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陽
我癱軟地躺在大巴車上,真切地體會到徒步之艱辛,感覺不虛此行,因為黃林古道的美景實在是令人流連忘返……
時間回到7小時前。媽媽。我。還有一些徒步愛好者們從新江口坐車到慶賀寺蠻子洞,準(zhǔn)備18公里的徒步穿越。上午9點。徒步穿越正式開始。我們進入了黃林古道,路特別窄,只能一個一個進入,兩人之間還要隔一段距離,真是一路風(fēng)景一路歌啊。
走著走著,我看到了路邊的一間小木屋,便帶著好奇走了進去。一個殘舊的橡木桌上擺著幾個干凈的瓷碗,看上去有些年頭的紫檀木書架上擺著許多裝幀不一的書籍。屋外。一圈圈柵欄圍著一群活潑可愛的小雞。它們正嘰嘰喳喳地叫著。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鄉(xiāng)村生活啊。避開了城市污濁的空氣和令人煩惱的噪音,讓我感受到了獨屬于鄉(xiāng)村生活的清新空氣。這一切是多么美好!
我們走過荊棘叢生的林間小道,走過崎嶇不平的山路。不知不覺中。竟來到了一條清澈的小溪旁。大家在這里嬉戲,在這里休息。我獨自一人靜坐于磐石上,閉上眼睛,用心感受著來自大自然的交響樂——水撞擊巖石的嘩嘩之聲、風(fēng)吹動樹葉的沙沙之聲、鳥兒呼朋引伴的喳喳之聲……洪亮如雷。急切如鼓。延綿如潮。都朝著我的耳膜全線展開。讓人感受到了自然心跳的豪邁與雄渾。這天籟之聲。震顫我的心靈,讓我真正體味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無限愜意。
繼續(xù)往前走。我越來越累。汗也越流越多。但只是擦了擦汗。行進的腳步卻未曾停下。突然。我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摔倒。一旁的伙伴扶住了我。離山頂更近了。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流了下來。落到地上。但行進仍未停止。一步。兩步。三步……終于到達了目的地。等待多時的車仿佛在向我們招手。歡迎徒步的勇士歸來,我想到剛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不禁充滿了力量,快步向前……
現(xiàn)在想想,我似乎明白了媽媽帶我徒步旅行的良苦用心,她是想帶著我去領(lǐng)略大自然的風(fēng)采,更是想鍛煉我的勇氣和毅力啊。
徒步穿越,收獲良多。
(湖北松滋市南海中學(xué))
瑕瑜互見
文中,小作者按照游蹤,將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感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結(jié)構(gòu)比較完整:但其突出的問題在于景物描寫不細膩,體驗不真切,使作文的中心不鮮明,從而使其生動性與感染力大打折扣。其失誤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作文第二段對于黃林古道以“一路風(fēng)景一路歌”一筆帶過,讓人無法領(lǐng)略古道的神韻。第三段又未緊扣“美好”一詞生動描繪田園生活,讓人無法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
2.作文在敘事、寫景之后,對自我體驗寫得過于簡略,使景、情、理三者未能有機融合,無法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3.某些語句用詞不準(zhǔn),表意不明,尤其是開頭與結(jié)尾的照應(yīng)不緊密,未能有力地突出作文的中心。
修改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生動描摹,凸顯特質(zhì)。黃林之美,美在何處,其山林、田園、溪流等景物有何特點,作為小作者的你首先要做到胸中有數(shù)。只有如此,才能寫活其特質(zhì)。此外,在描摹時,一定要調(diào)動“五覺”,妙用修辭,立體呈現(xiàn)。
2.緊扣美點,寫活體驗。寫景后的抒情、議論一定要緊扣景物的特質(zhì)有感而發(fā)。如作文的第二至四段的結(jié)尾處,就要緊扣“黃林古道的特色”,驅(qū)遣想象,妙用修辭,寫活內(nèi)心的感受與體驗。
3.美化語言,彰顯個性。在文中,力求用詞準(zhǔn)確,表意暢達,以此來提升語言的表現(xiàn)力,
(黃松海)
[片段拾萃]
用“小橋流水人家”形容烏鎮(zhèn)是再合適不過了。泛舟于碧波上,感受著洗盡鉛華后的那份婉約和靜謐,頗為閑適。
那是一艘極為普通的烏篷船,卻透露著些古典淳樸的韻味?;⌒蔚闹衽窀灿陧斏希瑢⒙源萄鄣年柟庵弥韧?。留下的只是溫和的柔風(fēng)。捎來清新與涼爽。就如溪水淌過趾丫似的,匆匆掠過,卻讓人努力想回味那時的愜意。隨著船槳的搖動。船在水中輕晃。讓人仿佛回到了幼時那充滿無憂無慮與天真幻想的溫暖搖籃中,而那船槳劃破平靜水面發(fā)出的連貫的聲音,想必是回旋于搖籃間的親切的歌詞吧!
船夫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爺爺,套著一件橙色救生衣。船槳劃過。一道道水痕慢慢漾開。悄無聲息地被后面的河水、陽光撫平??此N从小肮轮鬯蝮椅?。獨釣寒江雪”的凄清落寞,他載著的,是飽滿的笑容及風(fēng)華正茂的青春。他費力地搖著櫓。時不時地為我們講解幾句?;蛟S是當(dāng)?shù)氐脑∶癜?。熟門熟路。仿佛是小鎮(zhèn)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所謂“大蘇泛赤壁”或許就是這番閑情逸致吧!
正巧,透過背后的窗戶,我能看到烏鎮(zhèn)小橋流水的美景。碧波蕩漾。如此純凈。是剛被擦凈的翡翠嗎?是散落人間的綠珠嗎?或是更高雅的事物?只是凡人領(lǐng)略不出來罷了。
傍水而建的小屋已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白墻黛瓦。鱗次櫛比。古風(fēng)濃郁。卻略顯破敗。斑駁的磚瓦是歲月刻下的印跡,青石板小路被歲月磨得發(fā)亮。但即便如此。千年古鎮(zhèn)依然守護著往昔的美好。慢慢講著。淺淺唱著……
——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育才中學(xué)初一,3班趙伊純《烏鎮(zhèn)印象》
當(dāng)我穿過迷霧、越過山峰。來到了山頂時。抬起頭。一大片桃園躍然眼前。眼前的桃花每一朵都是那么獨特。像紅毯似的鋪滿了整座后山。煞是壯觀。這時。風(fēng)輕柔地撫摩著每一簇桃花。一陣陣香氣隨風(fēng)飄來。桃花的清香瞬間包圍了整個世界。它柔和但不失艷麗。清香卻令人心醉。我感覺周圍的花瓣都撲向自己。它們有的像小孩。總在眾人的面前炫耀著什么;有的像可愛的精靈,跳著華麗的舞蹈;有的不知躲在誰的后面,有的卻淘氣地擠在朋友的身邊。一點位置也不讓。
走在桃林邊緣。我輕輕地踏在花毯上。像是生怕踩壞它們似的。因為它們看起來是那樣脆弱。我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不甘寂寞伸出來的桃枝,枝頭的桃花便像羽毛似的緩緩飄落。這讓我不禁產(chǎn)生了愧疚感。我是不是傷害到了它們?
突然。一陣微風(fēng)吹來?;ò晗裼晁频穆湎隆O穹凵钠俨?。每一次都那么壯觀。所有花瓣都在空中說著自己的喜悅。隨風(fēng)飄舞著、跳躍著。跳累了。就落地休息會兒。然后又隨著風(fēng)飄向天空。靜靜聆聽。風(fēng)聲里似乎還夾雜著一些細小的嗡嗡聲。原來是蜜蜂和蝴蝶。它們圍著桃花翩翩起舞。也許是聞香而來。也許是桃林這邊發(fā)出了邀請函。但不管怎樣。來者是客。桃園以最美的姿態(tài),迎接著一批又一批賞花者……
——廣東中山市小欖花城中學(xué)余樂《又見桃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