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景若 浙江省海寧市機關幼兒園
“倒,不倒”
——小木片的探索之路
文/郭景若 浙江省海寧市機關幼兒園
結構簡單的小木片總會帶給孩子們無限的快樂。孩子們喜歡在小木片的世界里靜靜地去探索,薄薄的幾片看似雜亂無章的小木片在孩子們手中會不斷變高,變長,變大……孩子們會說:“這是我的火車?!薄斑@是我的飛機?!薄斑@是我的小船。”……
小班孩子剛剛開始接觸小木片,對小木片的建構經驗還比較弱,在嘗試幾次以后,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壘高活動有了很大的興趣。于是,我們在班里開展了“怎么搭才能越搭越高?”的小木片探索之路。
一開始,孩子們是無意識地壘高,杭杭把所有的小木片亂糟糟地堆在一起說:“這是我的小山,我的小山越來越高了?!碧焯爝€順手扔了一根火柴說:“著火啦,著火啦!”孩子們圍在一起還開心地玩起烤火的游戲。成成把小木片一片片堆起來說:“我的也越來越高了?!痹诤⒆觽兊氖澜缋?他們嘗試用了各種不同方式來呈現(xiàn)壘高。心心、燁燁嘗試用四片小木片圍合起來壘高,說:“這是我們的高高的房子?!蹦憧?孩子們每建高一層,就無比地興奮。細細地去觀察,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壘高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小木片是橫著放的,有的小木片是豎著放的,有的是相互交替放的。從最初的幾層到十幾層,越往上搭小木片越容易倒下來。第一個發(fā)現(xiàn)高高的房子倒了以后,孩子們很興奮地就喊:“倒啦,倒下來啦?!庇谑?接二連三的所有高樓都開始倒了,嘩啦啦,嘩啦啦……只聽得小木片的聲音一陣連著一陣,大家都沉浸在“倒下來”那一剎那的快樂世界里。
故事解讀: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們每一次建構的最終興趣點都停留在高高的樓房嘩啦啦地倒下那一刻。如何把孩子的興趣點轉移過來,是需要通過教師不斷地講解引導,還是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討論? 需要怎么樣的方式才能引起孩子們自己的思考,轉變孩子們自己的想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好,那就讓我們一起靜等花開,看看孩子們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想法,如何慢慢開創(chuàng)一片新的建構天地。
于是,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老師把小木片的建構照片會在電視機里滾動播出?!澳憧?這是我?!薄拔液蜆窐吩谝黄鸫罘e木。”聚在一起欣賞的孩子們看到自己出現(xiàn)在電視機里可高興了?!肮?你的房子倒啦?!薄澳愕囊驳估??!焙⒆觽兛吹礁邩堑瓜碌恼掌?,依然覺得好開心,還會沉浸其中。這時天天卻說:“你的不好,全都倒了,我的很高很高的?!薄笆茄?,天天的高樓又高又穩(wěn),真棒。”老師輕輕地隨口附和著。照片播放幾天以后,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們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變了——心心說:“樂樂,你搭得樓房好高啊,我下次和你一起搭好嗎?”辰辰說:“樂樂,我下次搭得比你高好不好?”
故事解讀:在電視機里的照片是老師特意選擇過的,把孩子們活動的鏡頭捕捉下來,巧妙地存在電腦上讓孩子們自己去欣賞,兩組照片里有強烈的對比效果。果然,可以從孩子們的聊天中可以看出來,盡管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應該怎么做,孩子們的想法卻隨著同伴間的討論而發(fā)生著變化而變化,慢慢地從高樓倒下來的那一剎那,開始關注到高樓又高又穩(wěn)。
在接下來的幾次小木片活動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高樓開始有搖搖欲墜的感覺時,就喊自己的小伙伴來幫助,盡量想著不讓自己的高樓倒下來。這座高樓已經搭得有模有樣了,差不多快和小朋友一樣高了。這時,孩子們又突然大聲說:“我的快要倒下來了?!边@時,馬上就有邊上的孩子跑過來說:“我來幫助你?!边@孩子馬上伸出兩只小手去扶住了高樓,說:“你幫我扶住,我來搭。”孩子們相互輪流一起合作,這座高樓的高度又繼續(xù)往上升了一點。孩子們開始有意識地要往上搭,并且不想讓自己的建筑倒下來,在想辦法怎么去穩(wěn)固它。“我們搭得慢一點吧?!薄拔覀円⌒囊稽c哦!”“咔嚓咔嚓”,把孩子們的友愛的想法趕緊拍下來,等下放在電視里又可以進行滾動播出,讓孩子們來欣賞咯?!澳憧矗业恼掌?,這是我,這是我?!薄皭倫?,這是我們一起搭的高樓啊?!薄跋麓挝覀儊泶?,你幫我扶牢好嗎?”……
故事解讀:幾次小木片建構以后,孩子們對自己的高樓很有成就感,越往上搭孩子們就顯得越來越小心翼翼了。孩子們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照片滾動播出以后,孩子們以聊天的方式討論著高樓怎么搭才可以越來越高,也會越來越穩(wěn)了。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焙⒆觽冊趧倓偨佑|小木片時,也嘗試了很多次的壘高方式,對于小木片為什么會突然倒了下來也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何拓展幼兒自己的經驗?如何將孩子的作品進行展示與分享?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電視機上播放了滾動照片,孩子們自由地分享與討論,在多次的壘高的經驗下,孩子慢慢領悟了其中的經驗。孩子們也從開心倒下的一刻轉變到嘗試去探索怎么搭才能越來越高。他們會自發(fā)地請來同伴一起幫助;會在建構中越來越小心地往上搭;會叫上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來欣賞;也會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努力嘗試,不斷地調整。從孩子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雖然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在嘗試搭高樓,但每個孩子的建構的作品卻不是千篇一律的。細細地去觀察,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壘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小木片是橫著放的,有的小木片是豎著放的,有的是相互交替放的。在每一個建構作品中都有孩子們自己獨特的想法。
從開心地倒——不想讓高樓倒下來——請來小朋友幫助。倒,不倒?這也是孩子們在建構活動中的一個進步吧。孩子們在小木片的世界里執(zhí)著地探索著,在“怎么搭才能越來越高?”可以漸漸過渡到“怎么搭才能越來越穩(wěn)”,讓孩子們自主地探索自主地發(fā)現(xiàn),在小木片的世界里獲得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