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春+劉亞琪+宋玲玲+李彥武
摘 要:影視教育一直被看作是藝術類課程,但運用得當,它還是一種有效的思想教育手段,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審美觀影響巨大。特別在社會失范的背景下,從第三者角度來客觀審視影片中的得與失,會讓觀眾超越社會范疇去認知價值與審美,從而得到一個更具正能量的體悟。而就教育的方式而言,自身體悟到的結論,遠比別人灌輸?shù)乃枷敫菀捉邮堋?/p>
關鍵詞:影視教育;青少年;價值觀;審美觀;影響
中國社會物質生活取得極大豐富后,精神文化生活卻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同一地域不同年紀的人,出現(xiàn)了代溝;不同地域相同年紀的人,出現(xiàn)價值觀審美觀的對立。尤其在青少年身上,如何能對其價值觀審美觀進行正向的教育,意義重大。
一、青少年價值觀、審美觀教育分析
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審美觀教育傳統(tǒng)方式有三種,一般認為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目標一致,完美結合,效果很好。但當這三者不一致時,就會造成青少年價值觀和審美觀的錯位,形成人格分裂。特別在從少年進入青年這一階段,沒有統(tǒng)一被認可的價值取向勢必會造成一種“屌絲文化”現(xiàn)象。
(一)學校教育分析
學校教育主要是通過“兩課”來完成價值觀和審美觀教育的,這里的審美并不是指專業(yè)藝術審美,而是泛指思想文化領域的社會生活審美。這種教育對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少年而言效果還算明顯,但這種效果并不是來源于學生對價值觀和審美觀的理解崇信,而是建立在教師權威影響下的硬性要求和衍化出的應對性習慣。這些暫時性習慣不是學生骨子里的習性,因為此刻,這些孩子并沒有形成烙印深刻的獨立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到大學階段,以前形成的價值觀念很快就變了,尤其是“兩課”的教育,在很多授課教師那里,這僅是一種迎接考試的敲門磚,一旦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或講解方式不適當,就會造成一種負面效應。
(二)社會教育分析
社會是一個最好的課堂,社會的示范性作用要比學校教育還要直接,在學生進入青年之后,可以說其主要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觀念直接受控于社會體驗。大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社會,人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直接或間接的社會行為感悟,可以直接改變或摧毀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而提前進入社會的少年會很快擺脫學校教育的束縛,如果受到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極可能成為負面價值的盲目追求者和“厚黑學”的終身實踐者。
(三)家庭教育分析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少年階段的基礎教育時期。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同向的,但又不完全一致;與社會教育是一致的,但方向又不相同。往往學校教育是一種理想教育,社會教育是一種現(xiàn)實教育,家庭教育處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間。如果學校教育鼓勵德育完美,社會教育鼓勵財富比拼,那么家庭教育就會在兩者中各選擇一部分來教導孩子。但當“代溝”一詞出現(xiàn)后,就標示這家庭教育的力量弱化,甚至逐漸失去力度,特別是對進入青年后的人來說,其更顯得蒼白而脆弱。
在這些教育之外,影視教育作為一種看似為藝術娛樂的教育種類,運用得當,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審美觀影響巨大。影視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家庭教育具有重合性,學??梢蚤_設影視欣賞課程,社會可以播放正能量電影,家長可以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影視與孩子同看。影視教育屬于軟文化宣傳范疇。與傳統(tǒng)教育不同的是它并非以說教的口氣告訴人們應該怎么做,而是在講一個與當事者毫無關系的故事,當事者或許當時或許很久之后,會突然間從別人的故事中領悟出一個道理,得到一種潛移默化的正向能量。也可能是反向的,如果電影的結局或結論是好人不得好報,觀眾就可能不愿再做好人了。
二、影視教育的方法分析
影視教育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影響很大,從心理學講,人類具有模仿的行為趨向,尤其對自己認可的偶像人物。對于思想相對獨立的青年而言,在模仿人物之外,會從影視中看出一種主題表達或現(xiàn)象啟發(fā)。其能從成功人物身上發(fā)掘很多成功的必備優(yōu)點,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社會規(guī)律或認清社會現(xiàn)象,從引導自己走向成功。
(一)影視教育內(nèi)容選擇
針對眾多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選擇趨向。特別是對自身文化素質不算太高,自控能力不強的學生,在選擇內(nèi)容上一定要側重以情節(jié)吸引力為主的影片,這樣才能達到讓學生真心投入觀看的目標。如:在人性教育方面,關于愛情的,可以播放《暮光之城》系列,讓學生體味超越于類別與生死的“愛的真諦”。關于友情的,可以播放《速度與激情》系列,讓學生體味合作的團隊精神和真摯的友誼,以及生命價值的激情。關于親情的,可以播放親《美麗人生》《雨人》《阿甘正傳》等引導學生體味父愛如山、兄弟之情、母愛無私等的價值與意義。在人格品行方面,可以播放《魔戒》系列,體悟理性與擔當?shù)氖姑?,對欲望的控制。還有諸多可以培養(yǎng)正確審美價值目標的作品,如《風雨哈佛路》的目標追求,《肖申克的救贖》中面對挫折與不公時的智慧和態(tài)度,《拯救大兵瑞恩》中責任。應為美國大片的社會影響力,可以以西方大片為主,雜以大陸電影播放。
(二)影視作品的講評分析
對于太過艱深的電影,以學知傳授為主的影片需要深刻的解讀,如《疾走羅拉》中后工業(yè)社會、后現(xiàn)代生活以及理想的宗教世界可以深入剖析。但對學生能夠依靠自身體悟能力理解的一般性作品,不宜深入剖析,以防止學生產(chǎn)生知性的理論接受,淡化了思想的凈化與接受。沒有引導,學生可能在理解上劍走偏鋒,但教師解讀過剩,又容易對學生形成“思想灌輸”的逆反心態(tài)或者把老師的講解作為知識,而不是思想教育來接受,這都會背離教學目標。另外即使是主題沒有太深的教育意義的電影,通過教師的特殊處理也能產(chǎn)生出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把《龍騰四海》《星河戰(zhàn)隊》放到一起播放,或放到一起講解,就會在學生的思想中產(chǎn)生一種對比?!洱堯v四?!分械娜值芑旖?,最后自相殘殺;《星河戰(zhàn)隊》中的三名好同學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不懈奮斗,最終合作征服了外星球的智慧蟲,同樣三個主人公不同的選擇出現(xiàn)了不同的結果。教師引導讓學生自己體悟的教育效果遠比教師詳細剖析作品的教育效果要好,教師通過作業(yè)或提問等形式來督促學生思考體悟,以盡快達到教學目標。
三、小結
影視教育的教育效果,從第三者影片主人公身上,青少年學生會在無意中效仿認可很多的價值觀和審美觀,能夠超越于社會上傳統(tǒng)文化、西方文化、馬列文化混亂的文化形態(tài),形成統(tǒng)一的人性認知標準。這其中授課教師就非常重要了,其選擇的影片已經(jīng)超越娛樂性范疇,帶有鮮明的思想意識特征。同樣對美國,如果教師想要宣傳美國的負面價值,只要播放《諜影重重》系列,然后放大其效能闡釋,把美國背地里做的勾當加以描述解讀,就能在學生心中對美國產(chǎn)生鮮明的陰影效應。通過這種超越學生本體利害關系的第三者人物故事鑒賞,得到啟發(fā),很適合叛逆青年的口味,能間接有效地達到預期教育效果,在功效上要遠超正統(tǒng)嚴肅的理論教育和苦口婆心思想教育,尤其是在社會失范的環(huán)境背景下,影視教育的意義更顯得重大而深遠。