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玲,錢巧云,徐麗霞
(江蘇省東臺市中醫(yī)院,江蘇 東臺,224200)
?
耳穴埋籽配合心理護理對乳腺癌化療致惡心及嘔吐的干預
王小玲,錢巧云,徐麗霞
(江蘇省東臺市中醫(yī)院,江蘇 東臺,224200)
乳腺癌化療患者; 心理護理; 耳穴埋籽; 惡心; 嘔吐
乳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隨著現代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合理化療已使乳腺癌的治療獲得良好效果。但化療藥物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破壞了部分正常細胞,出現了相對不同程度的化療副作用,尤其以消化道反應最為嚴重,惡心及嘔吐對患者的情感、社會和體力功能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研究[2]發(fā)現,癌癥患者大多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反應,而惡心、嘔吐反復發(fā)生亦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導致惡性循環(huán)。這需要通過心理干預法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適應應激能力?;熤信浜隙褡岩约斑m當的止吐藥物,降低患者胃腸道反應發(fā)生的風險,減少患者對化療的恐懼心理,提高患者化療依從性。本院腫瘤內科采用心理干預配合耳穴埋籽,聯合止嘔藥干預乳腺癌化療藥物所致的惡心和嘔吐,療效確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5例,年齡29~65歲,平均(51.4±6.2)歲。所有患者全部經手術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所有入選患者均接受表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續(xù)觀紫衫醇/多西他賽化療方案; 在接受化療前24 h內均無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且均未使用其他止吐藥物; 均無頭痛、噴射狀嘔吐等顱內壓增高表現; 卡氏評分≥60分,血Rt、肝功能、腎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圍內。2組患者年齡、身高、體質量、手術時間、病理分型等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治療方案
所有入選的病例均選擇表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續(xù)觀紫衫醇/多西他賽化療方案的第2個化療周期(每周期為21d)作為研究時段,化療過程均在下午13:00前完成。治療組:每次接受化療前、后20 min靜滴100 mL的生理鹽水+10 mg的地塞米松+8 mg的昂丹司瓊,給予基礎護理的同時,依據患者的心理狀況,采取心理護理及化療前一日進行耳穴埋籽。對照組:每次接受化療前、后20 min靜滴100 mL的生理鹽水+10 mg的地塞米松+8 mg的昂丹司瓊,同時予腫瘤科基礎護理方法; 2組化療過程均順利結束。觀察2組化療后當天下午19:00的胃腸道不良反應的情況。
1.3 方法
1.3.1 心理干預:① 化學藥物治療前的心理干預:對患者進行惡心、嘔吐風險評估,鼓勵患者說出心理顧慮,對患者的疑慮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 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清潔的進食環(huán)境,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線柔和,幫助患者了解化學藥物治療的目的、方法以及化學藥物治療中有可能發(fā)生的不適反應,做好飲食及其他護理。制訂癌癥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時的處理措施,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請同病室病友介紹經驗,提高認知,減輕患者憂慮、恐懼心理。在第1個化學藥物治療療程時出現較為劇烈嘔吐的患者,通常對化學藥物治療存在較強恐懼,管床護士要做好個體化心理護理,指導患者采用移情相制法治療,轉移注意力,幫助患者穩(wěn)定情緒,鼓勵其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護治療。② 化學藥物治療過程中的心理護理:以《黃帝內經》“惟其移情變志”為指導,以言語誘導轉移患者的注意點,討論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傾聽音樂抒發(fā)情感,以轉移患者注意力于疾病外。盡量避免條件反射性刺激,一旦發(fā)生惡心感,指導患者深吸氣、做吞咽動作以減輕惡心感。發(fā)生嘔吐后及時清理嘔吐物及污染衣被,避免不良刺激。同時采取暗示療法和認知療法,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情志狀態(tài)。③ 接受化學藥物治療的患者,其惡心、嘔吐一般為急性的,但也不排除有少數患者會發(fā)生遲發(fā)性的惡心、嘔吐。在做好飲食指導的基礎上鼓勵家屬多陪伴,生活上給予幫助和照顧,情感上投入更多關愛,鼓勵朋友、同事和家屬多與患者交流和溝通。給予精神方面的支持,以增強患者被愛的感覺,同時消除患者因害怕惡心、嘔吐給身體帶來不良反應的顧慮。
1.3.2 耳穴埋籽方法:① 材料:選取籽粒圓潤飽滿、質硬光滑直徑約1.0~1.5 mm大小的王不留行籽。穴位:主穴,心、神門、胃、耳中(膈)、皮質下、交感; 配穴,肝、膽、脾、肺、食道等。② 操作方法:準確選擇所要用的穴位,然后用75%酒精消毒,同時用鑷子將帶有王不留行籽的膠布固定在消毒好的穴位上,并進行適度的按揉使患者有酸、脹、痛、整個耳部有熱感,并教會患者及家屬按揉的方法。③ 注意:操作前詢問患者以前有無過敏史,耳廓及其耳部局部均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所選耳朵上穴位要準確,王不留行籽要確保固定牢固,能夠讓患者感到酸、脹、痛,整個耳部有熱感為宜,并囑患者早、中、晚及惡心欲吐時自行輕輕按壓埋穴處1~2 min; 夏天1~3 d更換1次,春秋3~5天更換1次,冬天5~7 d更換1次,兩耳交替直至化學藥物治療結束后一星期,撤籽后要觀察耳部局部皮膚有無破損現象。
1.4 療效評價及觀察
按照WHO規(guī)定的標準[3],將惡心、嘔吐分為5級。惡心分級:0級,無惡心且食欲未減退; Ⅰ級,輕度惡心,進食量稍有減少或未減,但是不影響患者生活; Ⅱ級,明顯惡心的伴進食量減半以至于影響其正常生活的; Ⅲ~Ⅳ級,頻繁且嚴重惡心的,且不能進食而臥床。嘔吐分級:0級,無嘔吐; I級,1~2次嘔吐每天; Ⅱ級,3~5次嘔吐每天; Ⅲ~Ⅳ級,嘔吐超過5次以上每天。療效分級:0級,惡心、嘔吐完全緩解(CR); Ⅰ級者為部分緩解(PR),以(CR+PR)/總例數×100%定為有效率。
治療組惡心、嘔吐的緩解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錐體外系癥狀,治療組有2例出現頭暈癥狀,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惡心、胃脹、嘔吐、呃逆的起因,主要在于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胃為腑臟主受納,以降、順、通為特征。情志因素、飲食不節(jié)以及久病病重等,均可導致胃失和降,胃氣上沖,上逆為嘔。古人云“有諸于內,必形諸于外”。耳廓為人體表的一部分,其軀體內臟腑有病也可反映在其耳廓上。這是由于耳與經絡、臟腑有著密切的聯系?!鹅`樞·口問》云“耳者,宗脈之所聚也”[4],“十二經脈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5],故間接體現耳廓與全身臟腑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中神門、內通于心,有寧心安神作用,耳中(膈)具有調暢氣機,緩解氣逆的作用,皮質下、交感等穴具有調節(jié)內分泌代謝; 配穴肝、膽、脾、肺、食道等通于各臟腑,肝主疏泄,能升發(fā)條達,調暢氣機,脾主運化水谷,胃主受納腐熟,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升降協調,則氣機調暢,即無呃逆及便秘等升降失調等癥狀。通過耳穴埋籽,可以疏通經絡之氣,調節(jié)臟腑功能。本研究表明運用耳穴埋籽可達到通調全身氣機的作用,減輕患者呃逆癥狀明顯,并且耳穴埋籽的操作簡便,成本費用低廉,療效相對較好,對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延長患者的生存期等均有其積極的作用。
[1]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08-309.
[2] 徐培鳳.心理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患者化療期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7(9):1889.
[3] 馮園園.耳穴埋豆在緩解乳腺癌患者化療不良反應中的作用[J].上海護理,2015,5(15):58.
[4] 王軼.耳穴埋籽輔助治療乳腺癌化療后惡心嘔吐的聞道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4(33):2269.
[5] 馬雙蓮,薛崗暢.實用腫瘤科護理及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23.
2017-01-15
R 473.73
A
1672-2353(2017)12-177-02
10.7619/jcmp.20171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