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長安
低眼看利劍,劍上銘刻著他的謀略和智慧。鎧甲的每一塊皮革上都記載著他豐功戰(zhàn)績,但身后無數(shù)支飛箭,終將他射殺了。——這是陜北剪紙《吳起將軍》的表情,透著一股沉沉的悲涼與寒氣。
而另一幅叫《合歡樹》的剪紙,所展示的表情是這樣的:大背景是一顆極普通的杜梨樹。在進入剪紙以后,它已經(jīng)變形,變得輪廓豐滿,樹干低矮,整個樹冠成為一個桃狀。成群的野物在樹上棲息著、嬉戲著,大約還唱著歡樂的生命之歌。農(nóng)婦通過剪刀,鉸出各種各樣含義明顯的圖案,鉸出七彩斑斕的藝術的奇葩。再例如《蛇盤兔》,表情則是一幅贊美生殖崇拜、描繪交配做愛情景的剪紙。你看,樹干中分,樹干左右的兩個主角,一個是玉兔,一個是三足烏鴉;令人想起古典小說中“金烏東升,玉兔西墜”之類的話;卻在剪紙中達到完整的統(tǒng)一,組成一個和諧幸福的大同世界。最深奧的科學命題,最淺顯的生存圖景,在這幅剪紙中得到圓滿體現(xiàn),委實令人嘆為觀止。
剪紙《抓髻娃娃》久負盛名,在陜北農(nóng)村差不多家家戶戶都貼過。無論生男生女在他們過滿月時,都由接生婆或者其親屬專門為孩子鉸一幅《抓髻娃娃》來辟邪,并預示著他們一生的吉祥和富貴。圖面表情里一群抓髻娃娃,手拉著手,站成一排,對著世界唱歌。天空一輪紅日當當照耀,大地金碧輝煌,顯化出一處一處的亭臺樓閣,顯化出雜亂錯落的村鎮(zhèn),顯化出星羅棋布的羊群,顯化出喧瀉奔騰的河流,顯化出飛天的人物。塵世間一切,異常清晰,蓽縷可見,仿佛夢中情景。據(jù)一位資深的老研究員,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勒之林先生的考證,“抓髻娃娃”是我們民族的護身符或者說守護神,他甚至繼而推測之,認為“抓髻娃娃”剪紙圖案也許是最初黃帝部落的圖騰。當然,前一種考證得到了學術界普遍的認可,而后一種推測則被認為僅僅是推測而已。
數(shù)以萬計的陜北剪紙中,諸如《燕雀》、《山雞》、《大雁》、《燒玉米》、《打棗》、《女神》、《祈雨》、《碾米娃娃》、《鴛鴦戲水》、《麻錢老虎》、《花豹抓小雞》、《猴子坐蓮花》等等作品,其表情和內(nèi)涵一致,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將原始的純真躍然于紙上。而諸如《安塞腰鼓》、《黃河壺口》、《黃帝陵》、《乾坤灣》、《大美榆林》、《天下名洲》、《白云山廟》等等作品,秀陜北奇山麗水,曬風物長宜放眼量,又鉸出了時代特有的紋飾。有一幅叫《中國夢》的當代剪紙,藝術家超越時空想象,鉸出一家人坐著宇宙飛船到月球上去旅游,吳剛設“桂花酒宴”款待,嫦娥舉行“忠魂舞”晚會酬謝,成雙成對的玉兔列隊歡迎地球賓客到來……獨具匠心,表情逼真,展現(xiàn)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陜北民間剪紙,它是來自遙遠年代的一個個神秘符號。作為這塊軒轅本土,當碑載文化掛一漏萬地記載歷史的時候,剪紙藝術卻以其神秘的色彩和表情,依靠大字不識一升的農(nóng)家婦女手中剪刀,為我們展示出條條迷津。它們是裸露在眾目睽睽大庭廣眾之中的歷史沉淀物,僅僅屬于陜北大文化的一部分。在廣袤的黃土高原上,“過去時”究竟給我們留下多少大神秘,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shù),剪紙只是其中的一件而已。
陜北民間剪紙,傳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具有民族傳統(tǒng)性質(zhì),獨創(chuàng)性質(zhì),畢加索式的以“四維空間”形式出現(xiàn)的世界級作品。陜北剪紙注重于內(nèi)容與形式的結合,把中國古今文化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剪紙大膽運用流暢線條、飽滿的構圖和豐富的想象,展示獨特的思維和巧妙的技藝,在整個剪紙藝術中獨具風格,形成自己特有表現(xiàn)形式,獨領一路風騷,讓全世界驚殊。
回首滄桑,一望千年,剪一葉風云將曾經(jīng)還原。華夏錦繡,天上人間,再剪一份祝福還有祥云一片。
選自作者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