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蕭
復旦女神“愛的?!?/p>
1905年5月27日,復旦大學誕生。幾個月后,嚴幼韻在天津出生。祖父嚴信厚曾是李鴻章的幕僚,后來經(jīng)營實業(yè),成為中國東南首屈一指的大商人。父親嚴子均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并且和嚴信厚一樣熱衷慈善。
嚴家雖然是典型的富豪之家,但同時也有濃郁的文化氛圍,比如嚴幼韻的母親就非常喜歡閱讀,尤愛詩歌,枕邊總是放著一本書。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嚴幼韻,有著傳統(tǒng)大家閨秀的一面,更有著西式開化的做派。
她先是在14歲那年進入天津中西女中學習,后來舉家遷回上海后,在1925年成為滬江大學首批女學生。因為感覺滬江大學校規(guī)太過嚴厲,1927年嚴幼韻轉(zhuǎn)入復旦大學讀大三。
1927年的中國正在經(jīng)歷大革命,復旦大學當時主要是學生自治。學生自治會決定招收女生,招生時,嚴幼韻就開著小車來報名。很快,嚴幼韻就成為復旦的焦點——這個開著小車到學校上課的美人,每天都要換一身旗袍。
隨后,她就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愛的福。這是因為當時很多男學生都愛慕她,甚至每天到校門口,總有兩個男同學站在門口來看看。但大家不知道她的名字,就按照她的汽車牌號稱她為“84號小姐”。而一些男生就順著英文“Eighty Four”的滬語發(fā)音故意將之念成“愛的?!?。
嚴幼韻美麗本天成,但更為難能的是她的勤奮好學:在復旦短短兩年,就修習了整整135個學分。
馬尼拉中國外交官遺孀們的主事人
1929年,從復旦畢業(yè)后,嚴幼韻與年輕的外交官楊光泩結(jié)婚。一個是滬上名媛,一個是青年才俊,兩家都家世顯赫,自然引起了整個上海灘的矚目。這場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的有上千人參加的婚禮,也成為舊上海繁華與摩登的縮影。
婚后不久,楊光泩奉國民政府派遣赴歐任職,作為外交官夫人的嚴幼韻自然也要一同前往。楊光泩能力出眾,不斷升職,1938年,他接受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的請派,以公使銜出任中國駐馬尼拉總領(lǐng)事,為抗戰(zhàn)募集捐款。
嚴幼韻明白自己所擔負的責任,因此開始涉足社會活動。她被推選為中國婦女慰勞自衛(wèi)抗戰(zhàn)將士會菲律賓分會名譽主席,幫助開拓新的募捐渠道。從1940年到1941年,她們匯給國民政府的錢款是以往總和的十倍。在自傳中,嚴幼韻對能為祖國的抗戰(zhàn)出力感到快樂。
但這種快樂沒能持續(xù)多久。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盡管馬尼拉宣布成為開放城市,希望通過保證不抵抗即將到來的日軍,能夠避免更大的破壞,但是日軍的轟炸并沒有停止。
1942年,日軍占領(lǐng)了馬尼拉,并逮捕了楊光泩和其他七位領(lǐng)事官員。直到抗戰(zhàn)勝利后,嚴幼韻才知道他們都已經(jīng)犧牲。當時,日本憲兵司令要求楊光泩制定一個向華僑籌集2400萬比索(約1200萬美元)的計劃,被楊光泩拒絕。“日本人知道自己的野蠻行徑違反了國際公約,一直秘而不宣?!眹烙醉嵲谧詡髦姓f。
丈夫的“消失”,讓外交官的太太們自動聚攏到嚴幼韻那里。一切都變得艱難起來:原有的房子都被日軍查封,物資被沒收。搬到老房子后人口激增,矛盾和爭吵不斷,期間還伴隨著日軍士兵耀武揚威。嚴幼韻瞬間從享受一切的闊太太變成了維系這個“共同體”的大總管,她帶領(lǐng)女人們將草坪開墾成菜園,養(yǎng)雞養(yǎng)豬,還要調(diào)節(jié)各方的矛盾。
和其他太太同樣只有三十五六歲的嚴幼韻做得不錯,日子終于趨于平靜,家里有了彈鋼琴和打橋牌的聲音。2015年5月,《一百零九個春天:我的故事》在復旦大學舉行首發(fā)式,在會上,她的二女兒楊雪蘭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母親是潤滑劑,大家都愛她。我小時候沒感到什么痛苦,只有愛?!?/p>
從聯(lián)合國官員到顧太太
二戰(zhàn)勝利后,嚴幼韻帶著三個女兒回到了美國,之后進入了聯(lián)合國禮賓司,成為聯(lián)合國首批雇員。她的工作內(nèi)容是所有有關(guān)禮儀方面的事宜:接待剛剛赴任的大使、安排他們遞交國書,各國元首到訪的迎送、清關(guān)、酒店和車隊安排等。
在聯(lián)合國工作的十三年間,嚴幼韻不僅在事業(yè)上取得了成績,而且三個女兒學有所成,后來不僅在各自領(lǐng)域做出了成績,而且還都建立了讓人羨慕的家庭。長女楊蕾孟是資深編輯,經(jīng)手出版了包括《基辛格回憶錄》在內(nèi)的250本書;次女楊雪蘭,在1989年成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歷史上唯一的華裔副總裁;三女楊茜恩在房地產(chǎn)開發(fā)方面卓有成績,但因病較早去世。
看到女兒們逐漸成長,組建家庭,嚴幼韻也終于可以放心地追求自己的晚年幸福了。回到美國后,顧維鈞給了嚴幼韻很多支持和幫助,兩人早有結(jié)婚打算。但當時顧維鈞和黃蕙蘭還沒有離婚,盡管他們已經(jīng)分居近二十年了。據(jù)嚴幼韻在自傳中說,這是因為黃蕙蘭舍不得大使夫人的頭銜。直到1956年,顧維鈞卸任臺灣當局的“駐美大使”一職后,才終于辦理了離婚手續(xù),與嚴幼韻完婚。此后,兩人相伴了18年,直到顧維鈞去世。
朋友圈里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
兩任丈夫都是民國杰出的外交官,加上自己本身又是熱愛社交的名媛,這使得嚴幼韻擁有一個龐大的朋友圈。
隨楊光泩到歐洲期間,嚴幼韻與蔣士云、貝祖貽夫婦,胡世澤、陳秀英夫婦,以及張福運夫婦,成了好友。蔣士云也是江南名媛,與張學良有過一段交往,后來嫁給了著名建筑師貝聿銘的父親銀行家貝祖貽。胡世澤是首位中國籍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張福運則是中國第一個留學哈佛的學者、中國現(xiàn)代法學家,曾擔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海關(guān)總署署長、稅務總署署長等重要職務。在歐洲期間,嚴幼韻還和黃蕙蘭頗有交往。
在香港,宋子文夫人張樂怡成為了嚴幼韻的另一個閨蜜。而在馬尼拉,除了菲律賓的政要外,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和趙四小姐趙一荻也是聚會上的???。待與顧維鈞結(jié)合后,這位中國最著名的外交家的朋友圈自然也納入進來了。比如原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lǐng)事何鳳山等。
而在自傳中,我們還能看到如民國古錢幣收藏家張叔馴、榮氏家族的榮鴻三、孔祥熙女兒孔令儀、商人董浩云和他的兒子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上海銀行老總朱如堂夫婦、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張幼儀的妹妹張嘉蕊、譚延闿的女兒譚端等等。這還沒有算上兩任丈夫的家族那邊龐大的親戚團。所以,透過嚴幼韻的朋友圈,如果我們仔細挖掘,幾乎可以窺探到整個中國近現(xiàn)代史。
維系這樣一個朋友圈,當然不能光靠牌局和派對,更重要的是嚴幼韻一直堅持的“惠及他人”的人生哲學。這種哲學甚至推展到嚴家、顧府的每一個傭人,他們都曾親身體驗過嚴幼韻式的體貼。
在過了百歲之后,老太太麻將打得越來越少了,但每年大大小小的派對必不可少。每次見人,她仍然是當初滬上大家閨秀的做派:要穿精心剪裁的旗袍,描紅妝,灑香水,攏好頭發(fā),踩上高跟鞋才肯出現(xiàn)。
(摘自“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