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宋雅麗
130061吉林省白城市消防支隊衛(wèi)生隊1
130000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yī)院2
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預后的效果
劉麗麗1宋雅麗2
130061吉林省白城市消防支隊衛(wèi)生隊1
130000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yī)院2
目的:分析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腦梗死患者80例,平分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運用聯(lián)合康復護理方法。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評分。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和日常生活護理評分降低幅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方面,采用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的措施相比于單一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來說,效果更好,優(yōu)勢明顯。
康復護理;老年腦梗死;預后
如何有效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效果,是當前神經(jīng)內科護理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為研究常規(guī)護理和康復護理在改善老年患者預后方面的效果,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老年腦梗死患者80例,具體報告如下。
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老年腦梗死患者80例。本次研究所選對象在經(jīng)過CT檢查后,均可確診為腦梗死疾病,完全符合對腦梗死的診斷標準。其中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齡(68.74±3.27)歲。將所選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在各項一般資料對比上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選患者年齡60歲以上,所有患者均為首次發(fā)作,并且為急性發(fā)病,生命體征平穩(wěn),在2 d內患者的病情沒有明顯發(fā)展,并且患者的病程均在1周以內。排除標準:嚴重意識障礙者或癡呆患者,患有耳聾疾病,存在酒精依賴者,依從性較差者。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保持患者的皮膚清潔,并幫助患者進行被動關節(jié)活動。對患者采取心理疏導教育,并嚴格控制患者的膳食,采取適宜的結構護理。觀察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的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心理護理和肢體康復訓練,具體方法:①心理護理:由于大多數(shù)的患者在發(fā)病之后會出現(xiàn)認知上的障礙以及功能上的障礙,因此從患者自身的角度出發(fā),也希望盡快恢復到正常生活。為此,部分患者可能會采取過度訓練的方式,以求更快速地使身體功能恢復,而他們并不知道,這樣揠苗助長的超負荷訓練方式,反而會使他們的身體承受更嚴重的傷害。對此,醫(yī)護人員應盡量平息患者焦慮、不安、煩躁的心情,及時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工作,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復目標。醫(yī)護人員應耐心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講解,勸導患者通過正確的方法恢復健康,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康復訓練:在患者臥床期間,醫(yī)護人員為患者定期更換體位,對患者進行被動的肢體活動。等到患者的肌肉恢復到一定水平以后,再起床活動,采取緩慢步行的方式進行平衡訓練。訓練進行1次/d即可,訓練時間保持在45 min/次左右。
評價指標: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價參照SSS量表,對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進行評分;日常生活護理評價參照BI量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分。
統(tǒng)計學方法:將全部所得數(shù)據(jù)帶入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兩組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對比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在SSS評分和BI評分方面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聯(lián)合康復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SS評分均明顯下降,而BI評分均明顯提升。但無論是SSS評分下降,還是BI評分提升,觀察組的變動幅度均明顯大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SSS和BI方面的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在SSS和BI方面的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SSS BI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0 29.74±2.86 8.21±0.63 37.44±5.76 72.48±12.33對照組 40 28.54±2.15 16.88±1.34 36.79±5.72 51.43±9.47 P>0.05 <0.05 >0.05 <0.05
老年腦梗死是多發(fā)于老年的疾病,通常在前期會出現(xiàn)短暫的腦缺血癥狀,起病較為緩慢,并且一般會在患者睡眠期間發(fā)生。造成老年腦梗死的病因主要為血栓或栓子。在臨床上,由栓子引起腦梗死的患者一般沒有前驅癥狀,發(fā)病很急,能夠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就發(fā)展到病危狀態(tài)[1]。在所有的腦梗死患者中,大約有70%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而總共有15%的患者會因為這些功能障礙嚴重影響自身的生活,更嚴重者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這樣一來,無論是對于患者家屬還是對于患者自身來說,都是非常大的負擔,包括經(jīng)濟上和心理上的。
老年腦梗死患者會伴有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可能因此而導致抑郁等負面情緒占主導。消除抑郁最好的方式就是鍛煉,通過康復訓練的方式,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影響,促進患者的記憶和認知功能恢復,加強患者的學習能力[2]。早期康復訓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腦神經(jīng)可塑性,進而對患者的學習及認知功能做出相應改善。就目前的文獻資料以及實際研究的結果來看,康復訓練是綜合護理效果最好的護理措施,它講究醫(yī)療康復、教育康復、社會康復等[3]。在康復訓練過程中,科學的訓練方法起到了恢復患者身體功能的關鍵作用。訓練包括頭部控制、軀干訓練、上肢訓練等。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預后進行改善,通常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雖然效果十分明顯,但如果能夠綜合運用康復訓練方法,則能夠對腦梗死患者的身體功能恢復產(chǎn)生更大作用,起到更明顯的效果。
本研究證明了康復護理方法在改善老年腦梗死患者預后效果方面更有效的作用,證明康復護理更有助于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建議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1]韓雪燕,張魁魁,王穎.腦梗死病人康復期護理體會[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70-71.
[2]沈設芬,李锳,毛云英.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認知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2,26(4):98-99.
[3]王嬋嬋.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認知及預后的影響[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5,17(4):402-403.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Liu Lili1,Song Yali2
Fire Brigade Health Team of Baicheng City,Jilin Province 1300611
The First Bethune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1300002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8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on average.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 and the score of daily life nursing(P<0.05).Conclusion: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the effect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is better than the single use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advantages are obvi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Prognosi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