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爾+宴子
又到了每年的暑假。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帶十一離開北京,去一個地方游玩。
每個父母都知道旅行的意義,比如,旅行是最好的教養(yǎng)。但對于我來說,最樸素的想法是:你得知道世界真的很大。你知道的越早,形成人生目標時,可參考的因素就會越多,越容易做出正確的決定。所以,在十一小的時候,我們盡可能帶他走出生活的小圈子,長大了,他就得靠自己了。
我還記得四五歲的時候,我的父親問我:你想看火車嗎?我毫不猶豫地回答:想。在我們那個小城,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不僅沒有火車,即使在繁華的街道上,也很少見一輛汽車。但是,我父親是一名司機。
那天,他開車帶著我來到隔壁的小城,站在100米開外,看一列疾馳的火車從我面前駛過,我沒想到火車那么長,我覺得自己等了一部動畫片那么長的時間,它才完全消失。
那個場景,對四五歲的我來說太震撼了。原來,真實的火車是這樣的。那時候沒有電視,沒有圖書,火車兩個字,我也只是聽過。
13歲的時候,父親帶我來北京旅游。那個年代,旅游是件特別奢侈的事情,我的同齡人很多沒離開過我們的那個小縣城。我不會說普通話,我的方言大家都聽不懂,在故宮我想問問那個小兔子擺件多少錢,但是售貨員聽不懂我說的話,我只能比劃。后來的幾天,我像啞巴一樣,需要說話的時候,就讓陪著我們逛的一個親戚出面。
在世界面前,覺得自己好渺小,渺小到居然都無法跟人溝通。但我依然記得我在故宮買了貓頭鷹胸針,在王府井街頭買了席慕蓉的詩集,在大柵欄買了當時最流行的馬海毛外套……雖然我所有的印象僅僅是買買買,但我就是在那個時候,決定回去后好好學(xué)會普通話,而我,將來是一定要來北京的。
十年后,當我真的來到了北京,工作,安家,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孩子,走出北京,半徑越大越好。
兩歲半,十一第一次坐火車回山西老家,十一第一次知道原來離開北京是需要坐火車的,而且火車上居然會有那么多人,他們的老家都在山西嗎?三歲半,和其他同伴一起去了海南,他一點也不適應(yīng),明明還是冬天,為什么一下飛機就必須穿短袖短褲了?四歲半,我們?nèi)胰チ讼愀?,迪士尼樂園瘋玩之后,香港成為他最愛的城市,雖然在放煙花的時候,他已經(jīng)趴在我的肩膀睡著了。之后,我們?nèi)チ怂類鄣尼陨缴倭炙隆ⅫS山,以及武夷山、恒山……他特別喜歡爬山,每征服一座山,我們兩人都特別高興,就像考了一百分。當然,也去過一些城市,太原、西安、杭州、青島、洛陽、開封、珠海、廣州等,他下一個目標是臺灣,因為語文課本上說,“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p>
現(xiàn)在他10歲,我不知道哪個地方會對他的未來產(chǎn)生影響。但我知道在我的13歲,因為北京,23歲的我的人生發(fā)生了改變。
耳爾:前資深媒體人,圖書經(jīng)紀人。擁有公號﹃多余的婦女﹄,專供孩子媽,涵蓋親子、八卦、生活、兩性等各種精(di)彩(diao)話題,努力讓多余的生活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