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輔仁
女教師照料昔日同事27載
文/輔仁
錢曉紅是江蘇無錫一家幼兒園老師,聽說昔日同事遭遇婚變,人生失意到處流浪,生性善良的她和丈夫把老人接到家里,又奔走為老人爭取公租房。27年來,家境不寬裕的錢曉紅和丈夫細心照料老人,即便家里屢遭不幸也從未放棄。她的誠心感動世人,昔日老同事遠房親戚趕來探望老人。錢曉紅覺得,她的善良和愛心能讓這個世界多幾分溫情,太值得了——
情同母女
1990年9月下旬的一天,江蘇無錫崇安區(qū)廣益中心幼兒園老師錢曉紅被同事所講一件事揪住了心:同事告訴錢曉紅,她在上班路上,看到一位衣服臟兮兮的老人蜷縮在橋洞墻壁旁,在深秋冷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老人雙目無神,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發(fā)呆。同事覺得有些面熟,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老人正是以前在幼兒園做過生活老師的馬蘊芳。因為急著上班,更怕打招呼老人面子掛不住,就沒有下車子。
同事所說的事讓錢曉紅頗為酸楚。馬蘊芳和她做過幾年同事,因為年齡較大,做事較慢,被園方辭退。辭退后,錢曉紅偶然從別人那里聽到馬蘊芳的點滴消息,得知她婚姻不如意,失去賴以依靠的家庭,年齡大,工作難找,無依無靠的她只能流落街頭。這種境遇讓錢曉紅唏噓不已,這次聽同事再次提起馬蘊芳的落魄,一向善良、熱心的錢曉紅內(nèi)心掀起波瀾。
受善良的父母影響,錢曉紅從小就有副古道熱腸,別人有難,只要有能力,她總會幫上一把。平時,她常悄悄跑去獻血,為社會獻一份愛心。昔日同事境況觸動了她,她決定伸出手幫幫馬蘊芳。
錢曉紅有個幸福的家庭,丈夫通情達理,女兒活潑可愛。下班回家,她對丈夫提起馬蘊芳的事,并說想伸手幫她。丈夫問,怎么幫?錢曉紅說,馬蘊芳居無定所,沿街流浪,天越來越冷,得有個落腳的地方。丈夫打量著自家70多平米的兩室一廳,稍猶豫一下,還是答應(yīng)了妻子。他知道,妻子做得對,盡管家里不寬敞,但終歸能遮風(fēng)擋雨!
夫妻倆打定救助馬蘊芳的主意,便去尋找馬蘊芳下落。兩人來到同事所說的橋洞,卻沒看到馬蘊芳蹤影。深秋的夜晚,冷風(fēng)帶來絲絲寒意,錢曉紅沒有泄氣,繼續(xù)尋找。馬蘊芳多年生活在崇安區(qū),應(yīng)該不會到太遠的地方流浪。
錢曉紅夫婦騎著自行車一條街一條街地尋找,并向路人打聽見沒見過一位流浪老人。終于,錢曉紅夫婦在街邊一個大藥房房檐下,看到一個蜷縮在角落的黑影,夫婦倆支好車子,走了過去。
借著路燈光亮,錢曉紅看到角落里的果然是馬蘊芳。老人倚靠在墻上,雙目微閉,凌亂的頭發(fā)隨風(fēng)飄舞。這種情景,讓錢曉紅差點落淚,她蹲下身子,輕聲喚:“馬阿姨,我是曉紅,您跟我回家暖和暖和吧!”
馬蘊芳聽到呼喚,睜眼辨認,認出是昔日同事錢曉紅,她搖著頭:“曉紅,謝謝你的好意,我哪兒也不去,我怕把晦氣帶給別人!”錢曉紅搖著馬蘊芳的胳膊,真誠地說:“馬阿姨,跟我到家坐坐,哪怕洗個澡也行!”也許多天沒洗澡,馬蘊芳猶豫了一會兒,終于點了頭。
錢曉紅夫婦把馬蘊芳帶回家,打開熱水器,讓馬蘊芳舒舒服服洗了個熱水澡,然后找干凈衣服給她換上。換上衣服,馬蘊芳精神了許多,此時,錢曉紅的愛人把下廚做的陽春面端上桌,讓馬蘊芳填飽肚子。吃過面條,錢曉紅把馬蘊芳帶到給她專門收拾出來的房間。
看著溫馨、舒適的臥室,多日沒有家庭生活的馬蘊芳再也控制不住感情,伏在錢曉紅肩上嚎啕大哭。錢曉紅知道,馬阿姨內(nèi)心堆積了太多辛酸,一哭就把情緒釋放出來了。
在錢曉紅夫婦的真誠邀請下,馬蘊芳安心地住了下來。看到錢曉紅夫婦每天忙忙碌碌,既照顧孩子還要上班,還要額外負擔(dān)她的食宿,馬蘊芳心里不安,幾次表示要出去住,不給錢曉紅添麻煩。錢曉紅勸慰:“阿姨,你只管安心住我這兒,就是多雙筷子,多添碗水的事。何況你還幫我照管孩子干家務(wù),已經(jīng)幫我大忙了!”
在錢曉紅安撫下,馬蘊芳安心住了下來。
很快,馬蘊芳在錢家住了一年多。錢曉紅收留同事住自己家的消息,早已傳遍社區(qū),大家都對錢曉紅夫婦的善舉十分贊賞。對于在錢家進進出出的馬蘊芳,街坊鄰居則投去關(guān)注同情的目光。有的鄰居甚至當(dāng)著馬蘊芳面,說若不是人家小錢兩口子,她還會繼續(xù)流浪呢!其實,她這種情況可以找政府反映,讓政府部門給予救助。
鄰居的議論讓馬蘊芳心里頗不自在。為了讓馬蘊芳安心住下,她和丈夫從沒給過老人冷臉,說話總是和顏悅色。然而,越是這樣,馬蘊芳越覺得自己像個外人。她再次萌生出去流浪,不再麻煩錢曉紅一家的想法。
隨后的一天,錢曉紅回到家,發(fā)現(xiàn)馬蘊芳不見了,客廳茶幾上留著一張字條:“曉紅,我想出去走走,請你們別再找我!”錢曉紅一看字條,覺得事情不妙,馬上通知丈夫四處尋找。
他們在火車站候車廳找到馬蘊芳,馬蘊芳想買票離開無錫,到上海等地流浪。錢曉紅紅著眼圈說:“馬阿姨,哪兒都沒有家好,在外邊無依無靠,還是跟我回家吧!我們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您就直說!”馬蘊芳流著淚:“曉紅,你心腸好,是活菩薩,我不愿給你添麻煩了!”
就這樣,馬蘊芳再次被錢曉紅夫婦勸回家。這件事給了錢曉紅很大觸動,她覺得老人要想有個幸福晚年,得有個安身之所,不然,她以后還會有出走的想法,丈夫也同意她的想法。
錢曉紅了解到,政府部門對弱勢群體有提供公租房政策,便多方奔走,為老人遭遇進行呼吁。她的努力得到有關(guān)部門的認可和幫助,撥給馬蘊芳一套一室一廳公租房。老人身無分文,錢曉紅出錢為老人置辦廚具及生活用品,挑個好日子,幫老人搬了進去。
有了自己的家,馬蘊芳情不自禁流了淚,這是喜悅的淚水。錢曉紅和丈夫、女兒臨走時,馬蘊芳眼里透著不舍,她擔(dān)心自己有了家,很難再見到錢曉紅一家。沒想到錢曉紅安慰她:“馬阿姨,啥時候您都是我們的親人,放心,我們會常來看你的!”說罷,她往馬蘊芳口袋塞了500元錢,說這是半個多月的生活費,讓她先拿著花。
錢曉紅覺得馬蘊芳年事漸高,沒有任何福利保障,又東奔西跑,為馬蘊芳辦理低保手續(xù)。這點錢不夠用,錢曉紅總會不定時給老人送些錢。每逢雙休日,他們一家三口帶著菜和肉,到馬蘊芳家熱熱鬧鬧做頓飯。有了錢曉紅一家的細心照料,馬蘊芳晚年過得踏實又有依靠。
時光如白駒過隙,20年轉(zhuǎn)瞬即逝。這些年,錢曉紅風(fēng)雨無阻,盡心盡責(zé)照顧與自己非親非故的馬蘊芳。老人靠低保生活艱難,錢曉紅和丈夫收入并不高,但她每月仍擠出錢,給老人一點生活費。
不僅如此,錢曉紅還常為老人買菜、買米、買油。家里做了好吃的,時刻惦記給老人送去,細心的她把不同菜放在保鮮盒封好,保證食材新鮮。老人沒有親戚,逢年過節(jié)錢曉紅把她請到家里團聚,感受家庭溫暖。
錢曉紅善舉感染著丈夫和女兒,老人家里燈泡、電器壞了,丈夫主動修理;老人家里重活、臟活、累活,丈夫主動來扛;女兒把老人當(dāng)成自家奶奶一樣孝順,一家人生活雖然簡樸但也其樂融融。
2009年,錢曉紅家遭遇重大變故。丈夫被診斷為胃癌,婆婆患腸癌過世,還在讀書的女兒突患卵巢腫瘤開刀。接二連三的打擊降臨,讓錢曉紅家庭負擔(dān)陡增,人到中年的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好人有好報,錢曉紅平時的善舉親朋好友看在眼里,如今她遇到困難,周圍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在大家?guī)椭?,錢曉紅渡過難關(guān)。
即便生活艱難,錢曉紅也沒想過放棄對馬蘊芳資助。馬蘊芳知曉錢曉紅遭遇的困難,替錢曉紅難過焦急,她恨自己沒能力幫助視她如親人的錢曉紅。有段時間,馬蘊芳每天起早貪黑撿廢品,賣了100多元錢,她買了水果、蛋奶等前往醫(yī)院看望錢曉紅的愛人,看到錢曉紅為家事操勞瘦得脫了形,馬蘊芳心疼得抱著錢曉紅哭了。錢曉紅卻笑著安慰她:“阿姨,別難過,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很快會好的!”
人有旦夕禍福。2011年秋,馬蘊芳食欲不振,人也瘦得厲害,錢曉紅帶著老人做檢查,查出是胃癌。為了讓老人減輕心理負擔(dān),錢曉紅把老人病情瞞下來,四處籌錢給老人做手術(shù)。錢曉紅所在單位知道此事,專門開展“愛心大白菜拍賣活動”,籌措善款幫助老人。
在錢曉紅四處奔走下,馬蘊芳順利進行了手術(shù)。住院期間,錢曉紅每天晚上都值守在老人病床前,為老人喂飯喂藥,端屎端尿,同病房病友起初以為錢曉紅是老人的女兒,后來才知道,她們僅僅是以前的同事,都大為感慨,說這樣的好同事世上難找。
馬蘊芳出院后,錢曉紅把老人接到自己家,精心做各種營養(yǎng)餐,讓老人恢復(fù)身體。由于病情特殊,老人只能吃流食,錢曉紅買來榨汁機、豆?jié){機,變著花樣做給老人吃。在錢曉紅精心照顧下,馬蘊芳身體恢復(fù)得很快。
2016年8月,錢曉紅動完手術(shù)臥床在家,她沒把自己生病的事告訴馬蘊芳,怕老人趕來看她。怕老人惦記,錢曉紅每隔幾天就給馬蘊芳打電話,謊說自己暑期有任務(wù),任務(wù)結(jié)束馬上過去看她。9月中旬,她身體剛恢復(fù),就和丈夫、女兒前去看望老人。
風(fēng)雨坎坷27載,馬蘊芳早已成了錢曉紅家一分子,她把照料老人看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zé)任??粗先诉^著安詳?shù)耐砟晟?,錢曉紅心里充溢著滿滿的幸福。
讓錢曉紅欣慰的是,在她的善舉感召下,馬蘊芳一個遠房親戚主動登門看望老人,并承諾會經(jīng)??赐H伺c人之間不再冷淡,每個人都能享受到親情與愛。錢曉紅說,自己的付出能讓人領(lǐng)悟到這些道理,就太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