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以兵
【內(nèi)容摘要】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緊密依據(jù)考綱,結合考點、教材進行復習,優(yōu)化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復習的效率。文章在分析學生答題情況的基礎上,探討了優(yōu)化社會思品學科復習策略的問題。
【關鍵詞】中考復習 答題分析 優(yōu)化策略
一、社會思品學科中考答題情況剖析
考生的基礎題失分相對較少,尤其客觀題普遍得分率較高。但考生在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現(xiàn)將學生答題錯誤歸類如下:
1.基本概念理解不清,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
例如溫州市中考試卷:材料二中李某毆打小陳侵犯了他人的哪一人身權利?【考生錯誤列舉】把消費者權益和人身權利混為一談。
2.審題能力弱,閱讀材料和分析問題能力欠缺
例如臺州市中考卷:“進入新世紀后,中國加大了開放的步伐。比如說,2016年在杭州成功舉辦G20峰會,再如_____。”【考生錯誤列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五大、十六大等。主要原因是審題不清,忽視提示含義,出現(xiàn)答非所問現(xiàn)象。又如:“請任選一個信息,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考生錯誤列舉】部分考生沒有選取一個信息,而是把三個信息的解決方法一一寫出,畫蛇添足了。
3.缺乏對鄉(xiāng)土信息的了解,理論不能很好地聯(lián)系實際
例如臺州市中考卷:“請舉出臺州的一項經(jīng)濟建設成就?!笨忌鷮Ρ臼械泥l(xiāng)土情況不了解,回答問題答非所問,而且列舉的也不是著名的企業(yè)等。【考生錯誤列舉】部分考生列舉為小商品市場、商業(yè)街、小文湯包、肯德基等。
4.條理不清,書寫不規(guī)范,文字表達能力欠缺
例如臺州市中考卷:“為有效推進‘人水和諧,同學們決定編制一本宣傳小手冊,請擬出簡要的目錄?!笨忌卮饐栴}層次不清,實踐操作性弱,理論性強,缺乏說服力,比較籠統(tǒng),且口號式較多?!究忌e誤列舉】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基本國策;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水是生命之本。
二、社會思品學科中考復習策略
1.引導學生知己知彼
統(tǒng)一“兩標一材”,牢固基礎,構建體系。教師不僅自己要知道: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還要讓學生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從我們的教授中知道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做到知生、知已,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皟蓸艘徊摹敝附虒W目標、考試目標和教材。教學目標要求達到“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維目標??荚嚹繕朔秩齻€層次的考試要求即了解(A)、理解(B)、運用(C)。A級要求學生知道“是什么”即可,不必挖深。而B、C級要求學生不僅知道“是什么”,還讓學生理解“為什么”,學會“怎么辦”?!爸R與技能”要求學生搞明A、B、C三個目標的基本知識的來龍去脈;“過程與方法”要求學生知道解決A、B、C三個目標問題的基本方法,讀懂材料,知道運用課本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扒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則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首先,教師應將每個考點知識在結合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回歸教材,輔導學生在讀懂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把握每個考點知識的考查側重點和知識深度,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統(tǒng)一“兩標一材”既能夠明確考什么,而且能夠把握知識的要求方向。例如2017年思想品德考點41:認識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C)。從表面上看這樣的要求已經(jīng)很明確,教師和學生都知道該復習什么。但從深層次分析該考點表述是模糊不清的?!吧鐣熑巍?、“負責任的公民”涵蓋的內(nèi)容和范圍相當之廣泛。本考點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呢?如果結合《思想品德課標》2.3至2.5三條教學目標,再翻閱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的P4-29,就明確了本考點知識考查的范圍和深度。針對中考試題情況分析,中考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的考查,而這往往是被師生所忽略的地方。在平時的中考復習過程中,除了注重基礎知識的扎實、能力的培養(yǎng)之外,更應注重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其次,在課堂上巧用板書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繪制知識網(wǎng)絡,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遷移和綜合能力。由于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先進,許多教師忽視了板書在中考復習中的重要作用。本人認為在第一輪復習過程中,板書可以輔助學生重新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復習《和平與發(fā)展》主題時,筆者設計了如下的知識網(wǎng)絡板書:
此板書綜合了2017年歷史與社會考點39所涉及的九年級第七單元第二課、第三課和綜合探究七的內(nèi)容,使知識層層推進,將知識系統(tǒng)化,聯(lián)系網(wǎng)絡化。
2.指導學生“乾坤挪移”
關注時政熱點,走進家鄉(xiāng),貼近生活,關注熱點、與時俱進、博采眾家之長,才能做到,指點江山、笑談天下風云,帶領自己的學生沖鋒陷陣,乾坤挪移,扭轉戰(zhàn)局。時政、社會熱點和鄉(xiāng)土信息內(nèi)容范圍廣,時空跨度大,而且內(nèi)容相對獨立。首先,教師應注重平時對社會信息的積累。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報刊、網(wǎng)絡等途徑隨時收集相關的信息。并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同時結合書本知識進行提煉,使其條理化、系統(tǒng)化和專題化。例如“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長江經(jīng)濟帶”、“中央一號文件”、“兩會”等熱點焦點都是2017年中考需關注的社會問題。其次,教師可以采取“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編寫時政報”、“刊出黑板報”等形式組織學生熟知時政、社會熱點和鄉(xiāng)土信息。培養(yǎng)學生自覺采集社會信息,并能進行分類、加工、處理、系統(tǒng)展示,學會與同學分享,體驗學習的過程與樂趣。教師并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分析,找準和考點知識內(nèi)容的結合點,促使學生的知識升華,實現(xiàn)由事實材料到理論分析的飛躍,體現(xiàn)本學科的時代性和思想性,真正提升學生對新材料的駕駛能力、新情景的應變能力。例如復習2017年思想品德考點38: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現(xiàn)實意義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天宮二號”、“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全國普及高中教育”等時政和社會熱點,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揭示其背后的本質。
3.培養(yǎng)學生“一陽神指”
“一陽神指”要求集力于一點,一擊即中。這就要求我們幫助學生,一是先要苦練,二是用力于關鍵部位,只有這樣才能威力無窮。因此編選典型例題,掌握方法,對學生能力提升及備戰(zhàn)有重要意義。社會思品學科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重在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思考、體驗和感悟。因此中考復習搞“題海之戰(zhàn)”、“以練習打天下”是完全違背社會思品學科的教學規(guī)律的。教師在復習中應做到精講精練,提高復習的實效性。一位同行曾說過:沒有讓學生做過一張完整的中考復習卷??梢娋v精練的前提是精編精選例題。所選所編的例題應從純粹知識記憶型向知識分析、應用型問題發(fā)展,從單一型向綜合型問題發(fā)展。精選以歷年的中考題為最佳。教師除自編例題外也可放手讓學生來嘗試自編自解。況且編題本身是一個提取知識、重組知識的思維過程。在分析試卷時也可讓學生進行變題練習,拓寬學生復習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做到一材多用,一題多問?;蛘哌M行說題訓練,要求學生說清解題思路和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比較分析、知識間的聯(lián)想遷移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修煉成自己的“一陽神指”。
“一陽神指”還要求做到巧用力,提高解題能力、技巧,授生以魚,更要授生以漁。社會思品學科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種題型。中考選擇題大部分采用一材兩用、一材多用和“小專題”的形式,答好選擇題關鍵讀懂題干材料,在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運用直選法、排除法等方法進行選擇。做非選擇題應先讀懂材料和問題,看清分值。閱讀材料方面本人認為臺州市徐老師所提供的三類開放型試題的閱讀材料方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值得借鑒。現(xiàn)摘入如下:
(1)文字材料類:方法一:找出“主謂賓”。方法二:找出“人物及其動作”。方法三:找出“誰,干什么或誰,哪方面怎么樣”。
(2)漫畫類:運用上述三種方法閱讀漫畫時注意:①引導學生在描述主語或人物時,最好用“社會上有些人”或“社會上有些部門”這樣的詞。②引導學生在描述人物干什么或怎么樣時,通過預測這種行為或思想的結果來選擇用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3)圖表類:第一步找人物;第二步找項目;第三步作比較。
讀懂問題時:要注意把握題目中關鍵詞、銜接語(如:結合“……”;從“……”角度;運用“……”知識……)、提示語(如:分別、哪一方面、哪些方面……)、限制語(如:古代史、20世紀……)。題目中的分值往往會提醒考生朝哪幾方面答題。其次,找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與問題的結合點,回歸教材做好知識轉換。最后,運用學科術語,給出正確答案。做到書寫工整,條理清楚,邏輯嚴密。教師還要時常提醒學生做題時心細一些,眼亮一些,思維活一些,手勤一些。教師本身要多一點練習后的評點。通過點評揭示命題意圖,歸納解題策略,分析典型錯誤,糾正學生的各個思維定勢。
4.鼓勵學生“華山論劍”
即苦中作樂練絕技、以愉快的心態(tài)迎決戰(zhàn)。因此,營造快樂氛圍,消除恐懼,迎接中考,對學生有莫大的助益。如果我們能把快樂的樂章融入社會思品課中考復習的課堂教學中,將會成為學生復習的心靈力量,從而激發(fā)復習的熱情。中考作為升學的評價手段,有著向導、激勵、反饋和調(diào)控等多方面的功能。它帶給學生的是一種感性思考和理性探索的智慧體驗,一種才能與情趣交織成的成功體驗。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說過: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里自由自在的呼吸。教師首先要拋棄一切顧慮,卸下各種壓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快樂的復習氛圍。學校切忌在教室中設置“中考倒計時”等,人為地制造緊張的學習氛圍。學生自身在不放松復習的前提下勞逸結合,消除中考的恐懼心理,盡最大可能發(fā)揮自身的潛能,輕松應考。
結語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掌握牢固的、深刻的、理解透徹的知識,培養(yǎng)人在整個一生中都在追求“我要比今天知道得更多”的不可動搖的愿望。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引領學生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由書本回歸生活世界,在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 徐倩.《歷史與社會》試卷評講存在的問題及校正[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0).
[2] 吳林英. 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中考復習備考策略[J]. 科教文匯(中旬),2012(05).
[3] 王義婭. 撥開雨霧見天晴,吹盡黃沙始見金——提高《歷史與社會》復習課實效性的策略思考[J]. 2013(09).
(作者單位:浙江臺州市天臺縣坦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