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娟
2017年6月11日,是熊貓資本兩周歲生日。一家成立僅兩年的新晉VC,不僅有“爆款”摩拜單車問世,也投出了米么金服、凹凸租車、一智通等明星項目,迅速從一眾本土新VC中脫穎而出。
這家由李論、梁維弘、李心毅、毛圣博共同發(fā)起成立的投資機構,常被冠以“溫暖”、“有趣”、“歡脫”、“有態(tài)度”等多重個性化標簽。正是四位風格迥異的年輕人,在“打造本土最優(yōu)秀長青基金”的理想感召下走到了一起。
兩年后的今天,李論在一次次向媒體復盤案例時常說,“我們的下一個摩拜在哪里?”更重要的,在度過一期基金“豐收期”后,李論和團隊思考更多的,是熊貓資本2.0階段體系的搭建和賽道布局。
一路走來,年輕的熊貓資本,如何獲得LP(即limited partner,專指僅投資資本而不參與公司管理的有限合伙人)和創(chuàng)業(yè)者的信賴?四位“功夫”暖男合力打磨的“爆款”摩拜背后,折射出哪些投資邏輯和未來思考?
四位“暖男”搭建的早期VC
創(chuàng)立熊貓資本前,李論曾在合力投資投了17個項目,賬面回報都不錯。
“我發(fā)現國內做互聯(lián)網投資,時刻都在接觸最新鮮事物,可回頭看,投資人卻活得很傳統(tǒng)?!崩钫撜J為,如今的VC也該換種品牌運營模式——開創(chuàng)一家真正體現合伙人文化特質的、公正而透明的基金。
到了2015年,他感覺再不抓住機會做點什么就晚了,首先找到了當時的策源創(chuàng)投合伙人梁維弘。梁維弘性格穩(wěn)健,對出來“單干”略顯猶豫。
但另一個事實擺在面前:資本市場發(fā)展越來越快,隨著2005年沈南鵬離開攜程加盟剛剛進入中國的紅杉資本,熊曉鴿帶領IDG完成最初互聯(lián)網投資布局……十年后,繼承他們衣缽的新生代80后投資人們開始嶄露頭角,創(chuàng)辦自己的基金。
2016中國產業(yè)投資基金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基金募集形勢整體好轉,當年新成立基金305只,較上年度同比增長83.73%,已獲披露基金募資金額較上年同比增加198.95%,達3958.44億元。
梁維弘慢熱,行業(yè)發(fā)展卻在加速?!笆袌鰺峋屯?,價格便宜就投,我對當時圈內風行的投資決策不太適應?!绷壕S弘坦言。但募資形勢的向好,VC年輕化的浪潮,也讓他確信這是個難得的時間點。思考四個月后,他決定加入李論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
而原達泰資本投資總監(jiān)李心毅的加入,卻更為迅速。面對李論和梁維弘拋出的橄欖枝,這個天生就想著創(chuàng)業(yè)的溫州人,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最后加入的是原啟明創(chuàng)投副總裁毛圣博。生于1983年的毛圣博在創(chuàng)始人中年紀最小。他堅信任何創(chuàng)業(yè),時機是最重要的,即是否到了一個大的風口、是否具備了真實的市場需求,之后他才考慮股權架構、競品分析等更細的東西。
熊貓背后的LP,不乏紅杉資本等知名機構名字,在新基金募資時,LP不僅看重合伙人過往業(yè)績,更看重團隊間的互補與默契。對此毛圣博頗有感觸:由于我們四人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價值觀,看問題也常有不同,甚至會“吵得面紅耳赤”……但其實是對事不對人,因為創(chuàng)業(yè)做新基金,看重的就是這種彼此坦誠的合作關系,這是LP信任我們的前提。
創(chuàng)業(yè)型的“合伙人文化”,更決定熊貓資本是一家把創(chuàng)業(yè)者奉為主導的機構。不同于大多機構常做的創(chuàng)業(yè)路演,熊貓資本親近創(chuàng)業(yè)者的方式也很特別——“熊貓私廚”,常常召集一眾創(chuàng)業(yè)者或投資人吃飯聊天,四位合伙人甚至親自為他們下廚。這個特別的點子來自李論,愛美食的他,在上海還經營著一家日料餐館。
當然不只吃飯聊天。深耕人才庫是李論開設“熊貓私廚”的直接目的。利用機構人脈為創(chuàng)業(yè)者搭建一個平臺,吸引更多潛在創(chuàng)業(yè)者交流他們的故事。“掛號網CEO廖遠杰、找鋼網CEO王東都來過這里……每次都會收到兩三百個BP,有些傳統(tǒng)領域的人,聊著聊著就想創(chuàng)業(yè)了?!?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8/08/zwgl201707zwgl20170732-1-l.jpg" style="">
群力打磨“爆款”摩拜
2016年,成立不足一年的熊貓資本,便接連斬獲了米么金服、凹凸租車、五百家和一智通等成長不錯的項目。但糾結隨之而來——彼時團隊磨合日漸成熟的熊貓資本,正在期盼“爆款”的出現,他們希望熊貓資本真正走入公眾視野。
恰逢其時,摩拜CEO王曉峰找上門來。
如今摩拜故事眾人皆曉。僅僅一年時間,就滲入五彩斑斕的大都市。就在6月16日,再次完成了最新一筆超過6億美元融資,刷新了共享單車誕生以來單筆融資的最高紀錄,注冊用戶過億,前景可期。而熊貓資本作為摩拜B輪領投方,也一度聲名鵲起。
盡管熊貓資本早已不想過多重復摩拜故事,但不可否認的,這家致力于早期投資的新晉VC,在B輪和隨后兩輪卻以數千萬美元重注摩拜。外界看來,其前后決策和戰(zhàn)略眼光,都值得稱道。
李論將與摩拜的結緣,看成是“偶然中的必然”。
他回顧說:“我與王曉峰本是舊識,彼時他還是Uber上??偨浝?。2015年年底得知他準備離職創(chuàng)業(yè),便一起喝咖啡詢問他日后的去向。他當時只說‘要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硬件優(yōu)勢,推出一個可改變中國的商業(yè)模式。直到2016年3月,王曉峰又告訴我已入職摩拜,后續(xù)融資遇阻,很多投資人都因看不懂模式而不敢接棒。這時才想到曾經談過的熊貓資本……”
事實上,熊貓資本的入局極為戲劇性。祥峰中國基金投資總監(jiān)趙楠曾公開表示,自己在2016年4月26日找到王曉峰投資摩拜,卻被告知已有一家基金提前兩天入局。這家基金,正是熊貓資本。
早于競爭對手的兩天,看似“偶然”,現在看對熊貓資本卻是關鍵性的。這印證了梁維弘當初“田忌賽馬”的比喻。但在案例復盤時,李論卻堅信這是團隊打法成熟的“必然”。
“第一次聽王曉峰描述摩拜我很興奮——那不是普通的自行車,是智能硬件新物種!”他向《中外管理》講述:我們內部有個分工,硬件毛圣博負責,第二次去摩拜便拉上了他。沒想到第一個反對的也是他。他當時質疑:“摩拜只有幾百輛車,車輛被盜、被損壞,這賬能算過來嗎?”金牛座的毛圣博,有著與年紀不相稱的老道。
李論只能拉著另外兩位合伙人一起調研。耗時一月反復論證數據模型對不對、關鍵假設是否成立……一來二去,他們對摩拜的感覺越來越對路——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對商業(yè)模式思考得透徹,且團隊戰(zhàn)斗力“滿格”。毛圣博則在與摩拜CTO反復推演數據模型后,最后一輪投了贊成票。
毛圣博將“團隊作戰(zhàn)、集中盡調、快速決策”的系統(tǒng)化打法,看作摩拜背后熊貓資本鮮明投資特色——盡管四人各有擅長領域,但只要一人發(fā)現項目有價值,就會一起看,感覺不錯的先給出TS(投資意向書);接下來一起盡調,以保證大家拿到的都是一手信息。盡調后一月內與創(chuàng)業(yè)者再反復交流,最終通過投委會投票決定是否投資。
“通常投資一項目必須拿到四票中的三票。但投資又是主觀的事,為尊重這種個性化,我們又設計了‘銀彈機制,若一個項目中其他人都說不而你仍然堅持,就可以啟動‘銀彈用自己的份額投資。”毛圣博解釋。
建立“分進合擊”的投資策略
眼下,對于正在募集二期基金的熊貓資本而言,最重要的是搭建熊貓資本2.0階段的科學架構體系。
“如何與更早出來的VC競爭?大的基金為何做得更好?”這是熊貓資本剛成立時,梁維弘向李論拋出的問題。后來兩人整夜分析紅杉、IDG等大機構的“打法”,最終結論是:體系和架構。
李論向《中外管理》分析:市場上大的基金都是排頭兵,在各自重點覆蓋領域“精準打擊”,這很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我們樹立了短期學藍馳、DCM,長期學紅杉的戰(zhàn)略體系?!皯?zhàn)術上,我和梁維弘曾一起寫下團隊藍圖:未來萬億級市場需要更大筆資金,但至少拉動30億美元的市場;投資領域聚焦房、車、互聯(lián)網金融……”
落實到流程上,他們制定了“分進合擊”策略。即每位創(chuàng)始人各路齊發(fā),專注2-3個細分領域,深耕行業(yè)并利用人脈挖掘好的項目;一旦認定,再集合團隊力量協(xié)同作戰(zhàn),不錯失任何機會。
看似理性的戰(zhàn)略體系,在李論看來卻是“反人性”的?!拔覀兯娜松砩蠋е煌琕C文化的基因,個性和價值觀又完全不同,在決策中更加看重互補與磨合?!?/p>
李論思維開闊,熱愛新鮮事物,在四人中負責制造“想象力”。李心毅說,“別人只做了0.1,李論就替別人想到了10……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
而程序員出身的李心毅,卻會時常把天馬行空的李論“拉回現實”。在他眼里,商業(yè)是與計算機科學一樣的抽象,“創(chuàng)業(yè)是把分散社會需求抽象成可總結的東西,能總結的就是好項目”。他喜歡把具象轉換為抽象,找到本質規(guī)律。創(chuàng)業(yè)八年的梁維弘,則扮演了那個不讓“驚喜”溜走的角色。他擅長對商業(yè)模式的推演,更愿站在創(chuàng)業(yè)者角度思考問題。作為凹凸租車的天使投資人,梁維弘一度在深夜接到CEO張文劍的電話“騷擾”,每次都不厭其煩與之交流項目近況與未來發(fā)展,電話一打就是一個多小時。
相比以上三人,毛圣博更為正統(tǒng),在啟明投資接受了大量專業(yè)訓練后,他習慣從整個市場和用戶需求出發(fā),為不同項目建立模型,再從模型出發(fā)討論問題,這是投資人的經典思路。
想象力、規(guī)律、模型和同理心,四種專業(yè)和思維的互補,構成了“分進合擊”策略的核心。
在具體賽道布局上,共享經濟一直是熊貓資本關注的熱點方向,以共享出行為例,除摩拜單車,他們投資的共享租車龍頭品牌——凹凸租車也完成了近4億元C輪融資。
李論判斷,共享汽車的分時租賃模式是未來共享經濟的一大趨勢,但草根創(chuàng)業(yè)者很難進入。一是相比共享單車的生產成本低,制造簡單,用VC的錢足以制造出數量可觀的產品。但一臺共享汽車生產成本至少五六萬,資本不足以打造產量以形成規(guī)模效應;二是汽車系統(tǒng)工程復雜程度高,制造周期長,且需要的資源很多。以北上廣深為例,牌照、路權、停車、保養(yǎng)維護等問題,終會讓VC望而卻步。
李論提醒創(chuàng)業(yè)者,提高共享汽車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率,必須有主機廠商身份,并具備低成本、大規(guī)模造車的能力。如政策型PPP投資,便有足夠多的政府資源,以解決路權、停車、牌照問題;而大體量的上市公司如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則能在二級市場發(fā)債,并以低成本進入。
對于當下又火熱起來的共享充電寶項目,熊貓資本亦不認為是共享經濟的下個風口。梁維弘從2016年9月就開始陸續(xù)看了幾個共享充電寶創(chuàng)業(yè)項目。他發(fā)現共享充電寶可替代方案很多:小場景里易被充電端口消滅,或被店家準備的免費、租賃充電寶替代;大場景里會存在“A點借B點還”的消費需求,但實現該相對場景的成本過高。
由此看來,即使追風口,也不可盲目去追。而一定要分析、看清楚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