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
牛津英語這套教材有著我國保守教材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結構新穎、圖文并茂,貼近生活、涉及面廣。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對于國內(nèi)小學生來說,本套教材詞匯量大,語法“零亂”,卻也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如何協(xié)助小學生既能有效地記憶單詞,準確地運用語言,又能堅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呢?
一、 巧妙編游戲,單詞易記又有趣
由于小學生沒有系統(tǒng)的學過音標,對詞的讀音尚處于機械模仿階段。小學生要在短時期內(nèi)掌握大量的新詞確實存在很大困難。在教學中一方面可啟發(fā)小學生采用諧音聯(lián)想的方法,將“音”同“義”聯(lián)系起來,另一方面動腦筋,編游戲,想方設法協(xié)助小學生迅速準確地記憶單詞。如給出“right”, 要求對字母“r”做變化。小學生便會積極開動腦筋,想出很多詞,如“l(fā)ight,bright,fight,night,height,eight,weight”等等,有些可能老師都沒有想到。做這個游戲時小學生的積極性被充沛調(diào)動起來,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積極去挖掘去回憶已有的詞匯,完全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語法規(guī)則不用愁,只須記住“順口溜”
牛津英語強調(diào)以小學生為本,以小學生發(fā)展為本,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這一點在本教材的編排體系上已得到充分體現(xiàn)。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完全拋開語法。不可否認,對于一個受母語影響已經(jīng)很深的中小學生來說,了解語法規(guī)則對于語言的學習是有協(xié)助的,也是必要的。但如何使枯燥的語法變得生動有趣,簡單易記,卻讓人費盡心思。因此,在給小學生歸納語法現(xiàn)象時可采取編“順口溜”的方法,因為“兒歌”同游戲一樣深受小朋友們喜愛。這種方法,小學生學起來容易,記起來扎實,同時也便于在以后的語言運用中以此來修正錯誤。如: 我總唱歌,我常喝茶,動詞是啥就用啥。 他、她、它后面動詞長尾巴。我怎樣,他多大,你在哪兒, 看不見動作用am,is,are。 有了這個“順口溜”,教師只要向小學生簡單講解: 1.當表示某人“經(jīng)常”“總是”做某事時,第人稱單數(shù)后的動詞有變化,其余都用原形。 2.當表示怎樣”“年齡”“存在”時,沒有動作,用am,is,are表示。牛津英語教材的編排是以一個個主題劃分單元,更為重要的是,在每個小主題中,教材都相應地提出了一些任務要求,這使得牛津英語教材與任務型教學模式相適應,為近來廣泛推行的任務型教學提供了重要基礎。“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以促進小學生主動發(fā)展為宗旨的新型教學模式。因而,這種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將有利于英語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我相信:只要有心就會有法。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小學生走出課本,讓英語走進生活!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東壚聯(lián)校南曹小學 0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