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子
原來我只是個笨小孩,明白這件事,還得從那件羽絨服說起。
不就這件紅色羽絨服嗎,穿在身上,迎著雪,在料峭的寒風中行走,十分溫暖??蓩寢屇莻€嘮叨,從秋天起,什么天文大潮西伯利亞寒潮南下,今年冬天特別冷,又問身高,又打手機看多胖,真那個心塞無語。每個周末回家,還未到家門口,奶奶便早早地拿個手機過來:“小丸子,快,快,你媽,電話!”手機一拿到手就喋喋不休,搞得脾氣一來,拍地就掛掉電話。
其實,我心里也有著一直對媽媽不滿的小心思。每學期家長會,看著同學由爸媽簇擁著,鼻子就酸酸的。每年正月元宵節(jié)一過,在村前那棵老槐樹下,媽媽都要大哭一場扯著我不肯放手,直到走遠的爸爸一再催促,媽媽才一步一回頭地走遠。而此時,我心里反而有陣陣快意,誰讓你們拋下我打工呢,班上不就有不少媽媽在家陪著孩子么?于是木訥地呆在哪兒不說話。奶奶說:“這孩子,你媽在外可沒少吃苦,連句話都不說……”她轉過身,擦拭著眼淚。
對于能拋下孩子去打工的人,能對孩子有著多大的感情呢?我癡癡地想。直到前不久在商場里的一幕,改變了我的看法。
一位與我媽媽相仿年齡的阿姨,讓我穿試一件藍色的羽絨服。她上下左右地打量著,眼里泛著喜悅的光:“對,這件準合適,就這件,就這件,我買了馬上就給她郵過去!”隨即扣上我胸前的鈕扣,慈祥而又柔和的目光,仿佛眼前站著的是她的孩子?!鞍ィ挚煲荒炅?,我那丫頭……”她的聲音低下去,眼圈紅紅的。
我的心猛地一顫。猜想媽媽給我買羽絨服時,會不會也是這樣的情形?又想到愛漂亮愛干凈的媽媽如今不得不在一家化工廠干著臟活,想著織布廠倒閉后爸爸急得吐了血,想到這幾年家庭的種種窘境,我的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媽媽,我終于明白原來我只是個笨小孩!
[簡評]修改文最后是“我”流下感動的淚水,“我”終于感受到媽媽的艱辛與愛。這種感動,源于情感的一點點匯聚,由對媽媽嘮叨的心煩、對外出打工的怨恨,到商場為一陌生阿姨試衣的頓悟,加之家境氛圍烘托,一下子讓情感突轉達到高點,自然以眼淚的方式迸發(fā)。情感的慢慢蓄積到最終的自然爆破,是本文寫作上的亮點。
【寫作啟示】
寫好此類蓄勢文章應注意三點:
一、 蓄勢要有足夠的鋪墊。
蓄勢是把情感力量蓄積起來,如把毫無殺傷力的石頭一點點推上山頂,遂讓其產(chǎn)生巨大的勢能。這要求我們把富有情感的事例一個個列出來。如修改文用了母親的嘮叨、分別的依依不舍,直至借陌生阿姨實則是面映照母親的鏡子,慢慢地積蓄越來越強大的力量。
二、蓄勢要有張馳有度的情感鏈條。
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章節(jié),魯達聽金氏父女訴苦后大怒就要去打死鄭屠,但直到掌摑店小二、“三激”尋釁后,才開始提起拳頭痛打。這樣,故事在張弛中發(fā)展,在張弛中驚心動魄,讀者的情感也由此走向高點,打得越痛快淋漓,讀者越覺大快人心。
三、蓄勢要在情感的高潮處順勢迸發(fā)。
情感的蓄積醞釀最終是為爆發(fā)服務的。這種高點處的迸發(fā),常用精短的一兩句話,承載奔涌的情感,一錘定音,余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