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摘 要】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結合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運用了體驗式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方法的課堂運用主要通過視頻和案例體驗他人情感;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表達自我的內心感受,獲取自我的情感體驗;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面對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學會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式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的運用,提升了學生的心理品質。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心理健康教育;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4-000-02
大學,應該是朝氣蓬勃、充滿青春氣息的場所,大學,更應該是學生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地方,今天在我們的高職教育中,我們既應該傳授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做人。在積極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能夠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是高職教育的責任所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呈現(xiàn)快速、多樣化的發(fā)展,人們心理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擺在人們面前的是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自我。為了進一步提高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院將心理健康教育課開設為公共必修課,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化解心理矛盾、減少心理沖突、緩解心理壓力、優(yōu)化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由于心理健康課的開展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獲得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知識和方法,因此,在授課中應將外在的教育要求就轉化成學生內在的自覺的動力,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生活及成長中的心理問題,懂得及時改變和糾正不健康的心理,不斷完善自我,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才能夠到達教育教學目標。
近年來,通過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的大量課程研究,大家得到的共識是: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同于一般的課程,它不能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知識同自己的心理相建構,經過學生主動的心理體驗并能在行為中產生積極的效果,才能達成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標。因此在我們進行的幾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建設中,我們將體驗式教學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教學模式運用到課程教學中。
想要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就要了解今天的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今天的高職生主要具有以下的心理特點:
1、在學習上缺少學習目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較差,在以往的學生生涯中挫敗感較強,學習缺乏主動性和進取精神,意志力較薄弱;
2、個性上缺少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自我價值感低,自信心不足,不善于表達,甚至是羞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易受他人支配,遇事容易悲觀。
鑒于高職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們在不斷的教育教學探索中發(fā)現(xiàn),如果單純地講授知識和做簡單的心理活動,學生只是簡單的應付,以能夠及格作為學習的目標,并不能夠帶動學生學好心理健康課,達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的是學生能夠體驗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教師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課堂活動的“引導者”,要用真實的情感體驗打動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主動學習,認真體驗,積極表達,提升課堂效果。因此,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大量地運用了體驗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體驗中掌握心理健康知識,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通過視頻或案例,讓學生從體驗他人情感入手,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電子設備發(fā)達、網絡普及的今天,“九零后”學生更喜歡通過視頻直觀地看待事物、探究問題,眼見為實才能獲取他們的信任。教師在教學中選取適當?shù)囊曨l展示心理健康課程的內容,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講授“生命教育”這節(jié)內容時,給學生播放記錄卵子受精到生命誕生的視頻,讓學生有感于生命誕生的不易,體會生命的唯一性和獨特性。同樣是這一章的內容,還為學生播放了“無手無腳卻樂觀生活的尼克·胡哲”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體味一個殘疾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感受生命的可貴。
在案例的選取上需要精心準備,多選取身邊普通人的例子。選取偉人的案例雖然學生普遍周知,但學生會有高高在上,與自己是兩個世界的感受,而普通人的案例更能觸動他們心靈。在講授“樹立現(xiàn)代教育觀”一節(jié)的內容時,我們選取的是本校畢業(yè)生的事跡,讓學生看到雖是高職畢業(yè)一樣可以創(chuàng)業(yè),一樣可以工作出色,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在課程小結中,學生談學習后最大的體會是要培養(yǎng)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也正是高職生所欠缺的。
二、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能表達自我的內心感受,獲取自我的情感體驗
心理健康教育課借鑒了團隊咨詢的形式,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授課,小組活動便于師生、生生互動。在小組活動設計上,注重設計有利于學生能夠獲取體驗的內容,調動學生能夠覺察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感受自己的活動。
如在講授“人際關系與溝通”一節(jié)內容時,設計了“感謝你”這一活動內容,讓學生表達對自己周圍人的感恩之心,開始學生都不好意思表達,在老師一再鼓勵、啟發(fā)下,學生開始從感恩父母說起,有的說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有的說的是朋友、同學、鄰居,甚至還有同學說到的是曾經幫助過自己的陌生人。一位平時不善表達的男同學含淚回憶了自己因生病過早去世的父親,父親送自己上學,父親拉著自己的手,他的感恩感動了班里的所有同學。這次課上完,同學和老師的心理都久久不能平靜。在活動后的分享中,學生體會到,人際關系中我們應該多懷有一顆關愛和感恩的心,這樣我們的人際關系會才會更和諧、更美好。
今天的高職學生在人際關系中有許多抱怨,而這堂課卻是在他們積極主動地表達內心的感恩之情中度過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體味在人際關系懂得感恩的美好,這是一個消解、轉化、升華的過程,讓學生自覺地學會了處理人際關系的方法。
組織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共享經驗與智慧,共享知識與意義的對話過程,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平等,使教育轉變?yōu)槭芙逃咦陨淼哪軇踊顒印?/p>
三、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面對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學會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
角色扮演法通常是模擬或制造一定的現(xiàn)實生活片段,由學生扮演一定的角色,讓學生將角色的語言、表情、行為及內心世界表達出來,從而學習新的經驗與做法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授課中結合課程內容教師設計情境,讓學生扮演情境中的人物,學習運用課程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如在講授“培養(yǎng)愛的能力”一節(jié)內容時,設置了兩個戀人間產生矛盾的情境,請學生分別扮演戀愛中的男女,解決戀人之間的矛盾。學生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搬到課堂上,學生感到真實、有趣、有用。角色扮演活動結束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表演者與觀看者進行了分享,大家互動討論了其他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很多同學感同身受,積極發(fā)言,通過這種自我教育方式學會如何愛人。
課程的最后我們設計了學生表演校園心理劇的內容,作為考察學生學習的成果。校園心理劇是基于心理劇理論基礎上,把學生中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搬上校園舞臺,讓學生自己表演,自己觀看,自己感悟,從而使表演者和觀看者都得到啟發(fā)。教師將本學期所講授的知識點,布置給每個學習小組的同學,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或是自己經歷的事情,以小品、角色扮演、情境對話等形式編成劇本,表演給班里的同學觀看。學生通過“自己演,演自己”,能夠體味角色的內心世界,達到宣泄、釋放壓力和解決心理矛盾與沖突的目的。在心理劇活動后的分享中,學生紛紛表示這種學習方式,讓自己體味到了自己或他人的內心世界,了解了心理健康知識傳遞給自己的認知與方法,通過這種自我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感悟與認識,進而得到心靈上的啟迪,提升自我的心理品質。
運用體驗式教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滿足了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通過教學實踐也證明了其可行性與有效性。但體驗式教學還有很多值得改進和探索的地方,需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心理健康學知識的不斷發(fā)展,和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不斷努力和探索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以適應提高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安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無錫南洋職業(yè)技術學院論叢.2011,(6),64-67
[2]劉瀅沁:淺談備好一節(jié)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影響因素[J].教育教學論壇.2015,(7),210-211
[3]諶海燕,劉王君,項嵐,廖志恒:高職生心理健康體驗式教學的實踐探索[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