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要:為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我采取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方法:組建合作小組;培養(yǎng)合作組長;按照獨立思考→研究探討→核對檢查→總結評價的程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關鍵詞:語文課堂 小組合作 程序 作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睘槭拐Z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有以下作法,與各位分享。
一、組建合作小組
組建小組時,尊重學生自己的意愿,以8人為一組,按學習成績優(yōu)、中、差搭配,讓他們自由組合,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等因素,進行適當調配,將一個班級組建成7個最優(yōu)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
二、培養(yǎng)合作組長
我先明確當小組長的要求、職責,然后實行民主競選,或毛遂自薦或我來試試看等辦法產生小組長。培養(yǎng)小組長關鍵在于培養(yǎng)他組織小組活動的能力,如怎樣進行預習檢查,怎樣組織討論,怎樣提問同學,怎樣指揮操作等領導小組協作互助和掌握小組的秩序等,尤其要關心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向老師匯報情況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程序與做法
1.我的小組合作按照獨立思考→研究探討→核對檢查→總結評價的程序進行學習。組間還可以開展交流、爭論、競賽等活動。
2.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運用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預習作業(yè)的檢查交流。
(2)識字教學中字音、字形的記憶檢查和字義的理解交流。
(3)作文教學中的說話、寫作交流及組內批閱。
(4)課文句段的賞析朗誦、分角色讀等。
(5)對重點內容圈點勾畫的交流檢查。
(6)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疑難問題的討論,中心主要內容的總結等。
我遵循著這樣一個原則去教學:學生能讀懂的,老師一定不講,學生能通過小組研究解決的問題,一定讓學生去討論,這樣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進而逐步學會學習。
3.小組合作學習具體案例
(1)我對生字教學基本不參與,只監(jiān)督。我現在帶的是二年級,學生們學會了使用字典后,每天字典不離書包。每兩天兩節(jié)生字課,第一節(jié)課前預習,課堂上學生查字典完成對生字的預習,內容包括:記讀音、字形、寫出部首、結構、再組兩個詞,組內交流。對于生字的書寫教學由“小老師”們完成,對于難寫的字我再適時點撥。另一節(jié)是課后的生字書寫課,完成本課一類生字地書寫,我面批面改,對錯誤及時糾正。
(2)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先獨立思考 ,再小組內研究探討,在探究過程中核對、檢查、提升。
在獨立思考方面,我教給孩子們在初讀課文時,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文章大意,在精讀課文時做批注,讓他們圈畫出自己覺得是重點的詞語,寫出自己的感受。剛開始做起來較難,比如概括文章大意,孩子們一不小心就把課文復述了一遍,于是我又教給他們方法,如先找出事情發(fā)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再進行拼接等。再如孩子們圈出詞語不會寫感受,我就教給他們角色轉換法,假如你是他會怎么想等。
在小組探究學習方面,我嚴格遵守問題設置要有階梯性;給孩子充分的討論時間;組長主持,人人參與;后進生先發(fā)言,優(yōu)秀生補充發(fā)言;匯報時不少于三人,講述要清晰,有條理的原則。如《蝸牛的獎杯》第三自然段是重點,先讓學生自讀,弄清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事,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小組研討:蝸牛得了獎杯以后是怎樣做的?心里是怎樣想的?為什么會這樣想?學生們在小組探究中,抓住了“得意洋洋”這個詞說出了牛年得到了獎杯后高傲自大,抓住了“成天”“唯恐”“生怕”等詞語感受到了蝸牛心態(tài)。在小組匯報時,我適時地引導學生們聯系自己生活實際,再次加深對以上幾個詞的理解,引導學生們體會到蝸牛從那以后每時每刻都想炫耀自己的榮譽,不思進取。接著順水推舟,拋出另一個探究問題,“這個獎杯很大很重”“很大很重”除了說獎杯本身很大很重外,你認為還有哪些意思?這個問題對二年級學生較難,于是我滲透“撥開文字看內涵”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們悟出“很大很重”還暗含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大就會象蝸牛一樣背上沉重的包袱,阻礙自己前進,使得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
4.小組合作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學習評價:
(1)變過去單純結果性評價為注重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的評價,實行鼓勵性評價,并引導學生自己與自己比較,從中體會進步,消除落后生的自卑感,增強自信心。
(2)改變過去以個人成績?yōu)闃藴剩詫W生個人為獎勵對象的做法,只有當所有的小組成員都達到目標時,才能算獲得成功。這種共同的目標、集體的評價方式促進了學生互相幫助,共同前進的集體主義思想的形成。
四、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初步成效
1.改變了以前庸懶的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中完全沒有那種被動聽命,消極模仿,簡單重復的現象,而是一片踴躍發(fā)言,積極參與的熱烈氣氛。同學們的主體精神得到充分發(fā)揮,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自我表現,自我發(fā)展。
2.班里的幾只“小蝸牛”有了自己的春天
李同學每天上早讀都打瞌睡,課堂上發(fā)呆,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考試卷只限于完成第一面的左半部分,上學以來三個學期的期中期末成績都徘徊在20分左右,現在課堂上積極舉手,課堂作業(yè)能按時完成,在本學期期中考試前我對他說:“李某,你如果能把考試卷做完我就給你點一個大大的贊,給你們小組加10分”結果這次期中考試他真的做完了卷子,得了69.5分,雖仍在班級最后,但我非常高興。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它仍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我將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地創(chuàng)設出自主——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和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