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 玉
你是否被自己的貧窮激怒
□ 成 玉
大三的時候,學(xué)校搞了一個活動,主題是“自強不息”,都是一些“表現(xiàn)優(yōu)秀”的貧困生做匯報。
一個大一的女同學(xué)演講。剛開始,她以非常平和的語氣跟大家分享了她的經(jīng)歷,她的家庭,她怎么生活,怎么學(xué)習(xí),很艱辛,但是她講述出來非常淡定。
但是講著講著,她的眼神有點兒變了,非常堅毅,堅毅到有點兒冷酷,有點兒激動,基本意思是: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學(xué),我看著你們在學(xué)校揮霍自己的青春,我一點兒也不羨慕你們。真的,我一點兒也不嫉妒!我一定會證明給你們看,我會比你們強多了!
對于這個姑娘,我既同情又擔(dān)憂,因為一個人靠強大的毅力和決心支撐著自己的信念,但誰敢保證那顆心一直平和,絲毫不會極端和狹隘化呢?所幸,她還沒有心生仇恨,只是被自己的貧窮激怒了。
初中有段時間,母親單位半破產(chǎn),提前退了,父親想著多掙錢,早就辭職下海了。
可惜父親沒掙到什么錢,人還常年不在家,所以家里經(jīng)濟條件很差。
不過當(dāng)時對窮困的感覺并不明顯,一是我所在的小縣城,相對閉塞,大家對比度并不強烈,二是母親給我營造了一種沒見過世面下的精神自足。
說吃飯吧,我當(dāng)時沒怎么下過館子,每天都是母親做飯,現(xiàn)在想來,吃得很簡單?;旧弦活D飯就一個素菜,有時候是榨菜,另外母親做一些補救,給我做很用心的手搟面概率很高,來彌補米飯做主食的單調(diào);每頓飯沒什么菜,但是頻繁變種類;她專門燒好一些醬肉絲放那,不放菜,每頓飯給我撥一點,二斤豬肉能吃不少頓。
最關(guān)鍵是她的精神勝利法,她不斷給我灌輸:
“你媽以前老去飯店,飯店的菜花樣多,但是其實很難吃的,哪有你媽做的小青菜好吃,又健康?!?/p>
“我的手搟面,是世面上沒有的美味,我做的肉絲是不是特別好吃?”
那個時候我就覺得我每天吃的飯?zhí)貏e好吃,幸福感爆棚,然后還跟人吹噓我吃得好。當(dāng)時有些同學(xué)也沒見識,很容易被唬住,羨慕地看著我。
那個時候,我相信,能吃到母親做的手搟面,就是我全部的美好。
最后,比較終于來了。班上轉(zhuǎn)來一個家境優(yōu)越的男生,從穿著上,從舉手投足間對別人不屑的表情上看,他的確比我們高了很多檔次。我和一些沒原則的男生開始屁顛屁顛地和他套近乎,自然,好處就是他帶我們吃了很多好吃的,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一種叫“西餐”的東西。
更致命的是,這個富有的家伙,在學(xué)習(xí)上也“睥睨天下”,從他進我們班開始,就注定了“神”一樣的存在。這得多招人嫉妒啊!自然,他和我們這些“追隨者”都成了另一些人憤怒的談資,“有啥好顯擺的啊,不就是仗著家里的老子有錢嗎?又不是他自己賺的?!薄澳切]骨氣的家伙,成天跟在人家屁股后頭,也不覺得丟人”……
我承認我是羨慕,但絕沒有嫉妒,更不會有憤怒。每個人出身不同,自然過著不同的生活,抱怨無益,也不切實際,不如將這些作為我們要追趕和超越的目標(biāo),讓自己動力十足。
如果你不幸掉入貧窮的漩渦,那么你需要的是戰(zhàn)勝困境的勇氣和決心,而不是被它激怒。
(摘自《遼寧青年》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