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林+樂婧
朗讀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悟作者情感,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本內(nèi)容。從這個意義上講,朗讀不僅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更是語文教學回歸本色的一條路徑。
一、用朗讀體悟情感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準確地體悟情感是難點。教師充分發(fā)揮朗讀的作用,有利于突破這個難點。
教學鄂教版《語文》課標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級和冊數(shù))《偉大的出征》時,學生由于不能準確地體會“總指揮同志,我奉命執(zhí)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準備完畢,待命出征,請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大隊航天員楊利偉”這段話的情感,朗讀時味同嚼蠟。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缺少這方面的生活積累。于是,教師播放了航天員奉命出征的相關(guān)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楊利偉說這幾句話時是中氣十足、堅定鏗鏘的。然后,教師讓學生模仿這種語氣讀一讀這幾句話,體會一下其中蘊含的情感。在反復朗讀中,不少學生感受到了“神圣”和“莊嚴”。
學生能從人物的語言中感受到人物此時具有的神圣使命感以及對航天事業(yè)的堅定和自信,說明“讓學生對我國航天事業(yè)產(chǎn)生自豪感”的難點被順利突破。
二、用朗讀把握形象
閱讀教學,尤其是教學寫人的文章時,把握人物形象是教學的重要目標。與圖片相比,文字缺少直觀性,這就給把握人物形象造成了障礙。運用朗讀的方法,有利于突破這層障礙。
教學五年級下冊《傻二哥》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傻二哥“傻靈傻靈”的特點,教師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傻二哥語言的句子。學生很快在書上找到了這句話——“賣藥糖喲!吃塊糖消愁解悶兒,一塊就有味兒。吃塊藥糖心里順,含著藥糖你不困。吃塊藥糖精神爽,勝似去吃“便宜坊”。吃塊藥糖你快樂,比吃包子還解餓?!苯處熥寣W生讀一讀這幾句話。不料學生一張口,個個忍俊不禁?!澳銈?yōu)槭裁葱ρ??”教師問?!吧刀绾蒙担 睂W生異口同聲?!澳銈冇玫倪@個‘傻是貶義詞嗎?”“不是?!睂W生紛紛搖頭?!耙簿褪钦f,我們不能用‘傻瓜來形容傻二哥,那么用哪個詞合適呢?”這樣一引導,學生很快就抓住了第二自然段“傻靈傻靈”這個詞。找出了這個關(guān)鍵詞,教師要求學生在課文中畫出能體現(xiàn)傻二哥這個特點的句子,并讀給大家聽一聽。頓時,教室里熱鬧起來。學生一邊畫,一邊搖頭晃腦地讀,不時露出會心的微笑。此時,傻二哥“傻靈傻靈”的形象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變成鮮活的形象植入了學生的腦海中。
三、用朗讀理解文本
閱讀教學中,教師正確地使用朗讀策略,能有效地解決學生對文本理解不深入的問題。
《將相和》這篇文章贊揚了藺相如的勇敢機智和寬容大度,而他這樣做的出發(fā)點是以國家利益為重。文中的“秦王我都不怕……避著廉將軍,是為了我們趙國的利益啊”這個句子,最能體現(xiàn)藺相如的這種品質(zhì)。教學時,教師請學生朗讀這幾句話。學生朗讀時語氣平淡,缺乏情感。這看似是朗讀技巧的問題,其實反映出學生對文本的主旨——藺相如有膽有識、不畏強權(quán)等——缺乏理解。于是,教師從朗讀入手,對學生進行了指導:讀“不怕”時,速度要稍慢一點,語氣要稍重一點;讀“是為了我們趙國的利益啊”時,要語重心長。學生試著讀了幾遍后說,通過朗讀,感覺到藺相如很自信,很勇敢。教師讓學生用這種方式再讀讀,看看還能讀出怎樣的藺相如?!安晃窂姍?quán)、熱愛國家、有膽有識、顧全大局……”從這些詞語中不難看出,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了。
(作者單位:武漢市盤龍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劉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