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
摘 要:歷史課堂教學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呈現(xiàn)無窮生氣,給學生以愉悅,給學生以啟迪,而要達到這樣的教學境界,必須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思想統(tǒng)領歷史教學,用現(xiàn)代教學方式實施歷史教學。
關鍵詞:分層合作;分享;多元評價
教學活動是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三維目標融合的過程,也是一個理性探索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師生雙方借助于理性,理解教學活動的各個要素,獲得“理智的愉悅”。本人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嘗試讓學生“動起來”,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歷史課堂教學,讓歷史課堂教學充滿靈動,以實現(xiàn)有效課堂教學。
一、分層合作,學有所得
歷史課堂教學開始時營造一種合作的課堂教學氛圍,能激發(fā)人求知的本性,有利于人潛能的發(fā)揮;合作學習在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等方面實效顯著。如,在教學《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對凡爾賽體系的認識中,我設計一個問題:《凡爾賽和約》簽訂后各主要國家的反應,分組討論。在小組討論時小組成員間互幫互助,為下一步發(fā)言達成共識,這樣在教學中把教學內(nèi)容化繁為簡,分層要求,學生學習任務減輕,學生間也能相互學習內(nèi)容,幾乎每個學生都有所發(fā)現(xiàn),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過程,走出重結(jié)論,輕過程,一味死記硬背的歷史教學死胡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分層合作的方式也更好地給更多的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體驗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增強自我效能感,進而增強學習的動機,也有利于達到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學會表達,學會分享
歷史課作為人文學科,責無旁貸地要用好許多優(yōu)勢資源,用來引導學生參加到歷史課堂的討論交流中,可以一起做頭腦風暴。教師切記課堂不是教師個人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共同展現(xiàn)智慧的場所。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平等對話,形成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有效組織學生參與對話,使學生從旁觀者轉(zhuǎn)變?yōu)閰⑴c者,從配角轉(zhuǎn)變?yōu)橹鹘?。課堂是交流的過程,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變教師“一言堂”為師生“群言堂”,教師要多給學生參與搜集、整理材料的機會。今天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走進課堂,許多內(nèi)容都可以用課件展示,可以減少教師“表現(xiàn)”的時間,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在每次課堂小組討論后都是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教師要有意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各抒己見。通過設計不同梯度的問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師生互動合作探究,實現(xiàn)自主建構,變“一言堂”為“群言堂”,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心動腦動,學有所思
歷史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的是一種教育智慧,歷史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應堅持動態(tài)、開放、建構的教學觀,必須因課而異,精巧構思,獨具匠心,關注學生的課堂體驗,讓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動起來”。但教師一定要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難點把握好。哪些人物不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學的,學生課后了解就可以的,哪些事件是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機會重點討論解決的問題,哪些資源是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很好的載體,甚至對于教學文本要重新整合……這些教師必須成竹在胸。這樣課堂教學中教師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學生交流反饋的信息、學生的發(fā)言予以適當?shù)狞c撥,使學生理出本課的主線,將學生的思維引向目標、引向生成,從而使合作學習指向性更明,達成性更高,使學生由感性到理性,論從史出,總結(jié)升華主題,使學生心動腦動,學有所思。
四、多元評價,感受存在
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教師的恰當?shù)脑u價、肯定、認可、鼓勵。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總會有幾個搗亂的學生,其實他們是想用不當?shù)男袨楂@得同學老師的關注的,他們需要被關愛,需要被尊重。教師應該更多關注處于弱勢的學生,真心地幫助他們,孜孜不倦地誘導他們走出陰影,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滿足學生高層次需要,給其信心,促其進取。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更要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有位足球教練在訓練孩子時教導他們,竭盡全力要比贏球更重要。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的評價又何嘗不需要如此觀念呢。教師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及時可以給予不同角度的、學生渴望的、正面的肯定評價,使學生感受到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自我的存在,他們才愿意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動起來,融入課堂學習中來。
五、借助教育理論,促進教學轉(zhuǎn)型
經(jīng)過多年的專業(yè)學習和教育教學實踐,歷史教師形成了豐富的感性知識。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些認識可能是狹隘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觀點。因此,必須借助于教育理論,吸取教育理論的精髓,站在理論高度,俯瞰教育現(xiàn)實,以實現(xiàn)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當今社會是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師所面對的學生是不斷發(fā)生變化的,歷史課堂教學也在與時俱進,這對歷史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歷史課教師要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既要練好“史內(nèi)功”,更要練好“史外功”,即借助教育理論,促進教學轉(zhuǎn)型,讓歷史課堂教學充滿靈動,達到有效課堂教學。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