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規(guī)劃未來是人類與猿類獨有的能力。但一系列試驗顯示,烏鴉能為未來的不同事件做好規(guī)劃。更有趣的是,為了以后能獲得更好獎勵,烏鴉能夠放棄眼前的利益。
在最新研究中,瑞典隆德大學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系列試驗。首先,研究人員訓練烏鴉通過一根管子向箱子里扔石頭,讓它們知道這么做會有獎勵食物從箱子底部出來。然后,他們給烏鴉提供石頭以及木輪、木球、金屬管和玩具車等“令其分心的工具”,而箱子直到15分鐘后才拿出來。結(jié)果顯示,幾乎每一只烏鴉都選擇石頭,然后用石頭“開”箱子,最終獲得獎勵的成功率高達86%。而在另一個類似試驗中,箱子直到17個小時后才拿出來,烏鴉選擇石頭并最終獲得獎勵的成功率達到89%。
研究人員還設計了一個物物交換試驗,讓烏鴉懂得用藍色塑料瓶蓋換取食物獎勵。然后,烏鴉面臨瓶蓋、“分心工具”和某種即刻的食物獎勵的選擇,但只許選一種。即刻的食物獎勵不如瓶蓋換取的食物獎勵那樣有吸引力。結(jié)果顯示,這些烏鴉選瓶蓋的幾率為73%。相反,在沒有瓶蓋與“分心工具”可選時,烏鴉們都會挑可即刻獲得的食物獎勵。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認為,人的身體是十分脆弱的。但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身體比我們認為的更加強壯:在摘除了脾、一個腎、一葉肺、75%的肝、80%的腸、90%的胃以及腹股溝區(qū)域的幾乎所有器官后,人照樣能存活下去。
運動能塑造我們強健的身體,增強我們抵抗疾病的能力。當然,它對促進大腦也是有益的,但運動應該適可而止,否則會使人反應遲鈍。據(jù)專家介紹,長時間高強度運動會使腦組織興奮性降低,會使能源物質(zhì)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耗竭,對大腦機能造成損害。生活中人們覺得劇烈運動后不僅身體的反應遲鈍了,而且腦子似乎也有短暫的“跟不上”的現(xiàn)象。這是人身體的“保護性抑制”機制作用的結(jié)果。因為過量運動時,由于人體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為防止能量進一步消耗而出現(xiàn)機能抑制,這時人們會感覺極度疲勞,渾身無力,大腦反應減慢。如果長期進行過量運動,機體的“保護性抑制”機能敏感性下降,使大腦機能受損,將會對人體的健康甚至大腦思考能力造成極大的傷害。
原來,在18世紀中葉,歐洲工業(yè)大革命時期,科技和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道路明顯跟不上發(fā)展的需要,英國有一個叫約翰·馬卡丹的人,他設計了一種道路,這種寬闊的道路用碎石鋪成,中間略高,向兩側(cè)有一個緩緩的坡度,排水性能很好。這種道路一建成,就受到大家的贊揚,并且得到了大力推廣。人們稱這種道路叫“馬卡丹路”,簡稱“馬路”,這便是馬路名稱的由來,與牛馬的那個“馬”沒有關系哦!
或許你聽過這樣的說法: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導致體液越來越酸,變成酸性體質(zhì);而且還會引起營養(yǎng)流失、鈣流失,導致肌肉無力和軟骨病。
事實上,人體沒有酸性與堿性之分,因為人體自身有強大的酸堿調(diào)節(jié)功能,外界對其影響是很微小的,即使人體攝入有酸性或堿性物質(zhì),也會被這種調(diào)節(jié)功能很快中和。
營養(yǎng)流失和自然條件、年齡、運動量、體質(zhì)等都有關系,并不是喝水就能起決定作用的。人體體液中的離子濃度是相對平衡的,鈣離子也不例外。導致缺鈣的最主要因素是膳食鈣攝入量不足,與激素水平、維D水平、陽光照射、運動量等也相關,跟喝什么水沒有關系。
似乎大多數(shù)人認為走路更消耗體力,畢竟一個在運動中而另一個什么也沒有做。但事實上答案恰恰相反:站著比走路更消耗體力。因為人們站立時,雙腿一直在承受身體的重量,兩只腳都不能放松;而人在走路時,卻是一條腿踩在地面上承重,另一條腿在放松自己。
美國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鋼筆大小的檢測工具,能在10秒鐘內(nèi)確認人體組織是否癌變,準確率超過96%。這種方法有望幫助醫(yī)生在癌癥手術中精準地切除腫瘤。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qū)研究人員在學術刊物《科學轉(zhuǎn)化醫(yī)學》新一期上報告說,他們研發(fā)的這種工具名叫MasSpecPen,其檢測速度比現(xiàn)有技術快150倍。該工具使用起來很簡單,只需手握檢測筆在組織上輕輕按壓3秒,“筆尖”便會滲出一滴水,吸收細胞釋放出的蛋白質(zhì)、脂類和代謝產(chǎn)物等分子,隨后將水滴 吸回筆內(nèi)進行質(zhì)譜分析,將數(shù)據(jù)傳送到電腦。
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相比會釋放出不同的分子組合,電腦對這種分子“指紋”進行分析比對,在屏幕上顯示檢測結(jié)果。研究人員用這種方法檢測了253份人體組織樣本,包括健康組織和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和卵巢癌的癌變組織,結(jié)果顯示這種方法可以迅速準確地完成分析,準確率超過96%。研究人員計劃于2018年開始將該工具用于臨床試驗。
你是否曾注意到吃完菠菜之后,牙齒上面感覺沙沙的?這種現(xiàn)象被稱作“菠菜牙”,它之所以會出現(xiàn)是因為這種綠葉蔬菜里面充滿了草酸。
許多植物中都含有草酸這種化學物質(zhì),但相比之下菠菜中的草酸含量更高。菠菜或許會將草酸當做一種預防機制,避免它被其它動物吃掉。菠菜中還含有其它化學物質(zhì),包括β胡蘿卜素、葉黃素、葉酸、維他命C、鐵、磷、鉀和鈣,這些物質(zhì)也會參與菠菜牙的形成。
研究人員表示:“當你吃菠菜的時候,草酸會與鈣結(jié)合形成草酸鈣。草酸鈣這種晶體不溶于水。因此吃菠菜的時候就感覺這些小晶體在你的嘴巴里四處漂浮,這讓它有了不同尋常的口感?!备匾氖牵捎诓菟徕}不溶于水,因此它們最后也會出現(xiàn)在腎結(jié)石病人的腎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