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寧
我的家鄉(xiāng)有許多樹林,其中有一片樹林最大,最美。(小作者開門見山,毫不拖沓,概括了樹林“大”和“美”的特點,給讀者以直觀的印象。)
春天,萬物復蘇,冰雪融化。小草從地里慢慢地把那嫩綠的頭探出來,(“探”字把小草破土而出的樣子準確生動地寫了出來;同時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小草的調(diào)皮可愛)柳樹也悄悄地抽出嫩綠的新葉,從遠處看若隱若現(xiàn),但是只要你走近仔細看,就可以看見一簇簇小嫩芽。(遠觀、近看,小作者觀察得真仔細。)
盛夏,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樹葉也由嫩綠色變成深綠色,身處樹林深處很難找到一縷陽光,(“很難找到一縷陽光”,表現(xiàn)了樹葉之茂之密,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一陣微風吹來,樹葉沙沙作響,好像風姑娘在吹笛子似的,好聽極了。(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樹葉“沙沙作響”的樂音,與后文“涼爽”的感受相得益彰)聽著美妙的旋律,讓你感到絲絲涼爽。
秋天,樹林從深綠色變成了黃褐色,樹葉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好看極了。(把樹葉比作蝴蝶,形象具體,“翩翩起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樹葉以靈性)深秋之時,樹林里積了厚厚的一層樹葉,踩上去,刷刷作響,好像給樹林里的小草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
冬天,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大雪積在樹上,給光禿禿的樹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富有詩情畫意)大雪落在樹林里的那一層樹葉上,像是怕樹葉底下的小草冷,給小草蓋了一床厚厚的棉被。(擬人、比喻修辭手法的使用,語言生動,文筆優(yōu)美。)
我喜歡家鄉(xiāng)美麗的小樹林。(結(jié)尾照應題目,升華主題。)
總評
用童真的眼光來觀察,用童真的心理來思考,用童真的口吻來述說。以四季為順序,小作者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小樹林的四季變化圖,表達了對家鄉(xiāng)小樹林的無限熱愛之情,讀來流暢自然,童真味十足,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張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