié),繩距除以沙漏時間,則得出相對船速(圖六)。它同我國史籍所載“木片測速法”是否有關系已不可考,但從中亦可窺得一二史籍中所載“定更”之法。

    關于每“更”的里程,一般認為是60里,但因為風向和海流等因素,實際上說法不一,也有一更合10海里,一更合50里,一更合40里等說法?!多嵑秃D》中每“更”代表的里程一般小于60里。

    《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是海南漁民在長期航海實踐過程中,根據(jù)經驗和記憶記錄下的關于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航海針經書,是中國漁民最早開展和經營南海諸島的直接歷史證據(jù)之一。其內容基本都是以海南方言的形式記錄的,其中最能體現(xiàn)漁民文化和地方性知識的是其中對于南海諸島礁的命名。其中關于西沙、南沙諸島礁的不同地名就有90多個,幾乎涵蓋當前西沙、南沙群島的全部地理范圍,這些地名具體而又形象,同海南漁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息息相關。這些地名俗稱不僅很多保留在我國政府的官方名稱中,而且還有一些被外國航海者使用。例如英國海軍在1868年編輯出版的《中國海指南》(China Sea Directory)中使用的Sin Cowe(秤鉤)、Namyit (南乙)、Subi(丑未)、Passu Keak(白峙仔)等名稱就是根據(jù)漁民俗稱音譯過去的,這無疑更加有力地證明了南海諸島是中國漁民最早命名和開發(fā)的。

    附《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原文:

    (一) “東海更路”共 42條

    1.自大潭駛往東海用乾巽一線辰戌駛到一日一夜轉回巳亥有十五更收七連峙。

    2.自三峙過干豆南風用甲庚卯酉北風用□□□□□□更遠向西駛收。

    3.自三峙下石塘用艮坤寅申平三更向西南□□。

    4.自三峙下二圈用癸丁丑未二更半向西南駛收。

    5.自三峙下三圈用子午壬丙巳亥四更向南駛收。

    6.自三圈下石塘用乾巽辰戌向西北五更駛收。

    7.自三圈下白峙仔南風用甲庚卯酉北風用乙辛卯酉三更向西駛收。

    8.自三圈下二圈用乾巽辰戌二更半向西北駛收。

    9.自二圈上三圈用辰戌二更半向東南駛收。

    10.自石塘上貓興用甲庚卯酉四更向東駛收。

    11.自四江門駛往大壙用壬丙巳亥乾巽駛過頭一更□□駛收。

    12.自石塘往干豆用子午壬丙巳亥三更半向北□□。

    13.自石塘往貓注用寅申三更半向東北駛收。

    14.自貓注上貓興南風用乾巽辰戌北風用乙辛辰戌一更向東南駛收。

    15.自貓興往三圈用癸丁三更向西南駛收。

    16.自貓注往三圈用子午壬丙巳亥四更向西南駛收。

    17.自二圈往干豆用乾巽四更向西北駛收。

    18.自二圈下白峙仔用艮坤丑未一更向西南駛收。

    19.自大圈下白峙仔頭上用子午門上用壬丙一更向南□□。

    20.自白峙仔上三圈南風用卯酉加一線乙辛三更向東駛□。

    21.自二圈上七連用丑未加二線艮坤二更半向東北駛收。

    22.自三腳峙仔下圈仔用卯酉南風用甲庚北風用乙辛二邊。相見向西駛收。

    23.自三腳大峙在西四江在東甲庚卯酉相對。

    24.自白峙仔下半路用寅申三更向西南駛收。

    25.自大圈下半路南邊門上駛艮坤丑未三更向西南駛收。

    26.自尾峙下半路用癸丁加一線子午二更向南駛收。

    27.自三圈下半路用甲庚寅申六更向西南駛收。

    28.自半路往干豆用癸丁五更半向東北駛收。

    29.自大圈頭上往三圈南風用辰戌三更向東南駛□。

    30.自老粗大門駛出四江門用乾巽辰戌二更向□□□□□相對。

    31.自三腳門上駛往銀峙用子午壬丙平向北駛二邊相見。

    32.自貓注往干豆用辰戌一線乙辛三更向西北駛收。

    33.自三峙往貓注子午相對向南駛收。

    34.自紅草門上貓興用乙辛一更半向東南駛收。

    35.自四江門往貓興用甲庚四更半收。

    36.自石塘往大圈用乾巽一更收。

    37.自干豆往石塘用巳亥二更收。

    38.自貓注往二圈用丁未二更半收。

    39.自船坎尾往干豆用乙辛加卯酉三更收。

    40.自紅草往石塘用寅申三更收。

    41.自二圈往石塘用乾巽一更收。

    42.自二圈往大圈用寅申一更收。

    (二) “又東海更路”共49條

    1.自豐路峙仔去外羅用寅申十五更遠向西南。

    2.自紅草門去雙帆用乾巽二更向東南。

    3.自紅草門上去貓興用乙辛二更遠向東南。

    4.自白峙仔三圈用乙辛更。

    5.自二圈上貓興用甲庚三更遠向東北。

    6.自三峙下干豆用寅申過尾轉回乙辛三更。

    7.自干豆頭去大潭門壬丙七更轉回巳亥五更收。

    8.自干豆尾去大潭門子午八更轉回壬丙四更收。

    9.自貓興去大潭門乾巽庚十六更半收。

    10.自三峙去大潭門乾巽巳亥平十五更收。

    11.自大圈北門出三腳子午庚。

    12.自四江門去大圈駛乾巽過頭更收北風駛。

    13.自二圈下大圈用寅申一更到頭北風駛。

    14.自白峙仔過大圈頭用丁未平一更半南風。

    15.大潭與七連乾巽巳亥對。

    16.大潭與干豆壬丙巳亥對。

    17.干豆與石塘壬丙巳亥對。

    18.七連與干豆乙辛卯酉甲庚對。

    19.七連與石塘艮坤對。

    20.貓注與二圈丑未對。

    21.貓注與三圈午丙己對。

    22.貓注與四江寅申對。

    23.貓注與貓興辰戌乙辛對。

    24.紅草與貓興乾巽辰戌對。

    25.貓注與船岸尾乾巽辰戌對。

    26.貓注與□□□□卯酉對。

    27.貓興與□□□□卯酉對。

    28.貓興與二圈寅申對。

    29.貓興與三圈癸丁對。

    30.三圈與二圈乾巽辰戌對。

    31.三圈與大圈乙辛對。

    32.三圈與白峙仔卯酉對。

    33.三圈與半路甲庚對。

    34.二圈與四江乙辛對。

    35.三腳與大圈北門午丁對。

    36.白峙仔與大圈南邊門壬丙對。

    37.白峙仔與二圈丁未對。

    38.白峙仔與半路甲庚加寅對。

    39.半路與大圈南邊門艮坤對。

    40.貓興與白峙仔艮坤對。

    41.半路與尾峙癸丁丑未對。

    42.干豆與尾峙子午對。

    43.船岸尾與二圈癸丁對。

    44.三腳與老粗門乾巽辰戌對。

    45.三腳與田富門乾巽巳亥對。

    46.三腳與圈仔卯酉對。

    47.艮峙門出入乾巽。

    48.大州與干豆巳亥對。

    49.自鳥峙去地盤用坤加二線申字十五更轉回坤三十四更。

    (三)“北海更路”共169條

    1.自白峙仔到雙峙駛乾巽巳亥平二十八更收。

    2.自三圈往羅孔用乾巽駛二十八更收。

    3.自雙峙往鐵峙駛子午癸丁平二更收。

    4.自下峙沙仔到鐵峙沙排駛壬丙二線巳亥二更收。

    5.自鐵峙庫歸駛乙辛辰戌二更收。

    6.自庫歸到三角駛乙辛辰戌五更收。

    7.自三角到雙門駛乾巽二更收回駛壬丙。

    8.自雙門到斷節(jié)駛乙辛卯酉二更收回乾戌收。

    9.自斷節(jié)到牛車英駛乙辛二更收回乾戌收。

    10.自牛車英到腳拔駛乾巽三更收回用壬丙。

    11.自腳拔到石龍駛乙辛卯酉平二更收。

    12.自石龍到魚鱗駛癸丁四更收。

    13.自魚鱗到五風駛巳亥四更收。

    14.自貢士沙到紅草沙排駛乙辛辰戌三更收。

    15.自沙排到火哀駛乾巽二更收。

    16.自火哀到三角駛乾巽四更收。

    17.自紅草線排到紅草駛乙辛二更收。

    18.自紅草到羅孔駛乙辛卯酉平五更收。

    19.自羅孔到□籐駛乙辛卯酉二更收。

    20-79(缺頁)

    80.自光星仔往大光星駛□□□更收。

    81.自大光星往石公厘乾巽回向壬丙。

    82.自大光星往??谏绸傋游缢母栈叵蛐纭酢?/p>

    83.自紅草下鐵峙駛卯酉四更收。

    84.自鳥仔峙回老沙白峙仔駛癸丁丑未更收。

    85.自女青石往無乜沙用丙兼巳五更收對東南。

    86.自丹節(jié)往??谏潮憋L用癸丁十更。

    87.自五百貳往??谏潮憋L用午丁七更收。

    88.自紅草沙排下庫歸用丁未二更。

    89.自豐路往北海用乾巽二十八更收貢士沙。

    90.自三圈往北海向巳亥壬丙二十八更收奈羅。

    91.自奈羅北邊角下貢士沙用甲庚一更收。

    92.自南邊奈羅角用乙辛駛下收貢士沙。

    93.自雙峙沙仔下鐵峙排壬丙二線巳亥二更又有大殿沙一只。

    94.自魚鱗往鱟籐向子午四更收回巳亥。

    95.自那孔往五風向壬丙一更收回向癸丁。

    96.自紅草往火哀回子午一更收。

    97.自火哀往三角用乾巽四更回用□□□。

    98.自斷節(jié)往雙擔向丙巳二更收□□□□□。

    99.自雙擔往鳥串向辛酉二更半□。

    100.自斷節(jié)往鳥串向癸丁丑未二更收。

    101.自斷節(jié)往五風向癸壬四更回向壬丙。

    102.自紅草沙排上紅草峙向乙卯一更收回□□□。

    103.自那孔往鱟籐向乙卯一更關收回乾巽。

    104.自鱟籐往魚鱗向巳亥四更收回用子午。

    105.自魚鱗往東頭乙辛沙向乙辛三更收回乾巽。

    106.自魚鱗往那孔向壬丙子午四更收回乾巽巳亥。

    107.自魚鱗往石龍向壬丙四更收回子午癸丁。

    108.自魚鱗往斷節(jié)向卯酉一更關收。

    109.自五風向斷節(jié)向壬丙四更收回癸丁。

    110.自鐵峙往銅金峙仔向乾巽二更收。

    111.自銅金去銀鍋向乾巽二更收。

    112.自銀鍋往鳥串向乾巽巳亥六更收。

    113.自鐵峙沙往丑未沙向丑未半更收。

    114自丑未往第三峙向辰巽二更收。

    115.自鐵峙往雙玨(王王)沙仔向壬丙二更收。

    116.自雙玨沙仔往黃山馬向壬丙一更回用癸丁。

    117.自女青石往無乜沙向丙子午四更收。

    118.自無乜沙往目鏡用巽辰三更收回用癸丁駛。

    119.自目鏡往深圈用庚申二更收。

    120.自光星仔往大光星向卯酉一更收。

    121.自大光星往石公厘向巳巽二更收回用子午。

    122.自釘積往墨氏線向丑未六更收。

    123.自秤鉤沙往大門用癸丁五更收。

    124.自荷那門往拔箕用壬丙四更收回用癸丁。

    125.自六門往拔箕向壬丙巳亥四更收。

    126.自六門往石盤向辰戌二更收回用乾巽。

    127.自荷那門往銅鐘向癸丁四更收。

    128.自銅鐘往海口沙向辰戌二線乾巽過頭三更。

    129.自??谏惩伾w峙向寅申四更收。

    130.自??谏愁^上往銅銃仔向巳亥五更收。

    131.自銅銃仔往大銅銃向庚酉一更收。

    132.自大銅銃下弄鼻仔向辰戌駛二更收。

    133.自弄鼻仔下大弄鼻向卯酉一更收。

    134.自鳥仔峙往西頭乙辛沙向辛二線酉二更收。

    135.自石盤往上戌向乾亥平四更收。

    136.自上戌往銅銃仔向午四更收。

    137.自上戌往大銅銃向丁午四更半收。

    138.自銅銃仔回大秤鉤向寅申九更半收。

    139.自南蜜沙仔下勞牛勞向甲庚二更收。

    140.自勞牛勞往大秤鉤向巽辰三更收回壬子。

    141.自銅鐘往大光星向子午二更收回丑未。

    142.自荷樂門往深圈向巽辰三更收回壬子。

    143.自第三往銀鍋向巽戌三更收回壬子。

    144.自三角回銀鍋向乙辛駛三更收。

    145.自雙門回銀鍋向戌駛四更收。

    146.自紅草沙排往鐵峙向辛酉駛三更收。

    147.自銀鍋往高不向辰戌駛一更收。

    148.自三角往斷節(jié)向辰戌駛四更收。

    149.自勞牛勞往六門向丙午兼二線駛六更收(有風駛十ㄨ點鐘)。注:ㄨ為古文“五”字。

    150.自勞牛勞往石盤向丁未駛五更半收。

    151.自勞牛勞下上戊向申駛四更收。

    152.自荷樂門下六門向戌辛駛二更收。

    153.自雙門往鳥串向午二線丁駛二更收。

    154.自庫歸往銅金峙仔向午駛一更收。

    155.自南蜜往女青石峙仔向巽駛二更收。

    156.自南蜜峙下沙仔向辛戌駛半更有二個沙仔。

    157.自南蜜峙到南蜜沙仔駛卯酉兼一線乙辛一更收。

    158.自南蜜有二個沙仔壬丙對溝內亦過船。

    159.自秤鉤峙下大秤鉤向丁午駛一更收。

    160.自秤鉤峙往南蜜沙仔向子壬駛一更半收。

    161.自無乜沙下荷樂門向申駛三更收。

    162.自黃山馬下南蜜沙仔向丁未駛一更收。

    163.自紅草沙排下貢士沙向戌乾駛三更收。

    164.自雙門往一沙駛巳亥兼一線壬丙二更向西北。

    165.自火哀回鐵峙駛乙辛辰戌三更收向西北。

    166.自一沙往火哀駛巳亥兼一線壬丙四更收向西北。

    167.自光星往石公厘向午駛二更收回向癸丁。

    168.自銅銃下鳥仔峙駛甲庚兼二線卯西四更收。

    169.自丑未下第三峙駛辰戌兼二線乙辛二更收對西南。

    猜你喜歡
    石塘木片航行
    游石塘竹海
    到慧骃國的航行
    小舟在河上航行
    中學生英語(2017年6期)2017-07-31 21:28:55
    航行
    青年歌聲(2017年6期)2017-03-13 00:57:56
    2015年我國木片進出口數(shù)量明顯增長
    木片上的美麗畫作
    童話世界(2016年17期)2016-06-13 02:27:10
    石塘鎮(zhèn)對動物養(yǎng)殖場進行有效監(jiān)管的整改措施
    測定滲透、擴散和用堿墨在浸漬巨桉(Eucalyptusgrandis)木片中的影響
    中國造紙(2014年1期)2014-03-01 02:10:11
    木片尺寸分布檢驗方法綜述
    中國造紙(2014年1期)2014-03-01 02:10:06
    鉛山縣石塘古鎮(zhèn)旅游資源分析評價研究
    玉门市| 保靖县| 秦安县| 东台市| 浏阳市| 新龙县| 留坝县| 平安县| 阿拉尔市| 汾西县| 三原县| 稷山县| 凌源市| 西乌珠穆沁旗| 莲花县| 全南县| 崇仁县| 阳信县| 新泰市| 淮北市| 绥化市| 文水县| 寻甸| 柏乡县| 玉树县| 陆丰市| 怀宁县| 临漳县| 天水市| 博白县| 惠来县| 宜章县| 兴城市| 元谋县| 余姚市| 宁强县| 铜陵市| 宜黄县| 河南省| 陇川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