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璞
[摘 要]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互聯(lián)網已逐漸深入到人們的生活與學習中,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在對學生發(fā)揮積極性的同時,也對學生產生了負面影響。本文將對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影響與對策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 互聯(lián)網;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影響
[中圖分類號] D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3-0110-03
計算機自誕生起便對人們的生活方式起到一定影響,人們對計算機也越來越依賴,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為教育領域帶來良好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著更大挑戰(zhàn),互聯(lián)網上五花八門的觀點、千奇百怪的現象難免會對學生產生多方面影響,筆者將分別從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起到的影響和基于互聯(lián)網下促進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有效對策這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基于互聯(lián)網發(fā)展下對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造成了諸多影響。首先,計算機的傳播特點會導致信息泛濫現象出現,信息垃圾會使學生道德意識逐漸弱化;網絡文化的形象化、直接化均會對學生思維方式形成一定影響;互聯(lián)網的隱蔽性會增加學生違法行為;互聯(lián)網虛擬性會導致學生非人性化傾向的出現。下文將分別從這些方面來闡述。
(一)計算機的傳播特點會導致信息泛濫現象出現
互聯(lián)網的應用在強化村民意識的同時也會導致其民族意識進一步弱化,從網絡“新人類”身上會發(fā)現較強的國際色彩,這是由于互聯(lián)網本身打破了傳統(tǒng)空間的限制,創(chuàng)造出新的教學模式。在這種發(fā)展情況下,民族意識會逐漸弱化,不利于愛國主義思想的形成,與此同時還對其價值觀、道德觀念產生一定影響。
(二)網絡文化的形象化、直接化均會對學生思維方式形成一定影響
計算機網絡信息具有一定豐富性,進一步開拓學生眼界,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新鮮事物所具備的作用,然而隨著信息的爆炸,各種冗余信息會對學生產生干擾,經研究發(fā)現,計算機網絡在學生生活、學習中占據了較大比例,致使學生閱讀量充分減少,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平衡造成一定影響,導致學生難以寫出漂亮的漢子、流暢的作文。
(三)互聯(lián)網的隱蔽性會增加學生違法行為
互聯(lián)網的使用會使學生違法行為進一步增加,在一人一機環(huán)境下,學生不需與其他人打交道,導致其行為難以被約束。網絡技術的應用使人們的身份得到有效隱蔽,不易察覺,網絡隱蔽性也會導致網上犯罪率逐漸增大,黑客入侵案件逐漸增多。
(四)互聯(lián)網虛擬性會導致學生非人性化傾向的出現
網絡是由各個地方站點連在起來,從而形成一個虛擬空間,導致許多學生不愿回到真實世界里,與此同時,人們在信息社區(qū)中也越來越依賴網絡,致使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困難,學生個人也會產生孤僻、緊張等不良癥狀,甚至還有些人會出現人際交往障礙,無法真正面對社會現實,舉個例子:基于網戀現象,無法感知網絡后面是一個怎樣的人,但依然許多人會去追求符號化的情愛快感。就目前來看,互聯(lián)網會對學生造成諸多影響,若不加以管理便會導致更多危害產生。
二、基于互聯(lián)網下促進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有效對策
(一)轉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
為促進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提升,應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加以轉變?;ヂ?lián)網作為第四媒體,與大眾傳媒具有顯著差異,具有交互性、平等性。通過互聯(lián)網我們能看到各種重大事件的發(fā)生,這便是傳統(tǒng)媒體無法做到的??偠灾ヂ?lián)網不僅對傳播者獲取信息方式加以轉變,同時也加強了人的參與力度,對學生思想水平提出了一定挑戰(zhàn),導致實際效果不盡人意?;诰W絡時代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間的關系越來越平等,就大學生思想教育內容而言,旨在培養(yǎng)學生是非判斷能力,使學生學會鑒別,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豐富來促進學生素質水平的提升。
(二)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對于學生逃避現實的現象,應加強對學生社會化教育力度,讓學生對虛擬社會、真實社會的進行區(qū)別,對社會的復雜性深入分析,使其勇敢面對現實世界存在的問題,投入到積極改造社會工作之中。通過多種活動的開展,加強社會與青年間的交往,構建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并建立心理咨詢機構,對具備心理障礙的學生實施有效的心理輔導,進一步提升青年的社會責任感。
(三)做好網上文明行為規(guī)范建設
網絡社會倫理規(guī)則應貫穿在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對網絡倫理規(guī)范進行分析探討,對網絡主體間的權利、責任、義務及基本原則進行明確,促進網絡倫理的有效構建。
與此同時,應加大對“網德”教育力度,構建一套可行的道德規(guī)范,切忌因網絡隱蔽性來隨心所欲,進一步增強其道德判斷能力,對學生合理指導,促進學生道德自律的形成。
(四)加強大學生組織建設
網絡社會中虛擬組織相對較多,包括:職業(yè)類、社交類、娛樂類、學術類。網絡組織既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也可影響其健康成長,經筆者研究,虛擬組織將會對現實社會造成一定沖擊,基于這種情況下我們應主動了解網絡組織、加強各組織間的聯(lián)系,采取有效方法應用到實際管理中,通過這些組織可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
(五)加強網絡管理力度
自互聯(lián)網誕生以來,網絡犯罪涉及范圍越來越廣泛,已逐漸成為網絡社會毒瘤。世界各國均已開始實施網絡立法工作,加強對犯罪現象的阻止。就目前來看。網絡立法工作對網絡犯罪依然呈現出滯后性,無法阻止犯罪的發(fā)生。學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薄弱,致使陷入網絡犯罪深淵,此外,網絡社會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約,導致學生人身安全、個人隱私、心理健康難以得到充分保障,基于這種情況下,應加強網絡立法工作,加強對學生的保護。
(六)建立班級網絡環(huán)境管理平臺
根據目前的狀況來看,比較合適高校班主任實施網絡化班級日常管理的就是以網絡技術為交流的方法。普通的教師就只會上網,發(fā)郵件、還有就是文字的編輯,這樣就能夠非常方便的在互聯(lián)網上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管理軟件,通過發(fā)布信息積累起與個人主頁和個人的網站。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它來建立班級的寫作園地,就例如說;網絡小報、德育的專題、留言板等等發(fā)表看法的共同場所。要利用好班主任。全體學生其它教科的老師來進行參與到日志的記錄當中來,這其中的信息量和真實性的日志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同時,就因為有了學生的參與,也會促使活動更加的有趣和生動。這種日志可以隨時都能夠讓每一個成員都看到,并且可以對在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和分析探討,這樣相互之間的學習都可以大大的提高集體的凝聚力,同時也能加深同學之間的溝通和相互了解學習。班主任在利用博客進行建立學生的檔案時要能夠及時反映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進度,這樣下來學生就可以利用博客來記錄好每一天的所有想法和構思,還有就是在課堂上所學到的一些內容,教師和家長都可以定期的檢查好學生在每個階段的想法和思想、還有就是學習的情況,以及學生自己的知識形成的認識情況。
三、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對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造成的諸多影響進行了分析,為促進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提升,應采取多種對策,如: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加以轉變、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做好網上文明行為規(guī)范建設、加強大學生組織建設、加強網絡管理力度。通過有效策略來促進大學生網絡素養(yǎng)的形成,為我國教育行業(yè)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成曉曼. 網絡時代高校加強大學生網絡素養(yǎng)教育的路徑選擇和對策[J]. 荊楚學刊,2016,(01).
[2]劉紅. 加強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方法與途徑[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11).
[3]馬闖. 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現狀與推進路徑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4.
[責任編輯:譚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