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霞云
內(nèi)容摘要:本文就古典詩詞的鑒賞意義論題,指出了古典詩詞的鑒賞內(nèi)涵;闡明了古典詩詞鑒賞存在的問題;論述了以古典詩詞鑒賞來弘揚人文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及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詞能力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古典詩詞 鑒賞 內(nèi)涵 意義
2017年全國高考卷語文2作文題是從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6、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古詩句的考察確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除了對詩句內(nèi)涵的理解,如果你對它有創(chuàng)新的理解或者自己的看法那就另當別論了。六句古詩詞都是哲理類詩句,寫作時把道理分析出來才有利于發(fā)揮。
一.古典詩詞的鑒賞內(nèi)涵
鑒賞是對古典詩詞的鑒定和欣賞。對古典詩詞蘊含的形象、思想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判的思維活動和過程。人們在鑒賞中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一般都從古典詩詞具體感受出發(fā),實現(xiàn)由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的認識飛躍,既受到古典詩詞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豐富。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過去已經(jīng)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文化知識對古典詩詞進行感受、體驗、聯(lián)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
二.古典詩詞鑒賞存在的問題
其一,思想觀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在古典詩詞鑒賞教學中相當一部分的教師認為,在古典詩詞鑒賞教學中只要“掃清字詞障礙”,會翻譯詩句大意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wù),因而將教學目標歸位于識記的等級上。其二,以繁瑣作者介紹替代時代特色。只介紹作者的字、號以及作品,便開始講授詩詞內(nèi)容。其三,以字詞的解釋代替了句意的完美性。
三.鑒賞古典詩詞以弘揚人文精神,提高審美情趣
我們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立人”,而語文教育落實到人文教育上時,就是給人建立一種精神底子,即給人的生命以一種亮色。因此,語文教育應該是一種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潛移默化的教育。短時間內(nèi)可能看不出來,時間長了其效果就會顯現(xiàn)出來。古典詩詞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資源,這些正是當代青少年所欠缺的,所以,弘揚人文精神,進行人文教育,應該是古典詩詞的重要作用之一。要進行“立人”教育和精神墊底的教育,必須以教材的人文性作為基礎(chǔ)。其中文學作品的教育又是重中之重,文學作品的教育是求真求美的教育。楊文先生在談到閱讀文學名篇的感受和作用時說:“這里沒有一本正經(jīng)地講修養(yǎng)、講哲學,但是一種美妙的修養(yǎng)和哲學就毫無痕跡地從你的口中滲入你的血液,滲入你的生命感受的深處,成為你的生命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名篇佳作如水瀉地,是流瀉于民族靈魂中的性情和哲理,是一種具有強大的滲透心靈的能力的活語言學、活審美學和活精神哲學?!闭Z文教學突出文學教育,才能體現(xiàn)并突出人文性質(zhì)。
四.鑒賞古典詩詞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能力
能力培養(yǎng)既是基礎(chǔ)、手段、過程,又是目的。閱讀能力既包括解讀古漢語的能力,還應該包括對作品人文精神的理解和吸收。在古典詩詞教學中,應淡化文言語法教學,避免機械地做詞語解析訓練,而要在誦讀上下功夫,要多讀、苦讀,還要背誦一些經(jīng)典名篇。學生讀了相當數(shù)量的古典詩詞之后,混沌的心靈開化了,精神境界升華了,情趣高雅了,言談舉止文明了,寫作時文思暢通了,這就是一種能力,而且是最重要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語感之后,領(lǐng)悟、化解、解讀古漢語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例如,在南唐詞人李后主李煜的《虞美人》的鑒賞過程中,首句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詞人李后主為何要思考“春花秋月”,他又有“什么往事”,教師對肯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學生對李后主的思考很懵懂。所以要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來探討詞人作為后唐的國主,此刻“思念故國、亡國之痛”的悲傷情緒。“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厥淄簦頌閲?,過去許許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會弄到今天這步田地?據(jù)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透過此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時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通過展開課堂互動,不僅能夠?qū)υ~人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能夠有很好了解,體驗詞人當時的情緒。而且在互動中,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陳國仁.為詩詞教學插上讀寫雙翅——古典詩詞教學初探[J]. 魅力中國,2009,(29).
[2]蘆春雷.淺談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語文古詩教學[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11):116.
(作者單位:荊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