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組織的學(xué)習(xí)研討班上,邂逅了家鄉(xiāng)的文友李春秋。她將 14歲女兒郜舒笛剛剛出版的處女詩文集《笛音》贈予我,并叮囑我給寫兩句話。
今 天, 窗 外 飄 著細雨,我打開了這本純 真 撲 面 的 小 冊 子,聆聽笛音。本書 50余篇文章,分“清逸的笛音”(散文篇)、“陽光的詩意”(詩歌篇)、“說說感覺”(小說篇)三 個 部 分。 應(yīng) 該 說,這是一本在豆蔻年華里 成 長 的 心 靈 筆 記,它以新時代中學(xué)生獨特的視角,記錄了親情、師生情、同學(xué)情、鄰 里 情, 青 春 靈 動,仁善關(guān)愛,一股詩意躍然紙上。
悠悠心思遠。《少年說——傳承》一篇,從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話題展開,對“和服”的追根溯源,對中學(xué)生當(dāng)下應(yīng)當(dāng)怎樣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問詢……“責(zé)任”“尊嚴”“血脈相承”這些關(guān)鍵詞,讓人不禁想起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這樣正能量的思考,對中學(xué)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在《用感恩的心吃每一粒米》中,她寫道 :“每年秋天,四姨都把純天然的健康米,從幾百里地以外坐長途汽車送來。 每 次 來 的 時 候,四 姨 總 是 臉 紅 紅 的,臉上、脖子上淌著汗水……”由此說開去,從插秧、拔草、施肥,一年的艱辛勞作,秋收的萬簇金黃,升華到“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讓我們要用一顆心感謝給我們種糧食的人。字里行間滲透著真摯和樸素的情感。《當(dāng)我面對里約奧運會難民代表團》一詩,則讓我看到了舒笛敏銳的洞察力。在眼花繚亂的競技場上,吸引她目光的竟是非洲難民代表團?!八麄儧]有國家,贏得金牌將升國際奧委會國旗,奏國際奧委會會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讓世界上所有生活在和平中卻始終抱怨的人注意到,世界上還有難民的存在……”詩句如同裊裊的笛音,傳遞出了一個孩子對貧困的感知和對外部世界的關(guān)愛。
婉轉(zhuǎn)情綿綿。柏拉圖曾說 :“家庭教育是社會的基礎(chǔ)?!痹凇陡改赣袗垡灿卸鳌芬晃闹?,舒笛總結(jié)道 :“父母接納了我們?yōu)榈谝欢?;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yōu)榈诙?;父母盡責(zé)任和義務(wù)為第三恩 ;進入社會,父母像影子 一 樣 跟 隨 著 我 們,這 是 恩 也 是 愛。 我想,這就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90后,‘00后心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的結(jié)果?!比藗兂Uf,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媽媽的陽光》和《媽媽是世上最美的花》里她描述道 :“媽媽是一縷陽光,總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照進我心里?!薄?媽 媽 是 丁 香,淡 淡 的 紫 色 ; 媽 媽 是六月雪,融化后依然是露珠 ;媽媽是火鶴,激情似火 ;媽媽是冬梅, 屹 立 不 倒?!?在接連用了 4個比喻后,終于提出了自己的詰問 :“媽媽是世上最美的花,最美的花,需要有人來呵護,你會嗎?”在《致熟悉而又陌生的那個人》中說 :“小時候,好幾次爸爸媽媽說要帶我去游樂園,結(jié)果每次都是因為爸爸臨時有任務(wù),媽媽不放心,就把活動取消了。印象中,六年級以前,爸爸一直是忙碌的。那天我窩在沙發(fā)里觀看《 忠 犬 八 公 的 故 事 》,結(jié) 束 時 我 淚 流 滿 面。臨出門的爸爸這才恍然大悟,將我擁抱在胸前,然后不舍地離開。那一刻我對自己說,‘爸爸是愛我的?!苯又鴮懙?:“如果我以后有了孩子,我想把這段文字送給他 :我目送你遠去,如果你飛奔回來,我一定會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陪伴你長大,如果你身陷困境,我的肩膀是保護你的最后一道城墻?!闭媸切∥恼吕镉写竺}啊。
古樸聲聲慢?!毒┏蔷糜暧洝穭t是別樣文體?!坝曛侍?,在于沁心脾而不奢,滌心肺而不言矣……人而多躁也,得此及時雨以靜心,豈不幸福焉?”古典文學(xué)的功底已初露端倪。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14歲少女的五彩斑斕之心、純真爛漫的世界觀,言志、言情、言理的詩文魅力,儼然超越其年齡的局限。期盼舒笛永遠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以詩意的表達,詠唱生命、世界和生活。
“城南城北無老樹,又吹竹笛過前山?!贝巴庥晖A?,笛音若水,潺潺不絕。這笛音,無論是竹笛還是羌笛,都將一直回響在歲月的痕跡里。我相信明天這笛聲將會響徹行云,更加悠長而迷人。
作者簡介 :
王曉霞,滿族。魯迅文學(xué)院第四屆高研班學(xué)員,第八次全國作家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xué)學(xué)會理事、中央民族歌舞團國家一級作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