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英
(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外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高志英
(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外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腹部手術患者18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對照組行普外科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睡眠質量和對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和使用催眠藥物等各項睡眠質量指標評分和術后1 周疼痛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78%(88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69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部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患者術后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臨床應用具有指導意義。
綜合護理干預;術后;睡眠質量;護理滿意度
手術治療是目前針對特定病例實施的最有效治療方案,具有徹底消除病灶、快速修復損傷的作用。但手術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式治療方式,會對患者機體造成傷害,導致機體內臟器官受累,引發(fā)疼痛,從而影響到睡眠質量和術后恢復。手術過程中及手術后患者出現(xiàn)疼痛是一種必然的現(xiàn)象,這與手術操作及患者自身情況有一定的關系,一般在術后6 h麻醉藥物失去作用后,開始加劇,由疼痛而產生的機體應激反應可影響患者血壓、呼吸、睡眠等多個方面,給患者術后恢復造成不利影響[1]。醫(yī)學研究表明,對術后患者實施科學的護理干預,有效緩解術后疼痛,對提高睡眠質量和患者術后恢復具有積極意義[2]。本文旨在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外科收治的180例腹部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0例。觀察組男58例,女32例,年齡22~74歲,平均(52.97±4.73)歲,手術類型:直腸癌根治術24例,闌尾切除術35例,胃修補術8例,膽囊切除術20例,其他3例。對照組男61例,女29例,年齡21~73歲,平均(53.28±5.19)歲,手術類型:闌尾切除術37例,直腸癌根治術22例,胃修補術6例,膽囊切除術21例,其他4例。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簽訂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研究。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普外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①健康教育: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相關健康知識教育培訓,使患者對所患疾病和治療方法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解釋疼痛發(fā)生的原因和機制,并與主管醫(yī)師進行有效溝通,正確評估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指導患者術前保證充足睡眠。②心理護理:針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患者對疼痛耐受程度的差異,術前給予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營造積極面對手術的心理狀態(tài),傾聽患者主訴,并通過介紹同樣病例的術后體會,來增強患者應對手術的信心,避免患者術前發(fā)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障礙。術后不以自己體驗來評判患者的感受,鼓勵患者對疼痛感受及時表達,激發(fā)機體產生內源性嗎啡物質,緩解疼痛程度。③環(huán)境護理:針對患者術后更有利于切口愈合的環(huán)境要求,護理人員要保持好病室溫濕度和空氣清新,通過音樂和擺放植物讓患者放松心態(tài),促進睡眠。④體位護理:術后指導患者采取半臥位,以減緩腹部切口拉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并協(xié)助患者每2 h更換一次體位,更換體位時,切實注意避免壓迫、扭曲和牽拉預留管道,防止增加患者疼痛。⑤行為指導: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咳嗽或深呼吸時要用力按住刀口,防止由于腹部用力過大牽拉傷口引起疼痛。鼓勵患者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轉移和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減輕疼痛程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睡眠質量、1 周后疼痛情況和對護理滿意度。①睡眠質量評定標準:選擇匹茲堡(PSQI)睡眠質量指數(shù)問卷進行評價,總計24個評分項目,每個項目賦值0~3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②疼痛評定標準:選擇NRS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進行評分,賦值0~1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7~9級為重度,4~6級為中度,1~3級為輕度。③護理滿意度評定標準:通過自評問卷進行,分為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患者例數(shù)×100%。
2.1 睡眠情況 觀察組睡眠各項情況、日間功能的比較上,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催眠藥物使用及日間功能比較±s,分)
2.2 術后1周疼痛情況 觀察組術后1周輕度疼痛患者例數(shù)明顯多于對照組;在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比較上,觀察組人數(shù)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1周疼痛情況比較[n(%)]
2.3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88例滿意,2例不滿意,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69例滿意,21例不滿意,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6.6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疼痛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產生的一種應激性反應[3]。外科手術疼痛是在對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對機體組織結構造成某些損傷引起的患者疼痛。術后疼痛所引起的應激反應不僅能夠使患者心率加快,血管收縮,增加患者肌肉張力,出現(xiàn)肌肉痙攣,導致患者術后無法活動;還會增加患者精神痛苦,致使無法入睡、食欲不振,產生焦慮、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術后恢復和生活質量[4]。綜合性護理干預,通過術前健康教育,使患者對術后疼痛和疼痛產生的不良后果有一個清楚全面的正確認識,樹立起患者應對術后疼痛的信心;通過術前心理疏導和術后鼓勵讓患者及時表達疼痛感受,促使機體產生內源性嗎啡物質,增加患者對疼痛的耐受程度。綜合性護理干預以人為本的護理措施,使患者在一個舒適、放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術后恢復,對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緩解焦慮,利于術后創(chuàng)口愈合起到了關鍵性作用[5]。研究結果顯示,在睡眠情況、疼痛改善的比較上,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護理干預更能改善患者術后疼痛狀況,提高生活質量,有利于手術傷口愈合和治療預后[6]。
護理滿意度是患者對護理工作好壞進行評價的主要指標,綜合護理干預以患者為中心,通過環(huán)境護理、體位護理和健康指導等舒適護理措施,使患者時刻感受到來自身邊的關懷和關愛,避免了不良情緒的發(fā)生,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治療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腹部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提高睡眠質量,增加患者護理滿意度,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1] 郭萍,于燕,張莉,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5,2(18):150-152.
[2] 郭巧麗.針對性護理在減輕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疼痛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19):2475-2476.
[3] 陳銀霞.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6):151-152.
[4] 黃玉香,沈瑞子,葉紅萍,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價值[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5,35(30):234-236.
[5] 肖仕琪,高秋霞,彭虹彩,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遼寧醫(yī)學雜志,2015,29(6):350-353.
[6] 莫彩銀,管彩菊,歐陽紹基.綜合護理干預在提高雙側鼻腔填塞患者睡眠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10):1374-1375.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8.120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