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舒芊芊 編輯 | 吳冠宇
香椿之味
◎ 文 | 舒芊芊 編輯 | 吳冠宇
霏霏春雨過后,你會看到長江南北的椿樹頂端那一棵棵香椿芽像充滿了紫血的羽毛一樣沖頂而出,閃著耀眼的光,春風過處,潮濕的空氣里散發(fā)著奇異香烈的氣味。
在我的家鄉(xiāng)湖南,香椿芽,正是在清明至谷雨前后最美味的時食了,她們靜靜地站在枝頭,吸引著人們對她的盎然興致。愛椿的人,趨之若鶩,迷戀一般年年在等。不愛椿的人,也會歆羨愛椿人津津樂道時的眉飛色舞。
不知你可曾見過民間割香椿芽時的景象,與其說是割椿芽,不如說是歡快的家庭游戲。谷雨前,第一茬椿芽在樹頂的枝口里崩裂,先是一小撮,一天天在春雨的滋潤催發(fā)下,逐漸舒展開來,芽色由最初的鮮紅變成紫紅,仿佛充盈了飽滿的血液,芽體也漸漸肥嫩起來,掐指可破,此時便是采摘的最佳時機了。
香椿樹長勢兇猛,個頭躥得極高,人們會搭著樓梯爬上屋頂去掰芽頭,他們熟識香椿樹的習性,會小心翼翼地將萌發(fā)出的嫩芽從芽根部整個掰下,少留芽苔,這樣芽根部便能趕在谷雨結束前再分生出第二茬的芽片。
遇上更高更遠的,也難不倒嘴饞的人,他們會做出一種名為“高枝鐮刀”的工具來割高處的香椿芽。因為顧忌到香椿樹的切口一旦被太陽曬到就難以再發(fā)新芽,于是人們一定會趕在太陽出來前帶著孩子們來割椿芽。他們手握高枝鐮刀,左右開弓,瀟灑自如,鐮刀刀片無聲地劃過,香椿芽在樹尖輕輕跳躍,準確無誤地落入樹底下孩子手中候著的簸箕里,一劃,一落,一陣歡呼聲……春日的早晨便格外地熱鬧起來。人們讓割下椿芽的口子上留著夜晚的露水,枝頭的切口很快就能愈合,再靜候著過些日子第二茬椿芽的綻放。
看熱鬧的娃娃里有乖乖端著簸箕在樹下接椿芽的,也有膽大的男孩子,氣昂昂地站在樓梯上學大人的樣子跟著用鐮刀割椿芽,一點不在乎晃晃悠悠的梯子和底下捏著一把汗的小伙伴,就算是摔下來,也能縱身一躍,來個鯉魚打挺,拍拍塵土又往上爬。
一個時辰下來,香椿芽能收到滿滿一簸箕,孩子們便你追我趕迫不及待地帶回家,求母親給做上一頓好吃的。
人們對食物天生有著一種感恩敬畏的心,這是上天給予的禮物。如何保留食物的原味,激發(fā)出最美味的口感,是每一個母親最熱衷的頭等大事。
影響/云子/東方IC
影響/劉君風/東方IC
把香椿芽摘洗干凈,焯水后在砧板上切成小段,那股奇異香烈的味道如同青煙驟然冒起,趕緊和新鮮的雞蛋液攪拌均勻,熱鍋冷油,掌握好火候下鍋,會聽到呲呲的聲音,蛋香和著椿香飄滿一室,蛋黃配著椿紫煞是養(yǎng)眼,更感覺春暖花香,和風蕩漾了,在細細地咀嚼中,這股異香會變得悠長且濃郁。
如果留心,你會發(fā)現(xiàn)香椿不僅味美,寓意也頗為討喜。“椿萱并茂”、“椿庭”、“椿壽”、“椿齡”皆為祝福父母健康長壽的吉祥話語。近年極火的電影《大魚海棠》的開篇也提到了莊子在《逍遙游》中的這一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也是意為父親如椿樹一般高大長壽。可見,香椿之味,遠不止那種醇厚的異香,更為著香椿所寓示的深遠意味。
今年的春雨格外綿長,父親在這個春天驟然病倒了,整個人懨懨的,沒有氣力。母親看到這般情形,心里甚是著急,每日想著法子給父親做些啟胃口的小食,好讓他恢復食欲。她托市場賣菜的農家大姐給留下了兩小把剛剛割下來的鮮嫩色郁的香椿芽,給父親拌一道“香椿拌豆腐”,將香椿芽細細切碎,灑在一塊白嫩的豆腐上,淋上一小勺頭抽,再滴上幾滴芝麻油,用筷子輕拌幾下。父親便感到異香撲鼻,幾筷入口,瞬時清爽無比,慢慢氣也順了,胃也開了。之后的日子里,父親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慢慢能吃些湯、粥和蔬菜,隨著春日逐漸轉暖,父親的身體也慢慢康健起來。
真正的美味,是味覺的極致體驗后刻入心扉的那一道痕跡。這個春天,如果你來我家,剛好我在,那就讓我們和母親一樣輕摘著盆里的香椿芽,沉浸在雞零狗碎的春日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