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璐
【摘要】水景以它獨特的觀賞特性和美學表達方式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個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園林水景景觀創(chuàng)作中需要考慮各種要素的表達及在具體造園環(huán)境中的應用,動靜結合,山水融合,臨水建亭等。在園林水景景觀設計中只有不斷地探索、與時俱進,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居住環(huán)境。本文從水景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性入手,對園林景觀中的水景設計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水景景觀;園林設計;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1、水景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性
在我國的現(xiàn)代化城市建筑中,大多依托于自然水系而發(fā)展,而且借助水系能夠促進商業(yè)貿易繁榮發(fā)展。從我國的傳統(tǒng)園林設計中可以發(fā)現(xiàn),水景設計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幾乎在所有的園林景觀中,都包含了水景元素。當前,在園林景觀中的水景主要包含了天然水景以及人造水景。天然水景主要指的是依賴于天然的地勢特征、建筑山水、自然景觀而形成的水景。在園林景觀建造的過程中,通過協(xié)調處理水體、建筑以及植物三者的關系,能夠更好地引起人們的注意,使園林景觀的意境更加深遠。
1.1以水景設計來襯托園林景觀
在園林景觀中包含了水體、建筑、山石以及植物等各種自然景觀,使這幾方面之間充分的結合起來,可以使自然景觀更加具有特征,山水嚴密結合起來,把水的風韻、氣勢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感受。
1.2可以反映地域特征
好的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規(guī)劃時,并不是完全的照搬別人的規(guī)劃風格,而是對當?shù)氐膮^(qū)域特征進行充分的考慮,結合當?shù)氐奈幕瘉碓O計園林水景,使自然風景、人文建筑景觀充分的結合起來,形成協(xié)調的關系。
1.3使自然園林景觀更加的活化
在園林景觀中設計水景,可以使園林水景愈加具有空間感,充分發(fā)揮水景的流動性特征,使用水景給園林景觀營造出良好的立體界限,使游客的視覺范圍進一步加強。此外,在園林景觀中使不同的水池相互進行組合,可以使人們感受到視覺上的層次感,園林景觀的空間進行有效的重疊。
2、園林景觀中的水景設計策略
2.1空間設計
水景在有限的空間中通過各類組合以及其它景觀的融合,就使園林景觀有了靈動性。(1)大面積的水體對景觀在空間上有一定的延伸作用。水若虛似無的形態(tài)延伸了園林景觀的視覺效果,水中的倒影豐富了景觀內容,并擴展了景觀空間。面狀的水在景觀設計中常采用多個形狀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立體水池,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多變的效果,具有拓展空間的效果。(2)點式水景因為具靈活小巧特性,在環(huán)境設計中經常與親水平臺、花壇等結合,組成跌水、噴泉等。在園林景觀空間設計中成為吸引人們目光的焦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線式水景通常采用活水元素,與噴泉、景觀湖等形成景觀。從點式水景延展性的不同可分為平直型和折型,景觀中的河、湖具有流向性,能形成主要的軸線,能夠自然的劃分園林景觀空間的界限,引導人的視線而且不會顯得突兀,在某一方向是延展并且形態(tài)狹長稱之為折型,在林中若隱若現(xiàn)的溪流,蜿蜒曲折,十分含蓄,給人營造出一種連綿不斷的空間感。
2.2山水融合
自古中國園林水景景觀設計中就有“無山水不成園”的說法。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將山水二者進行巧妙地融合可以增添水景的美。山的高大巍峨與水的柔婉清麗互相襯托,更能夠凸顯山的剛毅,水的柔和。如承德避暑山莊,依托自然地貌特征,山巒雄偉壯觀,湖泊波瀾壯闊:山是園林的骨架,水是園林的血脈,山有峰巒、有崖谷、有巖洞、有峭壁,水有湖池、有瀑布、有溪流、有泉眼:山水相依相融,水繞群山流動,山因水活,相映成趣,園林生機勃勃。
2.3臨水建亭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靜中有動,寂中有聲:水面開闊明朗,有的碧波萬頃,有的寧靜致遠,情趣各異。水體建亭是在水體中依水而建的亭子,能夠增加水景的趣味性與美觀性,為人們提供休憩的場所。為了突出水景不同的景觀效果,小水面的亭子適宜建造在低鄰水面:而在碧波坦蕩的大水面上應臨水高臺建亭,或者選擇在比較高的石塊上,能夠觀看近處的水和遠處的山,人們處身其中妙不可言。一邊臨水、多邊臨水或四周都被水環(huán)繞起來等都是多種不同形式的水體建亭:在岸邊的石磯上、湖心臺基上或在湖心小島上都可以臨水建亭,不僅增加了水面景色的豐富感,更增加水面景色空間的層次感。在中國水景園林中亭子更是設計水景重要部分。
2.4水面設橋
橋是架在空中或水上便于通行的建筑物:一般而言,橋是為人們提供橫跨河流的工具,是依水結構的重要部分。例如中國的四大古橋:廣濟橋、趙州橋、盧溝橋和洛陽橋,它們不僅給人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更增加了環(huán)境的美感。在中國的山水園林景觀中,地形奇特,變化多窮,橋在其中起著溝通景觀的作用。最原始的過水形式是步石(跳墩子),水景中加入這種古老渡水方式,質樸自然,別有情趣:梁橋、拱橋、浮橋等也是園林水景景觀中常見的橋體。梁橋,亦稱平橋,其結構簡單,外形平直,適用于寬度不大小河、溪流:拱橋是采用石材形成的大跨度工程,如北京的玉帶橋,其弧形如玉帶凌架于滔滔激流之上;浮橋是采用船或浮筒作為橋體,是一種臨時性通過水面的方法,它與靜態(tài)水形成強烈對比,動靜結合,形成了獨特的視覺美感。水中或水旁的植物倒影與水面的橋相互交映,加強了水體的美感;植物可以使水面更生動活潑,五光十色,清澈剔透,極具靈氣:園林中的植物、水和橋相互襯托,相映生輝,共同組成了一首綠與藍的交響曲。
結語:
水是輕靈的、流動的,它把園林從單純靜態(tài)的存在變成能夠被動態(tài)感官認知的美景。水是園林水景景觀創(chuàng)作中必不可少的造景元素,素來也是園林理想主題表達的核心。水景具有靈活性、流動性等多種特點,能夠借助靜態(tài)的物體再造景色,更好地區(qū)分園林景觀層次,引導人們的視覺變化,而且能夠凈化園林環(huán)境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