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秀蘭
夜里,忽然接到婆婆打來的電話,說她身上忘了帶錢,要我到附近超市門口去給一個乞丐兩元錢。
婆婆離我們家有好幾站路,她經常做些好吃的送過來,每次來回都是步行。今天,婆婆送來新做的棉拖鞋,沒想到剛回去不久,就給我打來這個奇怪的電話。
擱下話筒,我的心里好一陣困惑:難道這個乞丐是婆婆認識的人?要知道婆婆平日里是極摳門的,一年到頭,從來沒有見她給自己添置過什么衣物。她生活上也極節(jié)約,我們一家3口有時去吃飯,她才會買些葷菜,還常常提醒我們過日子要精打細算?,F在,她怎么對一個乞丐這么大方?
顧不上多想,我推出自行車,來到那家超市門口。超市已打烊,門外的臺階上蜷縮著一個乞丐。借著超市門前霓虹燈的光線,我看到一床臟兮兮的被褥里露出一顆發(fā)絲蓬亂的頭。“喂!”我輕輕叫了一聲。沒有回應。
我重重地發(fā)出一聲咳嗽,被褥開始有了動靜,一張臟兮兮的臉露了出來。這是一張上了年紀的女人的臉,瞪著一雙驚恐的眼睛警惕地看著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站在乞丐面前,而且在這寒冷的冬夜,我慌亂地將兩枚一元硬幣丟進她身旁的那個搪瓷缸里。在硬幣與搪瓷缸接觸發(fā)出的刺耳聲音中,我逃也似的離開了。
回到家,先生已加班回來。聽我說起這件事,他講了一個故事,消除了我的疑惑。先生在外地念大學時,婆婆第一次去看他,剛出長途汽車站,就被扒手偷了,是一個好心的乞丐給了她兩元錢,她才坐公交車找到了學校。從那以后,婆婆一直對乞丐心存感激,遇到總會掏出兩元錢給他們……
先生的故事講完了,我心頭一熱,原來婆婆的大方融化在充滿善意的愛里,那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