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明甲+陳曉琳+劉博+白洪溪+李兄
摘 要:銅在我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材料,被應用在各個行業(yè)之中。銅礦在我國的分布并不均勻,在進行資源勘查過程中工作人員會產生很多的問題。因此,必須結合礦區(qū)實際地質條件,合理的進行資源和先進設備的應用,準確掌握礦物的化學特性,結合現有階段發(fā)現的問題以及運行過程中提出相應的策略,不斷的提升我國銅礦資源的勘查能力。
關鍵詞:銅礦資源;勘查技術;勘查設備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2.067
現階段整體社會經濟的不斷迅速的發(fā)展,各行各業(yè)特別是工業(yè)、農業(yè)對銅礦資源需求逐漸的增加。目前,在我國對銅礦資源的采購還主要依賴進口,它的依賴程度在總采購量的70%以上。所以對我國本地的銅礦資源勘查及開采有很大的刺激性,據了解,隨著現階段我國一定量大型礦床的開發(fā),對銅礦資源的開采應景從西藏擴展到新疆,在江西也有被發(fā)現。為了加快我國銅礦資源的開采利用,需要我們做出的選擇就是要對勘查設備以及勘查技術水平的升級,確保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
1 分析銅礦礦區(qū)的地質情況
銅礦資源的開采過程中,對當地地質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是至關重要的初步環(huán)節(jié),這一質量環(huán)節(ji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后期開采工作的進行,因此,整個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要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具體實施工程:第一,要把當地的水文地質作為礦區(qū)前期勘查的重點,就整個工作進行科學的布置;第二,對礦區(qū)的儲量進行精準的推算;第三,在了解礦區(qū)地質情況的基礎之上,合理的運用先進的設備及技術進行勘查;第四,及時的對礦物質的形態(tài)及特性進行有目的的分析,科學的工作。
2 了解銅礦特性
要不斷的提高我國銅礦勘查工作的能力,就需要對銅礦特性的全面了解。對已有的找礦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篩選,進而確定相應的方法。特別是銅礦區(qū)深層礦體勘查,這種礦體藏在很深的地層中,會對勘查技術以及勘查設備有很大的影響,容易造成勘查信息的錯誤或疏漏。對于這種情況,現階段我們的對策就是引進高技術含量的設備,利用高新技術對礦區(qū)進行較好的勘查,為后期開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逐步的提高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
3 采用合理的找礦方法
現代勘查技術不斷的發(fā)展,我國地質勘查技術也應該在新的工藝以及技術的上進行研究,運用科學的勘查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本次課題通過分析和查閱相關資料,提出的方法如下:
(1)開采工作數據的采集??茖W的、合理的對開采數據進行有效采集對勘查工作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對勘查區(qū)進行重點的分析定位,可以很好的調整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降低勘查工作的投入成本,可以減少勘查工作中的失誤,進而可以有效的減少勘查區(qū)域。在過程中還要及時的把數據采集信息反饋到礦區(qū)負責人,盡量的縮短勘查周期以提高效率。
(2)物化探查法。這一方法可以勘測銅礦區(qū)的巖石物性參數,為銅礦資源勘查打下基礎。物化探查法還可以分析礦區(qū)巖性的斷裂帶和接觸帶,進而可以準確的確定銅礦資源的具體位置。其中土壤探測、電磁場探查等是目前對斷裂帶和接觸帶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
(3)非常規(guī)找礦法。在礦石資源勘查過程中,不僅僅有已經穩(wěn)定、簡單相對運用成熟的勘查方法,還可以運用非常規(guī)的方法,這一方法的提出是因為在存在具有特殊礦區(qū)情況的工作條件之下它可以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例如,傳統(tǒng)的方法對隱伏盲礦或陷伏礦很難有實際的效果,這個時候可以用電化學理論及地氣理論,由于在地質應力的長期作用之下,礦區(qū)地質會不斷地發(fā)展,要基于地球化學理論可以勘查到礦化的非常規(guī)信息,對于深層次的資源勘查有很好的應用意義。
4 深層找礦預測
對于較深層次的銅礦資源進行勘查的時候,我們需要完全的熟悉礦區(qū)情況、了解當地礦產及找礦方法等綜合信息,分析研究礦區(qū)的地質化學特征,確定礦體規(guī)模、礦體變化等情況,然后按照體系的找礦規(guī)律,同時考慮礦石的化學異常特性,進而可以更好的科學的預測礦區(qū)的勘查前景,為了提高勘查工作的技術水平,必須要結合以下內容進行:
第一,勘查工作人員在對目標礦區(qū)進行地理位置上的選著以及最終確定實際位置的勘查工作之后,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對銅礦區(qū)地質情況進行仔細的研究分析,然后推測出露天采礦場地的周邊情況,確定其四周的邊界以及底部的邊界,這一推測工作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之上,進而對整體礦體進行分析最終找到最適合的勘查地理坐標,保障順利開展勘查工作。
第二,在礦體勘查過程中,負責人要對礦體進行負責礦體的開發(fā)價值進行合理的估測,科學評價礦體帶來的經濟效益。例如,勘查中碰到斷層和破碎帶的時候。應該基于其對銅礦礦體破壞范圍大小分為兩種情況:破壞較小的應該研究它的破壞范圍和破壞規(guī)律;破壞程度較大的應該控制由其引起的斷層、斷距以及產狀。
再次,要在礦區(qū)周邊進行深入層次找礦。由于現階段整體還是要考慮經濟發(fā)展的原因,即使目前的勘查設備以及勘查技術水平都在逐步的提高,但是仍會受到制約,這就會造成一定程度上對整體礦區(qū)開發(fā)不夠充分只能開采到一定深度的礦藏。隨著社會對銅礦資源的不斷需求,其儲備量也不斷的減少,所以我們的工作要開始著眼于對礦區(qū)周邊進行進一步的找礦,要結合多種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進而做好相應的深層預測。
5 總結
綜上所述,社會對銅礦資源的需求依然很高,我們的勘查技術也要不斷的得到提升,以便于更好的滿足現代人們生活的需求。在此節(jié)點,我們結合現階段國家銅礦資源勘查技術水平的現狀,提出自己的課題研究,希望未來的勘查事業(yè)能夠科學的運用先進的設備及技術,及時的做出長遠的規(guī)劃,做到合理調度、科學開采。
參考文獻:
[1]倪浙安.新形勢下銅礦資源勘查技術要點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6(08):63-64.
[2]袁桂琴,熊盛青,孟慶敏,周錫華,林品榮,王書民,高文利,徐明才,史大年,李秋生等.地球物理勘查技術與應用研究[J].地質學報,2011(11):1744-1805.
[3]施俊法,唐金榮,周平,金慶花,李友枝,朱麗麗等.隱伏礦勘查經驗與啟示—從《信息找礦戰(zhàn)略與勘查百例》談起[J].地質通報,2008(04):433-450.
[4]宋建潮,王恩德,賈三石等.遼東裂谷銅礦資源地質特征及其未來勘查前景[J].礦床地質,2010(S1).
[5]魏海亮,許卓朋.淺談礦區(qū)水文地質勘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煤炭科技,2013(0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