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琴
“主題整合”是對現(xiàn)有教材進行反思調整和二度建構,將再生性、發(fā)展性的內(nèi)容整合成課程或教材內(nèi)容,由此向外輻射。整合策略采用敘事方式更清晰地呈現(xiàn):同一主題不同版本整合;同一主題不同層面整合;同一主題不同層面內(nèi)容整合;同一主題不同學科內(nèi)容整合;同一主題學生自主二度開發(fā)教材,以此拓寬學生的視域與生命成長的通道。在小學思品教學中,筆者始終追尋“主題整合”的理念,不斷思考、實踐,從教材中敏銳地捕捉“整合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綜合實踐活動,豐盈他們多彩的童年。
聚焦單元:她在叢中笑
在引導學生了解教材所列生活事實的同時,筆者著力揭示它們對生活可能產(chǎn)生的意義和價值,讓兒童通過分析逐步作出正確的價值辨析和價值選擇。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要安全地成長》,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引導他們了解生活中的用電、用火、交通安全等生活常識,更懂得珍愛生命,安全地成長。在教學時,筆者邀請交警進課堂,引導學生了解交通法規(guī),學習常見的交通手勢,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模擬過馬路;還為學生量身設計貼近生活的辯論話題,開展小小辯論會。通過安全知識搶答和情境模擬,讓學生在探究、思辨中得到啟發(fā),將事實教育與價值教育有機整合。
又如: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成長中的問題》含三個課題,在教學《我的課余生活》時,筆者設計了簡單易操作的調查問卷,用于學生課前調查。課余時間同學們在做什么?哪些活動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不健康的會有什么危害?你有什么友情提醒,并思考解決策略帶進課堂與全班共享。課堂上再引導學生用富含正能量的內(nèi)容創(chuàng)編童謠喚醒認知,創(chuàng)編多樣游戲豐富課余生活,引領學生積極參加有利于健康成長的課外活動。老師在實踐中指導,潤物無聲;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拔節(jié)生長。
把脈全冊:風光不與四時同
家庭是兒童德性生長的起點,從家庭走到學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會,由近及遠,由小到大。低年級四冊教材每冊都由四大場域構成,縱向看,相同場域的主題單元內(nèi)容螺旋上升,凸顯兒童成長發(fā)展的脈絡,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構成兒童習得道德修養(yǎng)與法治意識的邏輯清晰又綜合立體的生活畫面。例如: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共分四個單元,主題分別是“我愛我家”“我愛學?!薄敖】得恳惶臁薄靶闹杏幸?guī)則”,從家庭、學校、自然、社會四個場域入手安排教學內(nèi)容。本輪課改的理念是教育回歸生活,如何圍繞“教育即生活”,有效、巧妙地整合生活資源,活用教材呢?我們同組老師經(jīng)過集思廣益,最終達成一致——讓體驗活動唱響教育與生活整合的主旋律。
學習第一單元“我愛我家”時,在感知了“自己是怎么來的”“爸媽是如何愛自己的和自己的家有多么幸?!敝?,開展一系列體驗活動:反背書包下樓梯,感受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重陽節(jié),對父母、老人大聲說出我的愛,親自行動表感恩(獻支歌、捶捶背、聊聊天、畫張畫、做張卡等);父母知多少大比拼,看誰最了解父母等。學習第二單元“健康每一天”時,我們充分利用家長進課堂的機會,聘請牙醫(yī)給學生們系統(tǒng)講解有關牙齒的知識和保護常識,聘請五官科醫(yī)生講述愛護眼睛和耳朵的常識。將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的孝親敬長、勤儉自強、厚仁貴和等倫理觀念和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有機融入體驗活動中,把課堂變成了暖暖的樂園;在兒童的心田播種、萌芽,以“活動”催生“道德”,使兒童獲得潤物無聲的道德情操的熏陶,為他們的一生奠基。
統(tǒng)領整套:一覽眾山小
小學思品教材以學生生活為基礎,從家庭、學校、社區(qū),再到本地、全國、全世界,認知領域不斷延伸。為此,筆者努力找尋一條貫穿整套教材的整合點。譬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在小學思品教材中呈現(xiàn)有機整合,并在不同年段綜合交叉、螺旋上升。以低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體現(xiàn)國家層面價值目標的,有《可愛的家鄉(xiāng)》《小鬼當家》《講文明 懂禮貌》《愛護花草樹木》……體現(xiàn)社會層面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樂園里真開心》……體現(xiàn)個人層面價值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有《我愛我的祖國》《我的學習我做主》……
具體來看,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學會與人相處》彰顯友善的力量,筆者請學生在“心靈回音”角色扮演中,大聲贊美同學,發(fā)現(xiàn)對方的閃光點,增進同伴間的友誼;在“你說我聽”“我說你聽”的游戲,體會傾聽的重要性;在小記者隨行、新聞報道現(xiàn)場、心中暢想漫談等體驗活動中傾吐心中的規(guī)則。第三單元《我是班級的主人》點亮民主的心燈,號召全班同學設計班徽、創(chuàng)作班歌、制定班風、選取班級顏色、創(chuàng)作班級格言、確定班級目標等,這些凝聚著全班同學集體意志與心愿的班級特色活動,激發(fā)了更多的熱愛班級、建設班級的情感……同一主題的跨學科整合,關注人文,著眼兒童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德育目標是一個長期養(yǎng)成的過程,需在實踐中逐步達成。相信堅持通過主題鮮明的綜合活動、先進的學習方式,一定能帶兒童走進七彩世界,欣賞到最絢麗的彩虹!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