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玲 呂宗德 劉婷婷 宋 俊
(南京市畜牧獸醫(yī)站,江蘇南京 210012)
蛋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免疫抗體消長規(guī)律的研究
李鳳玲 呂宗德 劉婷婷 宋 俊
(南京市畜牧獸醫(yī)站,江蘇南京 210012)
本試驗對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B87株)免疫蛋雞后免疫抗體的消長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選擇海蘭蛋雞210羽,分成7組,每組30羽。按照免疫方式進行分組免疫,分成1次飲水組、1次點眼組、1次注射組、2次飲水組、2次點眼組、2次注射組共6組免疫試驗蛋雞,1組空白對照組蛋雞,對照組用生理鹽水,7組試驗蛋雞均在14日齡進行開展第一次免疫,免疫2次的試驗組24日齡時再進行第二次免疫。試驗結果顯示,實施2次點眼和飲水免疫的試驗組免疫抗體水平顯著高于免疫1次的試驗組,維持的時間也較長,在同等條件下,比較點眼和飲水免疫方式,注射免疫方式產生抗體時間稍微滯后。
法氏囊 免疫 抗體 蛋雞
雞傳染性法氏囊?。ǜ什剂_?。┦怯蓚魅拘阅也〔《疽痣u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特點是在法氏囊有功能時方可發(fā)病,以突然發(fā)病、病程短、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法氏囊受損,且可引起雞體免疫抑制為特征,OIE將其列為B類疫病。本病的發(fā)生與日齡密切相關,不同日齡的雞對此病的敏感性不同,幼齡雛雞因母源抗體而得到保護,成年雞又因法氏囊萎縮而不敏感,或取隱性經過。在自然條件下,2~11周齡可發(fā)病,但以3~6周齡多發(fā)病,其中4周齡最易感,2周齡以下的雛雞很少發(fā)病。個別情況下有14~20周齡雞群呈急性暴發(fā)的報道。本病一年四季都能發(fā)生,以5~7月份發(fā)病較多。
本病除造成一些雛雞死亡外,還常引起病愈雞免疫抑制,導致免疫接種失敗,增加雛雞對雞新城疫等許多疾病的易感性。近年來,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規(guī)模飼養(yǎng)場中,尤其是已經免疫過的雞群時有暴發(fā),造成雞只大批死亡,使養(yǎng)殖戶對法氏囊病疫苗產生疑慮。鑒于此,本文針對不同的免疫方式對法氏囊免疫抗體的消長規(guī)律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1.1 材料
主要試劑和疫苗,傳染性法氏囊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荷蘭白測BioChek公司。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B87株法必妥)購自天津瑞普。雞苗和試驗場地由南京某大型蛋雞場提供,試驗雞場實行全封閉和自動化飼養(yǎng)管理。
1.2 蛋雞的分組及免疫
1日齡海蘭蛋雞210羽,分成7組,每組30羽。在雞舍內馴養(yǎng)觀察二周后進行試驗,按常規(guī)飼養(yǎng)方法,控制環(huán)境溫度在28 ℃左右,定時飼喂。按照不同的免疫方式進行分組免疫,分別分成1次飲水組、1次點眼組、1次注射組、2次飲水組、2次點眼組、2次注射組共6組免疫試驗蛋雞,1組空白對照組蛋雞,對照組用生理鹽水免疫,7組試驗蛋雞均在14日齡開展免疫,免疫2次的試驗組在24日齡時進行二免。7組試驗蛋雞的其他飼養(yǎng)條件均相同。
1.3 數(shù)據處理
統(tǒng)計7個試驗組在不同日齡的抗體水平,用圖表形式顯示其差異。
對參與本次試驗雞的抗體消長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詳見表1。
圖1 各試驗組法氏囊抗體平均值檢測結果比較圖
表1 各試驗組法氏囊抗體平均值檢測結果
從表1和圖1的整體檢測結果看,無論是實施1次免疫還是2次強化免疫,該批海蘭試驗蛋雞均能產生有效的法氏囊保護性抗體,在150日齡-240日齡之間免疫抗體水平能達到峰值,然后抗體水平緩慢下降。但是實施2次強化免疫的雞群,其免疫抗體水平明顯高于實施1次免疫的雞群。同等條件下,注射和點眼以及飲水免疫雖然均能產生較高的抗體水平,但產生抗體的速度有差異,點眼和飲水能較早的產生較高的免疫抗體,而注射免疫產生較高的抗體時間稍微滯后。
在防控法氏囊病的實踐中,疫苗免疫是最簡明有效的方法,而免疫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對疫苗的選擇和使用,以及免疫時間,時間過早,如在1~3日齡免疫,雛雞免疫機能包括法氏囊在內都尚未發(fā)育健全,容易因強烈的被動免疫刺激而受到損傷,時間過晚,如在3~4周齡以上,雛雞母源抗體水平正下降至臨界點以下,又恰逢高發(fā)病日齡,容易導致全群發(fā)病。有時候,雖然免疫時間不早也不晚,但雛群體內母源抗體水平偏高,此時的人工免疫作用又會被大量中和,兩相抵消,形成低水平期以至空白期,也極易全群發(fā)病。按照理論推斷,法氏囊母抗水平是隨著雛雞日齡的增長逐漸降低的,免疫越晚,疫苗越有機會起作用,但自然環(huán)境中野毒感染雛雞發(fā)病是隨時的,在抗體空白期隨時會感染法氏囊病原。因此,確定免疫時間,首先要了解種雞的日齡與體況。其次,要根據不同地區(qū)法氏囊病流行狀況。對于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在確定免疫程序時,要依據以往發(fā)病經驗,選擇適當?shù)娜正g開展免疫。一般認為首免不能早于5日齡,不能晚于18日齡,與其他疫苗免疫時間至少要間隔7d左右。
要確保法氏囊的免疫效果,疫苗的選擇也很重要。疫苗的種類主要有滅活苗和活苗兩類,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是法氏囊活疫苗。按國際獸醫(yī)局的規(guī)定,法氏囊活疫苗分類為溫和型、中等毒力型、中等偏強毒力型。溫和型疫苗的侵襲性最低,接種后不損傷法氏囊,即使用于沒有母源的1日齡雛雞也非常安全,對免疫力的產生沒有不良影響,缺點是很容易被母抗中和。中等偏強毒力型疫苗的毒力最強,能應用于受超強毒和強致病性變異株攻擊的雞群,能迅速突破高母抗體滴度不致被中和,刺激機體產生強被動免疫力,缺點是對法氏囊B細胞傷害力最強,還可致法氏囊和胸腺萎縮,引起強烈免疫抑制。中等毒力型介于溫和型與中等偏強毒力型之間,廣泛應用于法氏囊流行病不太頻繁和發(fā)病不嚴重的地區(qū)。由于南京地區(qū)已不屬于法氏囊流行區(qū)域,因此本研究采用的是中等毒力活疫苗(B87株)進行試驗,14日齡首免,10d后進行二免,基本不會損傷法氏囊,盡管不同的免疫方式會有全群抗體高低不齊的現(xiàn)象,但免疫日齡比較早,可以較早的獲得免疫抗體,先建立了低水平的防御機制,可以達到防御法氏囊病原的目的。
在同等條件下,不同的免疫方式產生的免疫抗體水平也有差異。法氏囊疫苗的接種途徑有注射、點眼、飲水等多種免疫方法。不同的免疫方式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飲水免疫操作方便,節(jié)省人工,但免疫效果參差不齊,可能會有個別雞免疫不到位的現(xiàn)象。所以應配備足夠的飲水器,保證全群雞苗同時喝到水,同時飲水要求清潔,不含消毒劑、金屬離子,自來水應用0.2%的脫脂奶粉或2%的鮮牛奶預做吸附,飲水免疫前應停水2~4h,飲水免疫前后不能使用抗生素,從而確保免疫效果。點眼免疫雖然能控制免疫劑量,但是需要大量人工,增加免疫成本,雞的免疫應激反應也較大。注射免疫與點眼免疫差不多,從本研究試驗結果可看出,與點眼和飲水免疫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注射免疫產生免疫抗體時間稍晚。不論哪種免疫,都要確保免疫操作恰當。
本試驗對法氏囊疫苗不同免疫方式的免疫效果進行了跟蹤比較,通過不同的試驗數(shù)據比較發(fā)現(xiàn),實施2次法氏囊免疫的雞群能獲得非常高的免疫抗體水平,且免疫抗體維持時間也較長。而且通過點眼和飲水的方式進行免疫可以較早的獲得較高的免疫抗體水平。因此建議對于雞群周邊有法氏囊病發(fā)生的情況下,建議首免10d后最好再進行一次強化免疫,使雞群保持較高的免疫抗體水平,才能確保雞群免受法氏囊病原的侵襲。在雞場勞動力充足的情況下建議使用點眼的免疫方式,因為這種免疫方式產生的免疫抗體比較均勻,在同樣免疫條件下,可以較早的獲得免疫抗體。當然對于大型養(yǎng)雞場,飲水免疫方式較為適用。
做好免疫固然重要,要確保雞群免受法氏囊病等其他疫病的侵擾,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和嚴格的衛(wèi)生措施至關重要。環(huán)境、人員、工具的消毒,被污染的場地、雞舍、用具等要嚴格消毒,糞便等污水、污物要實行無害化處理,采用全進全出飼養(yǎng)體制,雞舍換氣良好,溫度、濕度適宜,消除各種應激條件,全面提高雞體免疫應答能力,確保雞體健康生長。
[1] 陽秀英,韋平,黃志永,等.我國部分省區(qū)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7,(6):581-588.
[2] 朱向東,王永山,歐陽偉,等.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然重配株全基因組序列分析[J].中國獸醫(yī)學報,2014,(2):219-226.
資金項目:中央財政農業(yè)技術推廣項目,項目編號TG(15)070
李鳳玲(1975-),女,高級獸醫(yī)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獸醫(yī)微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